來源:農民日報
2025-02-15 14:44:02
原標題:以“五個完善”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以“五個完善”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對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保障人民福祉意義非凡,也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了極具價值的中國實踐。做好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要堅定不移做到“五個完善”。
完善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要以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主要目標,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強化生態保護監管,提升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更加突出黃河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著力推動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立健全跨省區、城市協同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機制。要堅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強化“三北”工程聯防聯治,加強重要支流和重點湖庫治理,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要統籌考慮上中下游差異,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上游水源涵養、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濕地生態系統保護。
完善水資源保護利用制度。要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健全覆蓋全流域的取用水總量控制體系,嚴格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嚴格控制流域和區域取用水總量,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嚴格水資源有償使用,嚴格地下水管理和保護,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要嚴格控制用水效率,加強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管理,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要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包括嚴格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將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主要指標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
完善防災減災體系。針對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問題,緊緊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健全水沙調節機制,完善以骨干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為主的調控體系。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統防統治,強化綜合性防洪減災體系。統籌推進黃河水利樞紐重大工程建設,完善流域防洪減災工程體系。完善流域雨水沙情監測站網,加快構建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設現代化水文監測預報體系,強化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健全應急救援體系,提升應急搶險救援處置能力。
完善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要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農業。更加充分利用流域有利條件,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建設,加快重點行業清潔能源替代,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著力提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設備更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發揮科技賦能構筑產業新優勢,強化數字經濟創新驅動,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加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完善農民增收長效機制。要持續深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黨支部+合作社+項目+農戶”等聯農帶農模式。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聚焦穩崗拓崗,常態化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要持續深化“三資”清理整治,逐步配齊鄉鎮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人員,全面推行陽光管理;同步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使用長效機制,用好規范化發包、規?;玫确绞?,探索國企托管、集體經營等模式,因地制宜盤活使用、促進增收。
(作者單位:煙臺大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