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2-12 10:36:02
原標題:新術式“以小博大”治愈肺畸形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新術式“以小博大”治愈肺畸形
來源:健康報
□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袁淼 袁婧
1月13日,4月齡的嬰兒南南,在接受了針對先天性肺畸形的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灶切除術后順利出院,并將返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寧市的家。1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徐暢僅在南南的胸部開了3個直徑約5毫米的小孔,便精準地切除了肺部畸形灶,同時幫助南南完整地保留了全部的正常肺組織。
與南南一同入院需要接受肺部手術治療的還有8名嬰兒。他們分別來自吉林、遼寧、山東、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年齡跨度從4個月到10個月不等。
保留正常肺是主要訴求
兒童先天性肺畸形是由于胎兒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肺部異常發(fā)育引發(fā)的結構畸形。雖然這種結構畸形可以通過手術治愈,被認為是一種良性疾病,但早期的手術方式卻沿用了成人肺部惡性疾病治療的方法——切除肺葉或肺段。這種方法在切除病灶的同時,也會切除患兒的部分正常肺組織,甚至影響患兒的肺功能。
通常情況下,兒童先天性肺畸形是孕婦在孕期產檢中就能發(fā)現(xiàn)的疾病。南南的母親和來自沈陽的嘻嘻母親,都是在孕期就得知孩子患有先天性肺畸形。她們曾四處求醫(yī),但得到的建議均是開胸手術。切除病灶并保留正常肺組織是她們的主要訴求,但開胸手術可能導致的肺部乃至全身創(chuàng)傷又讓她們望而卻步。
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灶切除術是華西醫(yī)院小兒外科團隊的原創(chuàng)技術。該手術不僅微創(chuàng),還能夠保留患兒的全部正常肺組織。
兒童并非成人的縮小版
如何按照兒童身體特點改進和優(yōu)化成年人肺畸形手術方式,一直是徐暢團隊持續(xù)探索的方向。通過多年實踐和經驗總結,團隊提出了先天性肺畸形“重復畸形”“內在邊界”“外在邊界”等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手術方式:只需要在患兒胸部開3個直徑約5毫米的小孔,就可以完整切除病灶,并保留全部正常肺組織。同時,借助肝臟外科切除肝臟的原理,團隊利用游離肺靜脈系統(tǒng),把病灶和正常肺的內在邊界游離出來,通過內外結合將整個病灶完整切除。由于兒童肺泡能夠再生長,在保留所有正常肺血管、支氣管的基礎上,術后,患兒的肺臟可恢復到正常兒童的狀態(tài)。
經過數年發(fā)展,兒童胸腔鏡解剖性病灶切除術不斷完善。截至目前,徐暢團隊已為超過1000名患兒實施了該手術。臨床大規(guī)模應用結果證明,該手術具有極佳的治療效果。
2024年,《美國小兒外科雜志》發(fā)表了徐暢團隊關于胸腔鏡下解剖性病灶切除術的相關研究成果。該手術也被正式命名為Huaxi-TALR(華西-胸腔鏡解剖性病灶切除術)。
術式創(chuàng)新僅是一個開始
除了術式創(chuàng)新,圍術期管理也極為關鍵。對于小月齡患兒來說,術前禁食6~8小時非常困難,為此,小兒外科團隊聯(lián)合麻醉科、營養(yǎng)科等多學科為患兒調制專門的腸內營養(yǎng)制劑。患兒在術前1~2小時可以正常飲用這種制劑,術后回到病房清醒后即可進食術后營養(yǎng)液。這樣既能減輕患兒的口渴和饑餓感,增加舒適度,又能提高患兒對手術創(chuàng)傷的耐受力,加速術后康復。
出院當日,南南母親滿懷感激之情,對徐暢團隊表示了感謝。她沒想到,手術如此成功,孩子恢復得如此之快。術后,南南不需要服藥,只需要定期復查胸部CT進行隨訪。
2024年11月,第一屆華西-胸腔鏡解剖性病灶切除術(Huaxi-TALR)手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辦。會上,徐暢表示,術式創(chuàng)新僅是一個開始,目前國內有少數醫(yī)院正在開展這項創(chuàng)新術式,希望通過更多的交流探討,促進該手術的規(guī)范化應用和發(fā)展,為更多的肺畸形患兒帶來新的希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