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12-02 10:34:12
原標題:用實用管用辦法為百姓順氣解“疙瘩”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用實用管用辦法為百姓順氣解“疙瘩”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姜東良 李娜
□ 本報通訊員 任萬虎
6月7日上午,一場“馬扎議事”正在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康寧社區進行。
“回家10分鐘,停車半小時”“爭搶車位、私家車擋道,影響小區和諧”……議事會上群眾代表紛紛“吐槽”。
網格員劉帥耐心記錄,與社區一起拿出分類管、聯動調的解決方案。社區牽頭召開全體業主代表大會,擬訂小區停車管理辦法,劉帥與業委會成員一起厘清車輛底數,清理小區內社會車輛。同時,加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宣傳,引導居民規范文明停車。不到一個月,小區搶車位、亂停亂放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用實用管用辦法為百姓順氣解“疙瘩”,讓矛盾糾紛化解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德州市著力打造兩個中心,一個是辦事中心即政務服務中心,做到‘一扇門’為民服務;另一個是解事中心即‘一站式’矛調中心,做到‘一扇門’為民解憂,確保群眾訴求有地說、有人管、管到底。”德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邵浩浩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近年來,德州市通過“一站式”矛調中心建設、網格化治理、最小應急單元和治保會建設等舉措讓群眾遇到問題有地說理,遇到困難有人幫助,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
群眾遇事有地說理
為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德州市將“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列為“一把手”工程,市縣鄉三級組織“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聯席會議,形成指揮有力、協調有序、上下貫通、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
為建強各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德州市不斷強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和訪調對接聯動機制建設,整合行專性調委會、個人調解室、仲裁辦、心理咨詢機構等進駐各級調解中心,推動“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解決、全鏈條服務”。目前,建成1個市級、12個縣級、134個鄉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在社區、管區、行政村(居)建立調解中心589個。繪制“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工作流程圖,統一受理、歸口辦理、分類處理,建立首接負責、分類辦理等9項機制,規范各級調解中心運行,構建起調、審、裁、議一體化格局。
同時,德州市深化“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線上平臺建設應用,推廣“山東解紛碼”,實現與網格化治理平臺、智慧調解平臺等橫向互聯,市縣鄉村四級縱向貫通。2024年以來,德州市共線上受理矛盾糾紛8.2萬件,調解成功率達99%以上。
網格化守護大平安
11月5日,平原縣桃園街道勝利社區網格員馮進悅在江南華府小區巡邏時,家住二樓的劉大爺反映屋頂漏水沒人管,聯系樓上鄰居不配合。馮進悅一邊安撫劉大爺,一邊聯系物業管理人員共同開展排查處置,最終發現問題是樓上住戶屋內管道破裂漏水。隨后,樓上住戶對管道進行了維修,解決了劉大爺家的問題。
德州市以居民小區、自然村為基本單元設立網格,以企業、機關、學校、商圈市場、商務樓宇等為基本單元設立專屬網格。全市優化設立網格10905個,實現網格劃分全覆蓋無縫隙。為解決網格過大、不便管理問題,德州市進一步細化網格,建立子網格或微網格4876個。
為了厘定職責清單,德州市出臺網格員職責清單,明確基礎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發現報告問題等6大類19項職責任務,實現“多網合一、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目前,全市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3040名,吸納社區(村)“兩委”成員、社區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等加入網格員隊伍,專兼職網格員覆蓋率達100%。今年以來,全市網格員共解決矛盾糾紛類事件3.9萬件,開展服務類事項14.88萬件。
如何確保網格事項得到及時解決?德州市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核心,建立“前端發現報告—網上分級分流—部門限時辦理—全程跟蹤督辦—辦結回訪問效”網格事項五步閉環運行機制,確保問題及時解決。據統計,今年以來,德州市各網格收集社情民意6萬多條,辦結各項事項192.81萬件,辦結率達99.8%。
打造最小應急單元
“小孩兒在路邊哭,說找不到媽媽,眼看天快黑了,我也很著急。”近日,家住德州市陵城區的喬先生途經南環西路時遇到了一名走失兒童,在幫助其尋找父母無果后,喬先生便向安德街道紫云社區矛調中心求助。
了解情況后,社區啟動“最小應急單元”處置程序,在工作群發布走失兒童訊息,動員派出所民警以及社工等多方力量尋找走失兒童的家長。“我們僅用10分鐘就獲取了具體地址,安全將男孩送回了家。”最小應急單元組組長許琨說。
寧津縣棠湖小學將最小應急單元防控理念與校園日常管理和教學等各個環節相結合,形成全方位校園安全防護網。“我們設置應急疏散指示牌,組織師生進行應急疏散演練,在公共場所配備消防器材并定期進行檢查,在校園出入口和重點區域實現24小時監控。”棠湖小學校長李穎偉說。
今年以來,德州市全面提升基層治安防控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建設以社區(小區)、重點單位場所等最小區域為應急單元的防控機制,開展最小應急單元建設工作,打造以網格支部、紅色驛站為主,警民聯絡點、便民服務點、保安室、微型消防站為輔的陣地群,全面覆蓋社區、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和商業市場、行政村等重點部位,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巡查、法律政策宣傳等工作,以“小單元”處理身邊事、解決大問題。截至目前,德州市共成功打造最小應急單元5000余個,處置各類突發應急事項2000余件。
同時,德州市全力推進治保會建設工作,由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基層治安防控力量建設的意見》,對基層治保會組織機構、運轉保障、能力建設提出要求。明確治保主任一律不能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一律必須在本村居住、一律將治保員工資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截至目前,全市已健全完善治保會5555個,配備治保人員17982人,實現社區和行政村全覆蓋。今年4月以來,治保會提供破案線索154條,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99人,化解矛盾糾紛1167起,救助群眾713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