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2-12 08:57:02
原標題:亮著燈的實驗室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亮著燈的實驗室
來源:中國教育報
“早上8點進入辦公室,規劃課題、討論項目、指導試驗,每天忙完就到了深夜。”魯東大學黨委書記、濱海核電冷源安全創新團隊帶頭人王慶的春節假期完全被學校事務、科研工作填滿。
正值春節,魯東大學銀裝素裹,該校水利環境海洋實驗樓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從討論正在承擔的項目到未來科研方向的布局謀劃,王慶和團隊成員時常在這里展開“頭腦風暴”,總是忙碌到凌晨。“春節也得加班加點,工作進度一天都不能耽擱。”王慶說。
堅守科研、教學一線的30余年里,王慶團隊先后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10項,組建了我國濱海核電冷源安全領域第一個綜合性工程研發機構,主持編制了濱海核電溫排水監測預測系列行業標準,出版了濱海核電監測預測系列叢書,深入對接服務了我國多個濱海核電項目選址、建設、運維全生命周期冷源與生態安全保障。
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雙碳”目標,是該團隊開展研究的動力之源。濱海核電冷源安全研究一頭連著國家戰略,一頭連著濱海核電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
“冷源取水安全是濱海核電安全的重要組成,將成果應用于服務濱海核電發展,一直是我們團隊探索的方向。”王慶介紹,團隊拓展了傳統水利工程的研究范疇,建立了適應區域特色的“河流—海岸—海洋”一體化新型海洋水利研究體系,率先開展了濱海核電冷源安全、海水淡化工程方面的科學研究,形成了溫排水和濃海水監測預測、全生命周期工程沖淤預測等優勢特色研究方向。
“國家需要什么、濱海核電冷源安全保障需要什么,我們團隊就研究什么、琢磨什么。”團隊成員的回答一致且堅定。
此外,王慶團隊還與國內核電企業共建了一個中心和兩個實驗室,構建了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模式,有效助力了濱海核電等國家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為多個核電項目冷源取水工程選址、生態環境影響評估等提供方案,為山東半島東部濱海核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提供了深度技術支撐。
“立足學校多學科交叉、海洋特色鮮明的綜合發展優勢,未來我們將繼續聚焦濱海核電發展面臨的冷源和生態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發,力求打造魯東大學水利工程學科的特色亮點,為‘海洋強國’和‘雙碳’戰略提供魯大方案。”王慶表示。
傍晚時分,節日的城市已然是萬家燈火,霓虹閃爍。王慶的工作還在繼續,望著窗外的星星點點,他堅信,“新的一年,潛心耕耘還會收獲新成長,只需靜待花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