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1-03 08:55:01
原標題:“三堅持三強化”書寫服務國家戰略新篇章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三堅持三強化”書寫服務國家戰略新篇章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理工大學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持續開展生態保護、產業高質量發展、文化保護挖掘等研究工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效跟蹤評估與路徑優化研究”團隊在負責人吳石磊的牽頭帶動下,按照“主動融入、重點突破、特色發展”的工作思路,立足地域資源優勢,以“三堅持三強化”為抓手,著力服務打造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生態保護樣板區、文化“兩創”新標桿,高效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堅持主動融入 強化成果賦能
團隊錨定國家戰略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團隊成員參與撰寫的《推動無氯氟聚氨酯發泡材料產業化》建議報告,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并來校調研,技術轉讓合同額達5.2億元,推動解決沿黃地區化工、材料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面臨的環境污染等問題。
團隊成員參與撰寫的《搶占窗口期 推動第三代半導體成為山東省產業轉型重大新動能》咨政報告獲省級批示。該報告提出,山東具有先發優勢,應將第三代半導體作為全省重大產業新動能培育發展,建設國家級別產業技術研究院,建立產業基地,構建產業生態圈;團隊提出“關于山東省打破行政區域約束配置資源 競逐先進制造業賽道”以及引導和利用數字技術、創業投資、政府部門與社會資本合作推進農業內生增長等政策建議,同時引領學院學科專業動態調整,申報數字經濟專業學位碩士點,擬新增數字經濟、金融科技本科專業,深化產教融合,為黃河流域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輸送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團隊借助學校深化校地融合發展,與沿黃政府部門、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契機,為企業決策提供專業支持,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重點突破 強化智力支撐
團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任務、重大問題進行調研評估,準確識別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團隊成員提出現代農業發展的“膠東模式”,關于壽光蔬菜進京全程流通費用的調研報告催生了蔬菜進京“綠色通道”。團隊立足魯中地區,深入研究資源型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模式,助力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在全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中走在前列;團隊為政府部門、企業提供專業性、權威性的第三方評估,團隊負責人開展淄博市戶籍制度改革評估、園區建設發展評估等政府部門購買服務,獲批數字鄉村試點成效評估及建設路徑優化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團隊負責人獲批國家級別項目3項,獲得省級以上獎勵或稱號15項,受邀到多家權威媒體單位制作財經類節目。團隊撰寫的《山東省民間投資的重點領域及政策建議》被國家相關部門采用;牽頭撰寫《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評價報告(張店區)》,幫助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評審入選,位列全省第三名。2023年5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效跟蹤評估與路徑優化研究”團隊成為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團隊首批立項建設的25支團隊之一,山東理工大學是入選單位中僅有的一所理工類博士點高校。
堅持特色發展 強化傳承創新
團隊負責人深入研究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發表多篇文章,被多家權威媒體轉載。學校獲批山東省齊文化研究基地、山東省齊文化傳承與示范區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人文社科資源優勢,豐富齊文化內涵價值,參與建設“稷下學文獻資料數據庫”,參與山東文脈工程《齊書》編纂工作,深入闡釋齊文化與稷下學在黃河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貢獻,不斷豐富黃河文化價值體系。
團隊成員依托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平臺,積極參與聊齋文化、地方戲曲、陶琉文化等地域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工作,通過開展齊長城沿線文化資源調查與研究、黃河下游農業文化遺產的現代價值與活化傳承研究等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多元協同推進黃河文化融合發展。同時,團隊成員參與開展征集黃河文化主題優秀藝術作品、舉辦“稷下風·黃河情”大學生美術作品展等活動,以藝術形式生動講述黃河故事,彰顯黃河文化精神。
山東理工大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效跟蹤評估與路徑優化研究”團隊立足齊魯大地,“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未來,團隊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優化“三堅持三強化”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質效體系,勇擔使命,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吳石磊 王學真 鞏曰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