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5-01-16 14:40:01
原標題:培育新增長點旅游消費有望“加速跑”
來源:中國商報
原標題:培育新增長點旅游消費有望“加速跑”
來源:中國商報
本報記者 蔡佳文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六大方面18項具體措施。其中,在推進旅游消費方面,明確要推出冰雪旅游、避寒避暑旅居等特色旅游產品,打造“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影視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增開旅游列車。
專家表示,措施的出臺釋放旅游消費利好,不僅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還將推動旅游市場的繁榮。
政策持續賦能
當前,以旅游業拉動消費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明確要求。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
2024年,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舉措落地見效,旅游消費更是多點開花,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
旅游業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將扎實推動旅游業消費提檔升級,進一步激發消費增長新動能。文旅部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出游達42.37億人次,同比增長15.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達4.3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66萬億元,增長17.9%。
為了進一步培育旅游消費新增長點,推動旅游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措施提出,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游領域“兩新”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各地統籌用好各渠道資金開展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擴大文旅有效投資,加快重組中國旅游產業基金。釋放職工消費潛力,鼓勵錯峰休假。
海通證券則認為,今年消費者出游意愿空前高漲,國內游、出入境游全面開花,均呈現增勢,國內游出行半徑進一步擴大,與節假日政策和消費形式創新等相關,關注春節假期需求增長帶動消費表現回升趨勢。
旅游市場火熱
近年來,我國注重發揮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作用,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豐富消費業態,拓展消費場景,不同地區更是呈現出各具特色的發展態勢。
入冬以來,冰雪旅游火爆出圈。以哈爾濱為例,中國旅行社協會聯合途牛發布的《2025春節旅游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哈爾濱憑借“白色經濟”再次成為春節旅游市場的“頂流”之一,東北冰雪旅游用戶中,南方游客出游人次占比超過了75%。冰雪旅游政策的實施,使哈爾濱等東北地區城市大力開發冰雪旅游資源,打造了眾多冰雪旅游項目,如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冰雪樂趣,不僅帶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繁榮。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冬季前往溫暖的地方過冬,這種“候鳥式旅居”的生活方式也帶動了避寒旅游的火熱。報告顯示,三亞、麗江、北海、西雙版納等南方城市成了“候鳥式旅居”的熱門目的地。
昆明、福州、廈門等深受北方游客青睞的避寒游城市,也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期間,這些城市的旅游預訂訂單同比2024年春節分別增長118%、182%和96%。當地政府也加大了對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旅游產品的開發力度,推出了海濱度假、熱帶雨林探險、民族風情體驗等多種特色旅游產品,滿足了游客避寒度假的需求,也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旅游收入,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中部地區則以深厚悠久的文化魅力吸引眾多消費者的到來。以河南商丘為例,商丘深入挖掘商丘古城文化內涵和資源優勢,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讓獨特的文化資源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通過搭建多元化營銷渠道,與在線旅游平臺、旅行社等建立合作關系,開展聯合推廣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游覽,促進了當地文化旅游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增長。
此外,隨著春節成功申遺后,非遺旅游熱度也在持續攀升。中航證券社服行業負責人裴伊凡認為,包括“非遺游”在內的特色游項目火熱有望帶動熱門城市和小眾目的地的旅游熱度提升,在旅游經濟火熱和政策優惠刺激下,短期內旅游消費彈性可期。
打造特色品牌
近幾年,特色文旅產業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觀念的轉變,小眾深度游需求日益旺盛,消費者對文化內涵豐富的旅游產品興趣濃厚,這為特色旅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專家表示,為進一步擴大特色旅游市場規模,可以從多方面著手打造文旅“金名片”。
在加強產品創新與升級方面,可以開發更多個性化、定制化的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此外,科技的不斷進步也將為特色旅游市場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應用,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和獨特的旅游體驗。以去年大火的“跟著悟空來旅游”活動為例,各地文旅部門紛紛打出“恭迎各位‘天命人’”的特色口號,吸引游客前來感受與游戲相關的文化旅游體驗,這種將文化與游戲相結合的創新方式為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強化品牌建設與營銷推廣方面,各地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旅游品牌。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推廣,利用社交媒體、在線旅游平臺、影視作品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例如,山東淄博燒烤、甘肅天水麻辣燙等通過網絡平臺的傳播,意外走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經濟效益。
在促進區域合作與協同發展方面,不同地區之間通過聯合開發旅游線路、共同打造旅游品牌等方式,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例如,北京·張家口(懷來)旅游專線開通、天津開啟鄉村全域旅游消費季、旅游包車周末可免費通行河北高速……京津冀三地相繼推出若干措施,推出跨城市的旅游產品和線路,吸引更多游客旅游。
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的持續支持下,各地將加大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力度,不斷推出更多優質的特色旅游產品和服務。因此,在市場需求和科技進步的共同推動下,旅游市場將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