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4-12-02 08:47:12
原標題:琴尋知音千古事 月照密州萬載情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琴尋知音千古事 月照密州萬載情
來源:人民政協報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舞臺上,演員們激情吟誦,揮舞鼓槌,讓現場觀眾猶如夢回千年,隨蘇軾于密州常山腳下共抒報國之慷慨意氣和壯志豪情。這是古琴音樂劇《古琴里的蘇軾》在諸城市隆重上演的情景。在歷史的長河中,諸城這座古老的城市承載著無數的文化瑰寶與動人故事,如今,諸城市政協以其文化擔當和創新精神,籌演《古琴里的蘇軾》,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諸城歷史悠久,文脈繁盛。古琴,又稱瑤琴,以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聞名于世。政協人才薈萃,我們理應有使命、有責任、有擔當將傳統文化綿延不絕傳承下去。”諸城市政協主席王愛民在諸城古琴傳承與弘揚工作座談會上如是說。
自換屆之后,諸城市政協就把諸城派古琴的傳承、蘇軾文化的弘揚列入了每年的工作要點,建立專門的調研隊伍,由分管副主席帶隊在當地走訪傳承人、尋訪蘇軾遺跡、深挖文化內涵。諸城市政協牽頭制作的《懷古頌今 繼往開來——古琴新韻奏響新時代》諸城派古琴宣傳片,在諸城、濰坊各大媒體滾動播出。借諸城派古琴這一跨越千年承載傳統文化精髓的古老樂器,演繹一段千年前關于蘇軾的故事,以紀念蘇軾知密州歲月的想法漸漸在王愛民的腦海里初具雛形,《古琴里的蘇軾》音樂劇應運而生。
召集相關專業人員開會探討、交流溝通,成立由當地文化工作者組成的創作組、導演組,研讀密州、構思框架、潛心創作……古琴音樂劇的籌演一路前行。
諸城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孫巖被委以這部音樂劇的編劇、總導演,他以琴曲為引線,以“密州四曲”為依托,把蘇軾融進了古老厚重的古琴里。著名作曲家晏敏敏歷時一個多月,完成了《南風歌》《明月幾時有》《九霄環佩》等樂曲的創作。炎炎夏日,劇目排練啟動,費用保障、挑選演員、古琴演奏磨合、演員默契度等問題接踵而至,大家齊心協力,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諸城市政協領導也時刻關注著排練進度,定期審查節目,提出修改意見;定期召開協調會,及時解決排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音樂劇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當琴弦輕撥,音韻流淌,《古琴里的蘇軾》歷經種種磨礪,終于在舞臺上化繭成蝶,綻放出絢爛光彩。演員們全情投入,將蘇軾的才情與人生、古琴的悠揚與深邃完美融合,每一個音符都仿佛是一只靈動的蝴蝶,翩翩起舞,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走進充滿詩意與豪情的東坡歲月……
《南風歌》古樸悠揚的旋律率先奏響,緊接著,《文王操》莊重肅穆的音符緩緩流淌,讓人沉浸在深邃的文化底蘊之中。《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以深情的演繹,讓觀眾們感受到了蘇軾對亡妻的無盡思念;《密州出獵》則畫風一轉,豪邁奔放的氣息撲面而來。《鶴舞洞天》中靈動的舞姿與優美的音樂交織,營造出如夢如幻的仙境。《九霄環佩》的琴音似天籟之音,余韻悠長。《定風波》中,蘇軾的豁達與從容在演員們的精彩詮釋下熠熠生輝。《赤壁懷古》以磅礴的氣勢展現了歷史的滄桑與英雄的豪情,令人心潮澎湃。《醉翁吟》將歐陽修的灑脫與蘇軾的才情巧妙融合,為音樂劇增添了別樣的韻味。最后,《明月幾時有》的旋律溫柔響起,如同皎潔的月光灑在每個人心上,為這場精彩的演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琴尋知音千古事,月照密州萬載情。《古琴里的蘇軾》不僅僅是一部音樂劇,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承和心靈的洗禮。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諸城市政協打造的音樂劇《古琴里的蘇軾》做了這樣的嘗試,未來諸城市政協將繼續勇于進取,不懼挑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作出新的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