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11-29 08:58:11
原標題:膠州立足非遺讓普法更“活”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膠州立足非遺讓普法更“活”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曹天健
□ 本報通訊員 張藝帆 雷音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近年來,膠州市司法局立足本地文化特色,探索“普法+非遺”法治文化建設新模式,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法治元素,探索法治文化與非遺文化的完美融合,讓非遺更“火”,讓普法更“活”,在1+1>2中促進膠州市法治宣傳教育再上新臺階。
膠州剪紙是古老的民間藝術,歷史悠長,題材廣泛,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膠州市通過組織開展全市范圍的法治文化剪紙作品比賽,大力打造法治文化剪紙長廊,邀請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創作法治文化剪紙等方式,使參與者在感受非遺文化傳承魅力的同時,充分感悟法治精神,增強法治觀念。去年9月,為深入貫徹落實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膠州市司法局與市教育體育局等部門,聯合建立了全省首家法治文化剪紙教育基地,“小基地”建起普法“大平臺”,以剪紙這一喜聞樂見的方式為載體,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膠東花餑餑起源于古代膠東地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們將法治元素融入花餑餑制作中,把法治與非遺字樣做成餡兒,將傳承與創新字樣揉成面,組織制作了‘法治’系列花餑餑,展現了法治膠州的獨特風采。”膠州市司法局局長王承錫說,市司法局還組織開展以“美好生活 有‘典’精彩”為主題的花餑餑普法親子體驗活動。活動中,小朋友和家長參與非遺花餑餑的制作,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直觀有趣的方式激發了大家的學法熱情,達到了寓教于樂、以樂促學的良好效果。
膠州秧歌是萌生于鄉土的傳統舞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膠州市司法局傳承秧歌文化,組建普法宣傳秧歌隊,不定期在村民文化廣場開展法治秧歌文藝演出。臺上,來自各個村莊的秧歌舞者揮舞著彩扇手絹,調整隊形擺出“法”“守法”等法律宣傳標語,舞出新時代婦女的風采。臺下,“藍馬甲”普法志愿者積極向村民發放普法材料、普及法律知識,重點講解法律援助、反家庭暴力、反電信詐騙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為群眾發放“法治禮包”,為文藝演出助興添彩。活動結束后,村民紛紛稱贊:“平時看秧歌也就是看個熱鬧,這次還學到了法律知識,收獲真大。”近年來,膠州市司法局共開展“普法秧歌進鄉村”活動1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30余人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