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5-02-14 12:54:02
原標題:柏子藥香,小樹籽“結”出大產業——建行山東省分行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原標題:柏子藥香,小樹籽“結”出大產業——建行山東省分行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數九寒天,北方的大部分村落都籠罩在農閑休整的氛圍之中。而濟寧市汶上縣中都街道小秦村卻獨有“氣象”: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傳出機器轟鳴,很多農戶家門前都晾曬著中藥材,村民們進進出出、搬貨加工。
他們說,因為一顆小樹籽,現在一年四季都是這個忙活勁兒。讓小村子如此熱鬧的就是一種名為“柏子仁”的中藥材,傳承了600多年歷史的柏子仁加工技術,便是這個村子所獨有的一門絕活技術。
每年8月份收來鮮貨后,柏子仁就進入加工流程:晾曬-去雜質-分類-脫殼-去皮-色選-包裝-銷售。在這諸多環節中,小秦村的核心技術在于“脫殼”這一環節。因為柏子仁較小,脫殼過程中易碎,目前全國只有少數中藥材從業者能夠掌握完整技術,其優秀者也只能將其破殼后的完整率保持在80%左右。但是,小秦村柏子仁加工工藝的完整率卻能夠保持在90%以上。
“在建設銀行的幫助下,資金充裕了,技術提高了,銷路自然也打開了。”小秦村村民梁有成頗有些自豪。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小秦人,梁有成祖祖輩輩都在剝柏子仁,“雖然現在青年人都喜歡出去闖蕩,但我從小就是跟著家里干這個活,還是想把祖輩吃苦耐勞的精神傳承下來。”
“有成,有成,可怎么有、怎么成?剛開始創業時,我真是犯難。”梁有成剛剛接手時,家里只有一個小小的院子和一臺古老的木質風機,因為規模小,每年的利潤非常低。
“村里生產的柏子仁根本不愁銷路,大多數時間連村都不出,就有人上門收購。但傳統手藝生產慢、產量小,以前老輩覺得掙錢夠吃夠活就可以了,但我還得結婚買房子,可不能一輩子躺平。”看著別人家寬敞的廠房、高大轟鳴的機器,年輕的梁有成很著急。
扎根當地的建行濟寧汶上支行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主動和梁有成溝通,從生產規劃到資金貸款都提供了支持和幫助。
從建行拿到20萬元貸款后,梁有成購置了一臺色選機,大大提高了效率。“從那20萬元起,整個都順利了起來”,他說,現在掙了錢,買了房子,也結了婚。
去年,干勁十足的夫妻倆通過建行的抵押貸款又購置了一臺酸棗仁加工設備。丈夫負責柏子仁加工,妻子負責酸棗仁加工,每人一間廠房、一條流水線,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雖然累點,但這是我們用雙手踏踏實實奮斗出來的日子,過著還是蠻甘甜的。”梁有成說。
小秦村黨支部副書記劉魯介紹,憑借著這份手藝,小秦村中藥材種植加工戶從幾十戶發展到目前的上百戶,從業人員達800人左右。還有有不少老鄉,被外地制藥廠聘請為柏子仁加工工藝師。
但作為全國最大的柏籽仁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的酸棗仁加工基地,小秦村本地卻以家庭作坊為主,難以在市場上形成合力。為了塑造行業競爭力,吸引村民返鄉就業,帶動鄉村發展,近年來,小秦村黨支部帶頭成立了汶上縣秦藝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面向加工戶開展集中收購、倉儲和銷售。
“要想提高生產效率,關鍵還是讓大家手里有錢采購設備,更新設備。”為此,劉魯向建行濟寧汶上支行求助。該行行長焦宏在得知情況后,帶著客戶經理多次到小秦村,探討該集群客戶可行的合作路徑,最終確定了以建行“裕農貸”產品為抓手,通過公私聯動、以點帶面的方式,對當地加工戶進行批量授信。截至去年12月底,該行已成功發放小秦村特色藥材加工企業裕農貸款2300余萬元,帶動企業主開立個人結算賬戶50余戶、社保卡900余戶。目前,小秦村每年的籽實類中藥材銷售量能夠達到5000多噸,銷售額12個億,凈利潤6000多萬元。產品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國等中藥材市場廣受好評,并遠銷到東南亞及歐洲地區。
“以前小秦村的中藥材生意還分淡旺季。現在通過貸款支持,村民們購置了新設備,小小的村莊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劉魯說,建設銀行的貸款資金解決了加工戶日常資金經營周轉需求,未來村里將成立中藥材加工商會,開展專業服務。
(王志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