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2-05-17 19:48:05
原標題:“老百姓的事就是我們的大事”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濟寧市任城區竹竿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寶芳——
“老百姓的事就是我們的大事”
“老百姓的事就是我們的大事,要讓大家感受到社區的溫暖。”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濟寧市任城區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寶芳常這樣說。
10年前,張寶芳剛到竹竿巷社區時,這里是街道考核排名倒數的難點社區。她默默下定決心,一定要徹底改變社區的落后面貌。10年來,她團結帶領社區黨委班子,凝聚多方力量,共同為居民開展服務。
竹竿巷曾是抗戰電影《兩個小八路》的取景地之一。去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周年紀念日這天,竹竿巷社區民族文化休閑廣場座無虛席,社區黨員帶著自家孩子認真聆聽張寶芳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感人的故事,動情的講述,將紅色信仰深深地鐫刻在大家心中。在竹竿巷社區,像這樣的“微黨課”“微宣講”活動,還有很多。
“社區工作要靠黨建引領。”張寶芳說,崗位練兵、志愿服務就是“練兵場”。疫情防控期間,張寶芳帶領社區65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投身戰“疫”一線,開展值班值守、防疫宣傳、人員摸排等工作。全員核酸篩查啟動后,張寶芳更是24小時堅守在社區,每天步數都在2萬步以上,經常顧不上喝水吃飯,累到嗓子沙啞、滿嘴血泡,牙疼得腫了半張臉……社區診所的大夫看不下去了,鄭重告誡張寶芳:“要是再不注意,你的嗓子就毀了。”但她只是笑笑,掛完吊瓶、拿幾包消炎藥,就又匆匆奔向她的“戰場”。
基層事務繁雜瑣碎,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張寶芳不斷尋求黨的建設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新途徑,探索出“五微(微訴求、微心愿、微循環、微公益、微智能)”治理模式,充分發揮網格兜底作用,把群眾的所想所需所盼通通解決在網格里。
不久前,竹竿巷社區太白小區一個單元的化糞池井蓋被過往車輛軋壞了一塊,散發出陣陣異味。當日巡查到此的網格員發現后,立即上報社區,通過協調物業公司,很快就抽走了污水、換上了新井蓋。居民直夸社區把大小事都想在了前頭、做在了前頭。
為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張寶芳帶領社區按照行業、特長、興趣相近原則,分類組建愛心互幫隊、治安巡邏隊、文藝宣傳隊、青年服務隊、健康咨詢隊、后勤保障隊等志愿服務隊,發展志愿者1044名,根據群眾需求開展“七彩服務”志愿活動。
“娃來,太謝謝你們了。我現在年齡大了,大件東西洗不動了,你們不嫌棄我這個老太婆,真是比俺親閨女還親。”社區87歲的王大娘是位獨居老人,兒女常年在外打工,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社區志愿者定期上門入戶收取王大娘需要清洗的衣物和被罩床單,洗凈晾曬、熨燙平整后再送還回去。
“為了解決65歲以上老年人洗衣難問題,社區啟動了‘七彩陽光·幸福洗衣’志愿服務項目。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老年人336名、清洗衣物770余件。”張寶芳說。(大眾日報記者趙君)
[ 責編:徐皓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