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25-01-03 08:52:01
原標題:蕭寥凄遠,樸實真切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蕭寥凄遠,樸實真切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蕭寥凄遠,樸實真切
范仲淹詞的藝術特色
( 2025-01-03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經典引讀
葉嘉瑩講授
陸有富整理
于家慧審校
我們講歐陽修的時候提到過,范仲淹曾經親自帶兵去大西北戍邊。范仲淹這個人是看重國家安危與利害的,而不是茍且偷安享受的人。
范仲淹真正流傳下來的只有五首詞。我想這一定是因為北宋的時候,歌筵酒席之間喜歡傳唱晏小山的詞。范仲淹有一首詞是寫西北邊疆的,寫得非常好。我們對于范仲淹的詞是略讀,主要是因為他流傳下來的詞太少了,所以歷來選詞的人都不把他當作一個大家。
宋代罕見的邊塞詞
范仲淹跟柳永不一樣,柳永在詞的發展、形式、內容上有所開拓。范仲淹的詞很少,并且在詞的發展史上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所以每一個詞人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范仲淹的詞雖然沒有在詞的發展史上產生重大的作用,但是在內容上開啟了寫邊塞詞的新風。因為從晚唐五代以來,詞的內容或是聽歌看舞,或是傷離怨別,或是閨閣園亭。我們常說,柳永的詞在內容跟形式上有所發展,可是瀏覽柳永的詞你就會發現,最終還是沒有跳出大范圍,寫得還是比較含蓄。
我們以前講過相思離別的詞,相思離別的傳統太悠久了,因為這種感情是與生俱來的。可是邊塞詞的傳統呢?如果只以寫戰爭的詩來看的話,是從《詩經》里就有的,因為戰爭也是自古而來就有的。比如說《詩經》里有《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是說敲著戰鼓上戰場了,“鏜”是鐺鐺響的戰鼓的聲音,“踴躍”是這些兵士們勇敢向前奔走的樣子,所以說《詩經》里很早就寫戰爭了。楚辭里的《國殤》不是寫正在打仗的情形,而是寫“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的大無畏精神,他們寫的都是關于戰爭的,而不是關于邊塞的。后來到了漢魏樂府,也有寫戰爭的詩篇。比如《戰城南》說:“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边@些士兵們“戰城南,死郭北”,古人說的“城”跟“郭”是指內城的墻和外城的墻。這是在作詩的時候,用了一種參差錯綜的對舉,但不論是內城還是外郭,都是有戰爭和死亡的。那些死亡的人是“野死不葬烏可食”,死在野地里沒有人埋葬,只有天上的烏鴉下來吃尸體上的肉。所以說“戰城南,死郭北”就是寫戰爭的慘痛,不過這些都不是正式的邊塞詩,只能算是寫戰爭的詩。
真正寫邊塞和戍守邊塞的那些人,他們的感情和心意大量出現在詩歌里,是從唐詩才開始有的。很多人講唐詩的時候,把其中一類詩叫做“邊塞詩”。唐朝之所以出現邊塞詩,是因為唐朝的時候與外國的來往是非常多的,所以在邊塞設置了很多都護府,就是在邊疆上鎮守的軍事組織。當時唐朝的風氣是作詩,因為唐朝以詩賦來取士,所以讀書人尤其是在詩賦上有更高的要求。在唐朝,詩歌是最盛行的,因而那些到安西都護府去做官的人,有不少都是詩人,自然而然留下了很多寫邊塞風光的詩歌。其中有的邊塞詩寫得非常雄武,比如像王昌齡的“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朝還有一些邊塞詩,反映了邊塞帶領軍隊的將帥的腐敗,如高適曾在《燕歌行》中寫道“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表明打仗的戰士已經死亡了一半,可是這個帶兵的將領,卻還陶醉于美人歌舞中。唐朝反映更多的,還是離別的詩歌,像我們以前舉過的“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和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唐朝有這么多方面的邊塞詩,可是在兩宋的詞人之中,除了范仲淹就沒有人寫過邊塞詞。就拿以英雄豪杰著稱的辛稼軒來說,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住在北方,他是山東人,但那時候山東已經淪陷了,北宋也滅亡了,所以辛稼軒是生在淪陷區的山東。他年輕的時候在淪陷區是打過游擊的,可那不是邊塞。所以他有時候懷念從前打游擊的生活就說“壯歲旌旗擁萬夫”,盡管他寫得很雄武、很豪放,可這些都不是對于邊塞的描寫。范仲淹在邊塞生活過,像歐陽修、晏殊,連蘇東坡都算上,他們都沒有真的到邊塞去戍守過,這也是只有范仲淹才流傳下來真正邊塞詞的緣故。在中國詞的發展史上,這種內容是罕見的,所以我說雖然寫得少,但是值得我們注意。
蕭寥凄遠的景象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漁家傲》是一個曲調,是能用來歌唱的,其中好幾首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歐陽修曾經寫過十幾首《采桑子》,頭一句最后三個字都是“西湖好”。所以你可以發現,在宋朝歌詞確實是流行的,他們在聽歌看舞的時候喜歡寫歌詞,范仲淹在戍守邊疆的時候也同樣喜歡寫歌詞,所以他的這幾首詞都是以“塞下秋來”為首句。
范仲淹的《蘇幕遮》是寫遠行之人的,但沒有說明他們的分別是不是由于到邊疆去戍守造成的,不過是行人的詞、思婦的詞。同樣是寫相思離別,你如果仔細比較就會知道,范仲淹所寫的相思離別的情意,跟晚唐五代詞人和柳永所寫的相思離別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于詩詞的欣賞,我屢次說,不同的好處,一定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溫庭筠的詞說“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如果你以為這樣精美的才是好的,那你怎么能夠欣賞杜甫的“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呢?所以詩詞不只是精美才算好,有時丑拙也是好的。范仲淹這首詞的開頭是“塞下秋來風景異”,看起來他好像是什么都沒有說。我們以前也講過,詩詞最好是用形象來表現,所以你要把這個形象寫得非常具體,不要只寫概念,因為概念的說明不能夠給讀者深刻的印象和感動。
范仲淹這一首詞的前半首就是達到了這個標準,“塞下秋來風景異”這本來是一個概念,卻什么都沒有說。你要看他所寫的地點是“塞下”,時間是“秋來”。你如果不肯設身處地去想“塞下”跟“秋來”的話,這首詞的開頭這一句對你來說肯定沒有什么印象??墒侨绻阏娴脑O身處地去想一想,就會發現“塞下秋來”的地點跟時間的設計都非常好。無論身處哪里,秋天都會來的,就像唐朝的詩人所寫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塞外的草木就是這樣,它可以一下子長得很茂密,很高很厚,轉眼之間就凋零了。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經歷風沙,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風沙是如何從地上卷起來的。當風一陣陣卷過來的時候,你沒辦法呼吸,因為風的力量非常強,這就是“北風卷地”?!昂彀嗽录达w雪”,胡地的天氣在八月份就飄雪了,所以北方邊塞秋景的變化是很鮮明的?!叭虑飦盹L景異”這一句說明了地點、時間及對于風景變化的那種強烈的感受。
“衡陽雁去無留意”,為什么說是衡陽的“雁去”呢?因為衡陽有一個山峰,叫做“回雁峰”。大雁每年都是從北方飛到南方,又從南方飛到北方,主要是因為每年秋天來的時候,北方的天氣就會變冷,鴻雁就只能飛往南方的衡陽了,所以他才說向衡陽飛的雁,是“無留意”的?!盁o留意”三個字表明,大雁因為北方秋天的寒冷而無可留戀地回到了南方。其實“無留意”三個簡單的字,比較具體地敘述了“風景異”的概念。怎么“風景異”?天上的雁飛走了,這是對概念做了具體敘述,而且也加強了塞上荒涼的感覺。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雁”與“人”的對比,“雁”毫無留戀地飛走了,可見北方的荒涼是難以忍耐的??墒侨四??不得不留在這里,所以跟“人”發生了一個對比。
“四面邊聲連角起”,邊聲是塞外的聲音。什么是塞外的聲音?除了戰馬的嘶鳴、風聲的怒吼之外,還有軍隊里邊刁斗的敲擊聲?!暗蠖贰笔窃谲婈犂镅策売玫囊环N鐵器,也可以用來做飯,像鐵鍋一樣。與晏小山聽歌看舞是完全不同的,這里充滿了四面的邊聲和接連不斷的號角聲。當號角的聲音吹起的時候,四面的邊聲會陪襯號角的聲音。所以“衡陽雁去無留意”是他目中所見,“四面邊聲連角起”是他耳中所聞。
他后邊接著說,“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扒п掷铩边@一句,我可以引唐朝詩人王之渙的詩句來說明。他說“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在中國的西北方,黃河的源頭從高高的山上發源下來,望不到平原的邊際,因為水都是接著天的,因此說“黃河遠上白云間”。這里沒有人民百姓,只有為防守敵人而設立的軍隊,所以說是“一片孤城”。承擔戍守的城是很長的一片城墻,而在“一片孤城”的城墻外面是“萬仞山”。這才是塞上真正的風光,沒有大街小巷居民聚居的情景,只有“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情形,所以是“千嶂里”,給人一種隔絕和孤立的感覺。不僅四面的聲音是“邊聲”,而且圍繞四面的還是“千嶂”的山。王之渙說“一片孤城萬仞山”,他只說了一個“山”字,而范仲淹所說的不是“千山里”,是“千嶂里”。這個“嶂”字是一種“阻遮”,跟“障”是一樣的意思。
其實,范仲淹的詞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他所寫的景象,常常是一種蕭寥凄遠的景象。中國傳統的批評方法,常常會用幾個抽象的、表示感受的字,可是很難說確實是如此的,因為如果你看中國的詩詞,他們寫大自然的景物、山水花草,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如果你讀中國詩詞讀得多了,就會發現,每個人所寫的山水花草、所寫的景物,以及他所表現的精神、感受,不管取材是什么,他們在詩詞里所表現的那種精神跟感受的境界是不一樣的。范仲淹很奇怪的一點就是,有的人寫高遠的時候,會表現得很雄壯、很高渾,可是范仲淹給我們的感覺卻是一種蕭寥凄遠的景象。
樸實真切的情意
除了寫大自然,有的時候,范仲淹也寫人情,你會發現范仲淹寫的人情,其實很樸實、很真切,是非常精切的感受。
我們看他另外的兩首詞,第一首《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同樣寫一種蕭寥凄遠的感覺?!氨淘铺?,黃葉地”寫得真是很美,又這么樸實、這么真切?!氨淘铺臁笔撬{色的晴空;秋天的時候地上都是黃葉,顏色是非常鮮明的,而且是秋天的顏色。為什么說“碧云天”是秋天?中國北方尤其是西北,我們常常說“秋高氣爽”,秋天的時候空氣可能是濕度比較少,所以看起來天特別高,而且特別藍,這是非常鮮明的一種感覺。其實我自己的詩詞,寫到從前北平的天空也常常這樣寫。詩人常常說“碧云”,我們說天上有白云,有彩云,有赤霞,那什么叫做“碧云”呢?
天空常常是有云的,“云”就是云霄之意,“碧云”是“碧霄”,其實就是“碧天”的意思,所以說“碧云天”。“碧云天,黃葉地”,天是藍色的,地上鋪了滿地的黃葉,這當然是秋色。“天”“地”“水”,不但是天上碧云、地上黃葉,“秋色”一直銜接到水上,“秋色連波”。水上是什么秋色?是“波上寒煙翠”,秋天的時候,因為晚上已經相當冷了,等到早晨出了太陽,天氣又暖起來的時候,水上就出現一層煙靄,而這層煙靄有時候你遠遠看去,就是藍色,所以“波上寒煙翠”,“翠”是煙靄的顏色,是藍色繚繞的。不但是水上,我有一次在美國旅行,到了科羅拉多大峽谷,黃昏日暮的時候,山谷之間就是一片藍色的煙靄。
他在景物之間寫到,“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說山上的落日余暉,“山映斜陽”,而秋天的“碧云天”接著“秋色連波”的秋水。所以他先是一段一段寫,然后一筆把它們都籠罩起來了,是“山映斜陽天接水”,所以從天到水到山都在一片秋色之中。就是在這樣凄涼的秋天,他所寫的是一個旅客。蘇東坡的詞說“天涯何處無芳草”,萋萋的芳草綠遍了天涯,就是這個旅客在天涯漂泊的感覺?!吧接承标柼旖铀疾轃o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說的“芳草無情”,其實是說旅客的漂泊沒有終止。到處都是天涯,漂泊到天涯更遠的地方,是“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看起來比日落的斜陽還要遠,而這都是我行不盡的旅途。
我們再看《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薄稘O家傲》寫邊塞,《蘇幕遮》寫行客遠行,《御街行》寫思婦,是三個不同的主題。他說“紛紛墜葉飄香砌”,“紛紛”是很多的意思,秋天,葉子落了、墜了,從樹上飄落在閨中思婦的臺階上,因為是“閨中”,所以他說“香砌”,“砌”就是“階”,即臺階的“階砌”?!凹娂妷嬋~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用字非常恰當。范仲淹是很樸實的一個人,他不逞才、不使氣、不好奇,而且他能夠寫得非常精切,把重點都掌握住了?!凹娂妷嬋~飄香砌”,“墜”字就是葉子正在從上空飄落的感覺。所以他后面說“夜寂靜,寒聲碎”,深夜人已經都睡了,很安靜了,而閨中的思婦無眠,所以她聽到臺階上一片片落葉飄落的聲音?!耙辜澎o”,夜越來越安靜了,是“寒聲碎”,“寒聲”就是“秋聲”?!稘O家傲》寫“四面邊聲連角起”,塞外馬嘶的聲音、刁斗的聲音、戰角的聲音、北風卷地的聲音,是塞外的秋聲、四面的邊聲。他現在所寫的是閨中的秋聲,秋聲是什么?就是落葉飄在階砌上的聲音,所以是“寒聲”,秋天寒冷的季節落葉飄落的聲音?!八椤弊?,一片一片地飄落,你聽到一點點的聲音,等一下又是一點點的聲音,所以“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真珠簾卷玉樓空”,閨中思婦掛的是珍珠簾,她今天晚上不能夠成眠,所以珍珠簾是卷起來的。“玉樓”是空的,因為她所懷念的那個人不在,當然不是真的空,她自己在里邊,可是只有她自己一個人,這個樓顯得這樣空曠和寂寞,所以“真珠簾卷玉樓空”。思婦無眠就起來憑欄,看到樓外的景色,是“天淡銀河垂地”。“天淡”,是秋天那么高遠的天空,而且有月明的夜晚。天上的云霄,在月光照耀下,一片空明的樣子,所以是一個“淡”,簡直是非常淡薄的、透明的樣子,是“天淡銀河垂地”。你們也許現在不注意天上星斗的轉移,但古代的時候,沒有這么多電燈、這么多樓房,所以他們對于大自然的星斗都是很注意的。秋天的時候,天上的銀河特別鮮明,而且你要是在高樓上望遠,這一片銀河是一直垂到地下去的,所以是“天淡銀河垂地”,這是大自然的景象,那么高遠,那么蕭寥,那么凄遠的一種感覺。
不只如此,銀河代表什么?銀河代表的是“隔絕”。曹丕的《燕歌行》也是寫思婦的懷念的??吹教焐系呐@筛椗?,他說“爾獨何辜限河梁”,人世之間這種悲哀的不圓滿的事情,我們不能夠避免?!昂喂肌闭撸鞘裁醋镞^,牛郎跟織女你們為什么緣故,也怨恨著河梁的離別。唐朝詩人李商隱,說“人間從到海,天上莫為河”,我知道人世間的悲哀苦難沒有辦法避免,我愿意心甘情愿地承認人間的苦難,任憑它東流到海?!皬摹闭?,“任”也。而河水的東流到海代表著什么?河之到海是人生之長恨,像水之長東,李煜說“人生長恨水長東”,是任憑它東流到海,滔滔滾滾的長恨;李商隱說“天上莫為河”,天上就不應該再有一條河梁的阻隔了。所以范仲淹說:“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蹦憧此_頭都是寫景色,并沒有寫情,所寫的大自然的景色蕭寥凄遠,可是他慢慢寫到“天淡銀河垂地”的隔絕,這句表面上還是大自然的景色,可是暗示的已經是隔絕了,已經是離別了。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每一年中秋都是團圓的季節,可是征夫思婦年年僅僅有“月華如練”,天上的月亮的光華,像一匹白練。范仲淹的詞存世不多,可都是傳誦眾口的。而且他的詞容易讓人記得,因為他的感受那么精切,把最精華的寫出來了。你念了范仲淹的詞,不用很費力去背它,將來有一天的月明之夜,你懷念人的時候,就會想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情景都寫得那么切合,這是范仲淹的好處,蕭寥凄遠之中那一份感發的力量。
“每觀其文,想其人德”
回到范仲淹的邊塞詞。范仲淹寫邊塞,是非常切身的感受。唐朝很流行邊塞詩,所以很多人寫邊塞,并不見得真到過邊塞,可是他們都寫邊塞詩,連杜甫都是如此的。杜甫曾經寫過《前出塞》《后出塞》,他沒有到塞上帶過兵打過仗,沒有這個經驗,所以都是想象之詞。其實詩人詞人所寫的詩詞,有的是真正自己的體會,有的是想象,天才想象的能力比別人豐富,還有一種非常廣大的同情心,不但是與人類同甘共苦,甚至與花草鳥獸同甘共苦,以萬物之心為心,以萬民之心為心。杜甫做到這一點了,所以盡管不是寫真正親身體驗的東西,他同樣能寫得感情深摯動人,因為他真是設身處地替別人設想的。我們之前曾講過杜甫的一首詩,說他懷念他的妻子,他不寫他自己懷念妻子,而是先設想他的妻子怎么樣懷念他。杜甫另外有一首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在饑寒交迫之中,“幼子饑已卒”,他家里最小的兒子在饑餓之中死去了,可是他后來說“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在中國詩歌的傳統中,杜甫是以丑拙為美的第一個人,而且有最成功的、最有反省的覺悟。從《詩經》《楚辭》開始,一般說起來詩都是寫美的。寫丑拙,能夠把丑拙寫得美,而且有反省,認識到丑拙的美的最了不起的詩人就是杜甫。他說自己的兒子在饑餓之中死去了,他說我不是農夫,不納租也不納稅,不當兵不服兵役,我的名字不屬于征伐的、戰爭的征兵名冊之中,我所遭遇的仍然是這樣酸辛悲苦的不幸。“平人固騷屑”,那些平民,唐朝的人那時候說“平人”,因為避唐太宗的諱;“固”是說“一定,當然”;“騷”者,是說“騷亂,不安”;“屑”是說很多,有很多憂愁患難,是“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這就是杜甫之所以了不起的地方,想象之詞也不是說全都不好。我常常說詩一定要有真誠的感發的生命,詩歌是主“誠”的,就是說你自己一定有真誠的感發才可以。你說真誠的感發就只能寫自己的遭遇,那你的詩豈不是太狹窄了嗎?所以詩人,絕不能把他的想象拿走了,一定是主“誠”的。
我要再回來說范仲淹,一般人寫《前出塞》《后出塞》,寫《從軍行》,這是唐朝很流行的一個題目,他們不見得真的到了邊塞,當然像杜甫這樣好的詩人,可以寫出來很好的詩,因為他真的能夠以別人之心為心,真的能夠設身處地替別人去設想??墒怯械娜司褪枪蕿樵熳鞒鰜淼?,故為豪放之詞;有的人,是故為哀傷之詞。有的人為表現他同情戰爭,所以就把戰爭寫得非常悲慘,有的人覺得我應該鼓舞士氣,所以就把戰事寫得非常雄壯。范仲淹這個人的好處是他非常樸實、非常真切地寫他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漁家傲》的后半闋,他說:“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彼f“濁酒”,李白有一首詩題目叫做《行路難》,他說“金樽清酒斗十千”,黃金的酒杯里裝的是“清酒”。這里范仲淹所寫的是“濁酒”,在唐宋詩詞里邊“清酒”跟“濁酒”是一個對舉,“清酒”是比較高級的酒,“濁酒”是比較低級的酒,而軍中所飲的都是濁酒,所以他說“濁酒一杯家萬里”,他從軍在塞外,所飲的是軍中的濁酒。
“燕然未勒歸無計”,他也不故為雄壯,他也不故為哀傷,他所寫的是他自己真正的心情?!把嗳弧笔且粋€山的名字,是“燕然山”。東漢竇憲同匈奴作戰勝利后,曾經在燕然山立碑,且刻了一個“銘”,“銘”表示“記述”的意思。而且這個“銘”是寫《漢書》的班固作的。所以“燕然勒銘”,代表的是勝利,是竇憲跟匈奴作戰勝利了,班師回朝,在燕然山給他記功。范仲淹當時在西北邊疆跟西夏對峙,哪一天勝利呢?哪一天回去呢?沒有一個真正勝利、班師回朝的日子。這七個字之所以好,就好在表現了范仲淹內心的真實感情。他非常想要回到故鄉去,“濁酒一杯家萬里”,我怎么能夠不思鄉,怎么能夠不思家?而現在我沒有辦法回去,“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胡琴、羌管都是當年從外族傳到中國來的,所以加“羌”字、“胡”字。在邊疆的時候,他們所用到的很多樂器也是胡人常用的,所以他聽到有人吹羌管的聲音,眼睛所看的是滿地秋天的嚴霜,“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在這樣的聲音、情景之中,老將軍不能夠成眠。將軍滿頭白發,功名未立,所以“將軍白發征夫淚”??梢钥吹剿麄€人的品格,非常樸實、非常真切,而他能夠掌握重點,而他所寫的景色的蕭寥、凄遠,你都可以看到這個人不從俗的耿介、認真的態度。
文學,特別是詩歌,最重要的一定是你內心的感發的力量,既然是從你內心中感發出來的力量,所以一定是與你的精神感情結合非常密切的。有人說陶淵明的詩“每觀其文,想其人德”,看到他的文學作品、他的詩,就想到這個人的品德,特別是那個詩人真的把他內心的感發寫出來,寫的是他內心最深處的自己,就更能夠代表他的“人德”。真正好的詩人,一般都是有這種特色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