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5-01-03 08:56:01
原標題: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來源:人民政協報
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近年來,我國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初步建立起國家和省兩級、原地異地和設施保存3種方式相結合的林草種質資源保存體系。以草種為例,2024年,我國各類草種產量超過7萬噸。優良草品種選育和草種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草種自給率逐步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草原的生態功能定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規模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對優良鄉土草種的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扎實推進草種業高質量發展,從草種質資源保存利用,優良品種選育培育,草種擴繁生產等多個環節全面發力。
國家林草局草原司司長李擁軍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并達產的生態修復用草種繁育基地面積近60萬畝,年產草種近2萬噸。預計2025年,各地草種繁育基地達產面積將增長到80萬畝以上,可用于生態修復的草種生產總量有望超過3萬噸。
種質資源是重要基礎性、戰略性資源,事關國家種業安全、生態安全。草種資源保護是我國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工作的縮影。
國家林草局林場種苗司司長李冰表示,我國林草種質資源保存體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已在全國布局建設“1主6分”7處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其中,山東分庫、新疆分庫、湖南分庫已投入使用,內蒙古分庫、海南分庫將于2025年投入使用,內蒙古分庫也是目前唯一以草種質資源為主的國家庫,雄安主庫、青海分庫也已完成批復,正在積極籌建中;建設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原地異地庫161處,共收集保存種質資源10萬余份;各省(區、市)建設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原地異地庫388處。
不過李冰也指出,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盡管近年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少名優經濟林樹種、珍貴樹種、彩化樹種以及重要鄉土樹種種質資源庫,“重收集保存、輕鑒定評價”,種質資源共享利用機制不完善、種質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等問題。
李冰表示,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完善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將圍繞“綠化、彩化、珍貴化”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踐行大食物觀”等重大需求,合理布局一批林木和草種質資源異地保存庫。豐富草種質資源庫,覆蓋生態修復用草、牧草、草坪草、觀賞草等草種類型,覆蓋重點生態區域。統籌各級各類種質資源庫、科研院所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種質資源鑒定評價體系,推動向“收集保存與鑒定評價并重”轉變,讓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制定林草種質資源共享利用辦法,對種質資源申請、獲取、利用、信息反饋及惠益共享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發布可供利用的種質資源,讓育種家、企業能夠用上這些資源,真正實現資源“存起來、用起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