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4-12-03 09:08:12
原標題:內外兼修做強地理標志產品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內外兼修做強地理標志產品
來源:經濟日報
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為助力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已建設42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實施15個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西部地區地理標志直接年產值達4298.4億元。
地理標志產品,通常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者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產品。由于獨特的資源稟賦和風土人情,地理標志產品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對西部地區而言,不少農特產品品質上佳、特色鮮明,但種植養殖成本偏高、規模往往有限,且距離主要消費市場較遠,相較于東中部地區的同類型產品,市場競爭力偏弱。打造地理標志保護高地,走“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錯位發展之路,能有效帶動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比如,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四川郫縣豆瓣、新疆庫爾勒香梨、云南保山小粒咖啡等36個西部地區地理標志產品,進入第一批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名錄。做大做強一批有基礎、有特色、有前景的地理標志產業,既要讓產品物有所值、物美價優,也要緊盯市場持續開拓。
苦練內功,認真提高品質,是地理標志產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好產品來不得半點花架子,要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切實發揮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及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引領帶動作用,培育特色產業,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和特色,堅持地理標志高水平保護、高標準管理、高質量發展,在品牌質量提升、地理標志興農方面持續發力,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比如,寧夏彭陽縣依托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紅梅杏和朝那雞,舉辦“紅梅杏開園節”等活動,開發“彭陽伴手禮”,今年紅梅杏全產業鏈產值預計超3億元,朝那雞飼養量達127萬只。
眼光向外,鞏固和提高知名度、美譽度,是地理標志產品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地理標志產品的真實性、地域性、特異性和關聯性越強,就越有助于品牌的塑造與強化,促進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經營主體應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產品的供需平衡、產銷對接,進而適時調整自身的生產和銷售方式,不宜抱著“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心態故步自封。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應從更寬視野審視和解決普遍性問題,以知識產權保護賦能地理標志產品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