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1-18 12:23:01
原標題:一個人和一棵樹的“四十年”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一個人和一棵樹的“四十年”
來源:農民日報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街道外峪村多年前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窮山村,如今成了日子蒸蒸日上的“珍珠油杏第一村”。外峪村村民說多虧了一個人和一棵樹。每年正月初五,大家都會自發來到村里的“杏福小院”為一棵近40年樹齡的“老祖宗母樹”慶祝生日并表達感謝,而這棵樹的培育者便是老黨員方立章。
“窮山村”需要一個領路人
方立章是地地道道的外峪村人,高中畢業后,為了走出大山混出個名堂,方立章報名參了軍。1982年復員的方立章原本已被郵電局錄用,但爺爺不想讓他離開,方立章對此并無怨言,他懂爺爺的心思:養育自己長大的外峪村此時需要一個能帶領大家往前走的人。
外峪村是典型的山嶺村,道路崎嶇,地貧缺水,普通莊稼很難生長。村民只能在山上種一些耐旱的地瓜勉強果腹,而吃水更是困難,由于地質結構復雜,村里的老井出水量極少,全村200多戶村民每天都要拎著桶排隊打水,有些等不及的就去鄰村挑水。當時鄰村人常調侃:“外峪村,真有錢,鉆了角北鉆角南?!币馑际峭庥逡荒甑筋^都在村里鉆井找水,可收效甚微。在這種環境下,村里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子發展前景一片渺茫。
1983年,方立章開始擔任外峪村村委會主任。為了找到村子的出路,剛上任的方立章幾乎每天都往山上跑,慢慢地他注意到山上有幾棵粗壯的野杏樹,心想既然這些樹長勢那么好,或許村里能發展杏樹種植。方立章將從山上撿來的各種杏核種在爺爺的小院里,來年杏樹苗陸續發芽,其中有一株格外不同,它的葉子更圓更綠,樹干發黑,方立章覺得稀罕,便將這棵杏樹單獨看護。第3年,這棵樹結了7個果子,油光透亮、入口一股哈密瓜味兒,甜度極高,市面上從沒見過,激動的方立章隱約覺得,這種被自己戲稱為“滑溜蛋子”的油杏或許正是外峪村的出路。2004年,“滑溜蛋子”被原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專家命名為“珍珠油杏”。經鑒定,這棵變異的杏樹品質優良,商業價值極高,適合大面積推廣。直到此時,方立章才算吃了顆“定心丸”,他覺得外峪村有奔頭了。
“種樹突擊隊”將荒山變果林
2004年完成鑒定后,外峪村黨支部當即決定在全村推廣種植珍珠油杏,隨后新泰市科技局從徂徠山調來一批野杏樹苗讓村里學嫁接、育苗。
這事兒看起來順理成章,既然專家鑒定說好,那就得推廣發展。可難的是,老百姓起初并不認可。農村有句老話,“桃養人,杏傷人”。那時一般的杏口感都不好,吃多了胃還難受,也不耐放。有村民說:“要是種地瓜,弄不好還能當飯吃,這杏要是賣不出去,吃啥?”還有村民和方立章開玩笑說:“先去村口占個好地方吧?!蹦菚r村民曬地瓜干都會先占好場地,這意思是,油杏肯定賣不出去,不如現在趕快占片空地,免得等杏熟了沒地方扔。
在周圍一片不理解的聲音中,村黨支部還是頂住了壓力,方立章和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說好處、講前景。說實話,對方立章而言,勸人一起幫忙栽樹并不容易,但他特別能理解別人的不情愿,畢竟這條創業路充滿了未知。既然有人不愿意種,那村里就幫他們種。方立章等人號召村里的黨員和村民小組組長組建了30余人的“種樹突擊隊”,義務為村民種樹澆水、施肥剪枝。
春天是栽種杏樹的最佳季節,因此從過了年天氣尚未回暖時,“種樹突擊隊”的成員早上六七點就開始扛著鐵鍬、背上一捆捆樹苗進山忙活了,先刨坑,再一趟趟從河里往山上挑水進行栽種,有時候稍不注意,育苗時被刀片劃破,手上掛滿傷口是常有的事。人心都是肉長的,起初往往是前面給免費種上,后面村民就拔掉了??煽粗搅⒄滤麄兠刻炱鹪缲澓诘胤N樹,村民們慢慢參與進來,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讓村子越變越好。就這樣,外峪村人忙活了3個春天,終于將東西兩座荒山變成了2600多畝、約12萬棵樹的“珍珠油杏”林。
一次“開刀試驗”成就油杏豐收
外人眼中的方立章是個極有膽量的人,畢竟以一己之力在全村推廣杏樹種植需要極大的魄力??蓻]人知道的是,在等待珍珠油杏開花結果的過程中,方立章心里也有過打怵的時候。
村里種植上油杏的頭幾年,由于缺乏專業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杏樹收成并不好,多是光開花不結果。那些年方立章輾轉各地向專家和杏樹種植高手學習請教,但因珍珠油杏是變異新品種,以往的管理經驗并不適用。那時他的壓力太大了、擔子太重了,他常常想,全村的地基本都種上了杏樹,一旦失敗,該如何向父老鄉親交代?
可擔憂過后,還是不服輸的勁頭占了上風。為了讓樹通風透光,在滿是枝條的油杏樹上,方立章咬咬牙砍去中間的枝條,看著方立章鋸樹,兒子心疼地說:“這棵樹是您5年的心血啊,您這是要砍了它嗎?”
所幸,方立章的“開刀試驗”成功了,枝條少了養分便集中了,花就飽滿了,這樣坐果率自然也高了。次年,外峪村的珍珠油杏迎來首次大豐收,進入市場后迅速走紅,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收購。方立章自然是高興的,可高興之余,他還有點兒類似于“劫后余生”的慶幸,他終于把這件事做成了,沒有辜負全村人的期望。
事實上早在2010年,方立章就卸任了村委會主任職務??蓪λ麃碚f,退休后反而責任更大,因為他有了更多時間可以全身心研究油杏產業。從1983年至今,方立章用40年的不斷培育改良,讓外峪村改頭換面,年產油杏200多萬斤,現在全村僅靠樹苗和杏果的年收入就達到了12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6萬元,過去貧瘠的山嶺成為了寸土寸金的“聚寶盆”。他心里還有更多和這里一樣在尋找出路的村莊,他帶著珍珠油杏走遍了全國,在13個省60多個縣(市、區)大面積推廣種植,給無數農民帶去了新的財富。
在泰汶大地,像方立章這樣的老黨員、老同志還有很多,他們年齡不同、身份不一,但都不忘初心、奮斗不止,助力泰安經濟社會發展。
“我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開展‘三助一建功’(助力鄉村振興、助推文旅興市、助陣工業強市、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銀輝建功)系列活動,引導老同志以志愿服務的形式積極投身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火熱實踐中,用實際行動詮釋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莊嚴承諾,彰顯新時代老干部的金秋擔當、銀輝風采?!碧┌彩形M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范福順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