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5-01-03 08:53:01
原標題:預計2024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約43億人次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預計2024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約43億人次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劉欣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越織越密、縱橫交錯的鐵路網,織出一幅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圖景。
截至目前,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約16.2萬公里,其中高鐵約4.7萬公里,地方鐵路超2.5萬公里;預計2024全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約43億人次,同比增長11.7%左右;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約51.8億噸,同比增長3%左右……在近日召開的2025年全國鐵路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成就,生動體現了我國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的成效。
上述會議指出,2024年,鐵路行業著力強化鐵路安全監管,推進鐵路規劃建設,推動降低物流成本,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加強鐵路國際交流合作,完善鐵路科技創新體系,加強鐵路法規制度體系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有力服務了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撐了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2025年,我國鐵路行業將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奮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鐵路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干,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24年,國家鐵路局聚焦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著力抓好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多式聯運、國際聯運。國家鐵路局制定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鐵路領域實施方案,對鐵路領域降低物流成本部署了六個方面21項具體舉措。
聚焦多種運輸方式互聯互通,國家鐵路局將在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研究規范鐵路專用線接軌建設和運營管理,著力推進專用線進廠礦、進碼頭、進園區,開展鐵路專用線建設運營全流程工作試點,推動實現貨物運輸“宜鐵則鐵”,促進降低物流成本;在規則標準“軟聯通”方面,引導具備條件的聯運企業提供一單制服務,實現托運人一次委托、費用一次結算、貨物一次保險、多式聯運經營人全程負責。研究制定集裝箱鐵水聯運裝載和安全檢查技術規范,推動鐵水聯運集裝箱安檢互認,實現一箱到底,中途不開箱檢查。
以煤炭、鐵礦石為重點,國家鐵路局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愿意轉、轉得了、轉得好。通過規范鐵路和專用線企業對外收費,推動完善鐵路運價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專用線共建共用,降低鐵路運輸費用。通過加大普速鐵路建設,提高重載鐵路比重,優化運輸組織,推動鐵路物流與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融合發展。
多式聯運方面的成效也可圈可點。近年來,鐵路運單電子化、貨物運輸集裝化快速發展,一單制、一箱制試點加快推進,電子運單比例達到97%以上。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鐵路局將以規則標準為抓手,著重在“聯”上做文章,通過規范標準,從設施銜接、安檢互認、標準協同、信息共享幾方面協同發力,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
協同推進鐵路沿線環境治理
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鐵路安全事關國家形象、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抓好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合力共為、攻堅克難,充分發揮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全面劃定,31個省份建立鐵路地方110報警互通機制,時速120公里以上線路全部完成封閉,減少鐵路平交道口1047處,鐵路交通路外相撞事故件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保持雙下降。
各地充分發揮主動性,結合自身情況開展綜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在山東,環境治理納入16市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一季一考”,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堅持考核激勵并重,表揚先進集體120個、先進個人420名,獎勵隱患舉報人員590人。
在貴州,貴州省鐵路民航安全服務中心成立,為全省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提供安全服務保障;邀請鐵路領域專家參加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治理交叉檢查6次,利用廳際聯席會議和“雙段長”機制及時整治內六線威寧大橋下違建違占、滬昆高鐵旁擅自修建高填方擋墻等重大事故隱患。
“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工作重在協同治理。”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鐵路局將統籌推進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機制和護路聯防、網格化治理、鐵檢互動等機制融合發展,開展聯合督導檢查和聯動報警應急演練,加快推進重點地段全封閉、重大隱患整治、道口拆并改、公鐵水并行地段安全管控、涉鐵施工和油氣管線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等重點任務,持續深化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守牢鐵路運行安全生命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鐵路高質量發展。”
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2024年9月6日,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沿線浦江、東陽、磐安、仙居等縣市區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杭州、金義、溫州三大都市圈1小時通達格局基本形成。
杭溫高鐵是地方鐵路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杭溫高鐵一期由民營資本控股投資、建設、運營,是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二期由浙江交通集團投資建設,是浙江省首條省方全資建設的高鐵項目。
黨中央、國務院對鐵路工作高度重視,陸續出臺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市場主體多元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地方鐵路快速健康發展,帶動城市群都市圈城際、市域(郊)鐵路有序發展。
路網規模質量不斷提升。地方鐵路已拓展至28個省區,營業里程超2.5萬公里。一批區域性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鐵路專線支線相繼建成投產,覆蓋范圍逐步擴大,層次體系逐漸清晰。
運輸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預計2024年全年,全國地方鐵路貨物發送量達12.1億噸,同比增長4.5%左右。
建設運營主體日趨多元。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參與鐵路投資、建設和運營,經國家鐵路局許可的地方鐵路運輸企業達到80家,鐵路建設運營主體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鐵路局將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依法依規參與鐵路建設運營,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運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支持地方控股鐵路企業自主選擇運營管理模式,持續推進地方鐵路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工作,著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模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