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山東頻道
2024-12-02 23:59:12
原標題:聊城市“三維聯動” 破解內陸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瓶頸
來源:央廣網
原標題:聊城市“三維聯動” 破解內陸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瓶頸
來源:央廣網
為推動內陸漁業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聊城市聚力創新發展鄉村坑塘漁業、設施漁業和特色漁業,破解內陸漁業養殖空間匱乏、水資源少、養殖品種普通等發展“瓶頸”,構建起以現代化漁業企業、規模化養殖基地和鄉村坑塘漁業“三位一體”的聊城漁業產業新布局。2022年以來,全市累計改造鄉村廢棄坑塘1.8萬畝,新增設施漁業800余套,提升特色漁業產值超過13億元,典型做法被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予以推廣。
“變廢為寶”發展鄉村坑塘漁業,拓寬漁業空間維度
抓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坑塘治理”有利時機,在全國率先提出利用鄉村“廢棄坑塘”發展鄉村坑塘漁業,被農業農村部全國推廣。一是構建系統化推進機制。健全發展鄉村坑塘漁業制度、資金、技術和市場推進體系,在全省率先制定發展鄉村坑塘漁業實施方案和考核管理辦法,采取“省市獎補、鎮村籌資、村企入股”方式,籌資1.1億元,同時整合鄉村振興、和美鄉村和漁業發展資金用于發展鄉村坑塘漁業,成立技術指導組12個,進行養殖技術指導,保障鄉村坑塘漁業發展。二是采取“閉環式”落實舉措。緊抓鄉村坑塘漁業項目落實,成立由市級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專門督導組,構建方案制定、—項目推進、現場督導、定期通報、專項督辦一套“閉環式”落實體系,每月定期調度、定期督導鄉村坑塘改造進度,確保如期完成項目建設,推動鄉村坑塘漁業項目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三是“五種類型”搞活運營。創新推廣鄉村坑塘漁業村集體統一經營、“合作社+村民入股”、租賃外包、“雙長”聯建、村企聯建五種運營模式,確保改造后鄉村坑塘有人養、能養成、見效益。如:成立臨清順意水產公司對改造后坑塘試養“南美白對蝦”,聘請專家專門指導,年實現凈利潤達到130萬元。
“突飛猛進”發展設施漁業,拔高漁業效能維度
將發展設施漁業作為全市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和戰略方向。一是強化制度保障。將發展設施漁業納入市委1號文件,以市委名義明確設施漁業發展任務,制定設施漁業發展任務明細表,細化到縣、明確到養殖單位。二是加強資金保障。將漁業高質量發展資金全部用于引導發展設施漁業,年度投入財政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支持設施漁業發展,采取定期指導,講政策、明方向,鼓勵支持信發集團投資10億元發展設施漁業,已建成世界一流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96套,正在建設全國領先的“立體三層式”設施漁業養殖車間。三是做好宣傳引導。通過召開現場會、發放宣傳冊、外出考察等,加大對設施漁業推廣宣傳力度,讓養殖企業看到發展前景和預期效益,引導水產養殖企業重點發展設施漁業,新建設施漁業養殖基地6處,循環水養殖“陸基圓池”802套,工程化循環水槽42條,總體積達129萬立方米,發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特色”做強特色漁業,提升品牌價值維度
利用東阿黃河鯉魚源于聊城的有利條件,抓好黃河鯉魚原良種選育、健康養殖、精品生產等多個關鍵環節,利用報刊、電視、網絡、參加博覽會推介宣傳,擦亮“東阿黃河鯉魚”品牌。制定國家級《東阿黃河鯉魚苗種繁育技術規范》《東阿黃河鯉魚養殖技術規范》,品牌價值2.8億元,東阿縣被授予“中國黃河鯉魚之都”。
以“產文旅”融合發展錦鯉產業,制定錦鯉長期發展規劃,舉辦全國錦鯉大賽和研討會,制定國家級《高唐錦鯉苗種繁育技術規范》《高唐錦鯉養殖技術規范》,建設“鯉都印象園”綜合體和26處錦鯉文化觀光基地,高唐縣被授予“中國錦鯉之都”“錦鯉故里”。
通過重點扶持、宣傳引導、創新投入支持特色漁業發展,參加各類展銷會10多次,提升特色漁業品牌影響力,構建了以東阿繡青、錦鯉小鎮、盛和錦鯉、泰豐農業、信發農業為龍頭的黃河鯉魚、錦鯉和加州鱸魚三大特色漁業產業集群。東阿黃河鯉魚、加州鱸魚和錦鯉產值達到13.7億元,占全市漁業產值的45%。(衛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