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5-01-23 09:19:01
原標題:■地方兩會觀察 多地劃定支出重點 擴內需保民生更給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地方兩會觀察 多地劃定支出重點 擴內需保民生更給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著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各地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也陸續公布。2025年,多地將大力優化支出結構,組合用好各類政策工具,對擴大內需、保障民生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將更加給力。
從各地對2025年財政支出作出的安排來看,保障和改善民生依舊是重中之重。例如,2025年山東省級重點項目支出為4414.23億元,其中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資金為1116.39億元,占比最大。湖南省則提出,要探索財力吃緊情況下發展民生事業的機制辦法,不惜節衣縮食提高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等方面投入,確保民生投入穩定在70%以上。
“提振消費”也成為今年各地“賬本”中的關鍵詞。多地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財政支出將從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等方面發力。
例如,河南將安排省級服務業發展資金2.5億元,重點支持現代物流、平臺經濟、“兩業融合”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河北將安排以舊換新等省級配套16.7億元,重點用于“兩新”擴圍等增量政策落實,促進消費潛力加速釋放;天津提出實施消費專項行動,擴大健康、養老、托幼、數字等服務消費,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消費。
此外,多地還提出將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等中央增量政策資金支持,更加精準實施“兩新”“兩重”政策。同時,用好專項債等政策工具,擴大有效投資,進一步提振內需。
北京市財政局表示,將發揮政府專項債務融資成本低的優勢,用好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政策,拓展專項債券使用領域,依規合理擴大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支持范圍。河南省財政廳表示,將強化“項目為王”導向,統籌各類資金,支持深入推進“兩重”等項目建設,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基本民生等薄弱領域補短板。
“2025年,地方財政要通過財政補貼等政策工具更好提振消費、改善民生,也要以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等政策工具為抓手,更好撬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擴大有效投資,因地制宜發展好新質生產力,統籌好經濟量的適度擴張與質的有效提升。”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說。
翻看各地2024年“賬本”,民生、科技等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2024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到8396.5億元、增長5.3%。其中,教育、醫療、社保等重點領域投入力度加大,民生投入始終保持在八成以上,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進民生福祉。
2024年江蘇省級教育、科技支出分別增長7.6%、23.7%,整合設立省基礎研究專項資金、制造強省專項資金共65.5億元,保障戰略科技力量建設。
重點領域的有力保障離不開各地財政管理改革不斷深化。例如,天津市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全年壓減非必要支出87.6億元。湖南省2024年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省級累計收回低效無效資金167億元,騰出更多財力用于保障發展和改善民生。
“2024年,各地財政明顯加大了以零基預算等為代表的一系列財政改革,通過深化財政科學管理,大幅加強對各類財政資源的統籌,加大對重點民生領域的支持保障,確保年度社會經濟目標的圓滿實現。”白彥鋒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