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2-14 14:24:02
原標題:會員達194萬!青島“工”力量煥發新活力
來源: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會員達194萬!青島“工”力量煥發新活力
來源: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2月14日訊(記者 宋波鴻)13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第十四次工代會以來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及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籌備情況。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洵,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新聞發言人李麗,市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鄒杰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青島市工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以來,在市委和省總工會的堅強領導下,堅持“聚焦聚力服務中心大局,用心用情服務職工群眾”,切實履行基本職責,夯實基層基礎,深化改革創新,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呈現新面貌、煥發新活力。
持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強化“思政+理論教育”,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青島工會成立70周年等系列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建勞模工匠、工會干部、專家學者為主體的宣講隊伍,打造了“匠心筑夢·薪火相傳”為主題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校園宣講品牌,各級工會組織宣傳宣講活動2000余場次,引領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
強化“思政+陣地建設”,改造升級全市8家工人文化宮,建成勞模工匠展示館、工人運動紀念館,打造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76個、職工書屋(書柜)567個、惠工宣講點100個,累計建成全國工會職工書屋80個,市級職工書屋1179個,便利型職工閱讀站點77個,職工智能書柜121個。
強化“思政+文體活動”,打造職工原創文藝作品基地,編創《榜樣的力量》《中國名片》《鑄魂》《地鐵六號線》《勞模工匠耀島城》等一批職工原創戲劇、書籍作品,培育24支具備創作輔導能力的職工文藝骨干隊伍,高水平舉辦職工文化藝術節和運動會,創編職工太極拳工間操,舉辦首屆職工足球超級聯賽,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和激勵職工拼搏向上的精神品格。
強化“思政+典型選樹”,涌現市級以上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323名、五一勞動獎2500個、工人先鋒號777個,培樹市級以上最美勞動者(職工)506名,全媒體、立體化展播優秀勞動者代表的先進事跡,營造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濃厚社會氛圍。
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牽頭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建立以市委副書記為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編制實施全市產改“五年規劃”,打造“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工會牽頭、部門協同、企業主體、職工參與”的工作格局。
深化“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推動設立全省首個7.26“青島工匠日”,成立“工匠學院聯盟”,印發《青島市產業工人賦能成長工作方案》,構建“4+1+1+N”職工賦能體系,建成由1個省級、9個市級、26個區級工匠學院為主體的工匠學院矩陣體系,培育市級以上工匠511人次,儲備工匠人才9000余名,2024年許振超獲評“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
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勞動競賽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合示范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緊密融合,積極承辦第三屆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全國啤酒釀酒師職業技能競賽等世界和國家賽事,聚焦全市重大工程、重點產業等,開展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1萬余項,參賽職工500多萬人次,深入開展職工全員創新競賽、“五小”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推出職工創新成果10萬余項,為打造新時代“工匠之城”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
出臺“助力經濟發展十項措施”,打造“工友創業聯盟”,培育工友創業園228家。投入4300余萬元,深入開展東西部協作、助力鄉村振興成果豐碩。
用心用情做好職工維權服務
創樹“真情協商·和諧共贏”品牌,大力推廣“4+6+X”民主管理模式,推動探索勞資懇談會、網上溝通交流等近10余種協商民主形式,已建會國有企事業單位、百人以上非公企業的職代會和廠務公開建制率動態分別保持在98%、96%以上,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得到進一步保障。
積極構建“123456”工會法律維權體系,成立“工會法律服務團”,開展各類普法專項行動、公益法律服務活動3000余場次,覆蓋職工100余萬人次;免費為3800多家企業開展“勞動用工法治體檢”,幫助企業發現勞動用工隱患、提出法律建議和解決方案,做法被寫入《山東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建立勞動爭議“大數據監測預警+跨部門聯動處置”工作機制,實時監測失業解聘、社保欠費等密切反映勞動關系運行的數據,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持續加大“零門檻”法律援助力度,辦理職工法律援助2.2萬件,挽回職工經濟損失3.8億元。
持續開展“四季關愛行動”,累計籌集幫扶慰問資金4.71億元,慰問職工260萬人次,幫助2.1萬余戶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建設“工會驛站”“區域共享職工之家”“惠工家”等各類服務職工陣地2000余個,服務職工超千萬人次;集中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贈送18.1萬份職工互助專項保障。
深入推進工會改革創新
改革機關職能,整合直屬事業單位功能,優化工會組織內設機構和工會干部隊伍結構,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方式,全覆蓋輪訓鎮街工會主席,累計培訓工會干部6357人次。
扎實開展“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每年將區市上解市總本級留成經費的80%以上回撥補助區市工會。
常態化落實機關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深化“三個一”服務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四下基層”活動,持續為基層減負增效賦能。
深入開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建會入會等集中行動,全市實名基層工會組織1.5萬個、會員194萬人,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25.2萬人,廣泛開展“雙爭”、基層工會干部技能競賽等活動,全市工會社會化工作者動態保持在400人左右。高標準推進工會數智化建設,建成青島工會網上工作平臺和普惠服務平臺,開展網上各類普惠活動1.4萬余場次,總瀏覽量達2321萬人次。
此外,工會財務保障功能不斷增強,工會經費審查審計監督作用有效發揮,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更加規范。
青島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籌備的有關情況
青島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將于2月中旬召開,會期3天,大會主要任務:一是對青島市總工會第十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進行審議,總結好我市第十四次工代會以來工會工作的豐富實踐和基本經驗,謀劃好未來五年的工會工作。二是選舉產生青島市總工會第十五屆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青島市總工會根據《關于做好青島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組織人事工作的通知》,認真細致地組織了代表的選舉工作,差額選舉產生了大會代表467名,符合代表產生條件要求。
大會代表來自全市各級工會、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就業形態等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條戰線,有各級工會工作者、基層和一線職工、知識分子、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先模人物,有關方面的代表人士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的優秀人才。代表中,基層和一線人員386名,占82.6%,其中,工人代表比例較上屆增加一倍;女代表占39.2%;少數民族代表占3.6%;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占22.1%,進一步增強了代表構成的廣泛性、代表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