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5-02-20 09:17:02
原標題:建好三個平臺讓科技成果“轉出去”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建好三個平臺讓科技成果“轉出去”
來源:光明日報
【科學隨筆】
高校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但高校產出的科技成果多以學術價值為導向,存在與市場需求和產業化脫節的情況。《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只有四分之一的高校院所成立了技術轉讓機構,成果轉移轉化效能明顯不足。
高校科技成果怎么“轉出去”?筆者認為,關鍵在三個平臺:校企聯合研發平臺、概念驗證平臺、中試熟化平臺。
校企聯合研發平臺是打通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關鍵,是高校與企業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基礎,圍繞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目標構建的協同創新載體。其核心在于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解決企業技術瓶頸、提升高校科研應用價值,推動產業升級與社會經濟發展。高校科技成果常因不了解市場需求或缺乏產業化經驗而“沉睡”,企業則面臨技術迭代的壓力。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可通過有效整合校企雙方資源優勢,促進技術成果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為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提供動力和方向。高校作為科研人才和前沿技術聚集地,擁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創新能力,借助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可深入洞察企業實際需求,將科研方向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使技術成果更加貼近市場,提升科研工作的實用性和競爭力;企業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豐富的產業經驗,借助高校科研力量,企業能迅速攻克技術難題,實現產品的技術升級和創新發展。通過與高校深度合作,企業還能獲得持續性技術支持和人才儲備,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這一平臺建設過程中,校企雙方可共同確定研發項目,明確項目目標、技術路線、預期成果及市場應用前景等;并共同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組建聯合研發團隊、聯合實驗室等,以確保研發項目順利推進。可以說,校企聯合研發平臺能實現科研與市場的深度融合,在加速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的同時,也推動了高校與企業的互利共贏。未來,隨著技術復雜性和社會需求的雙重升級,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可向更開放、智能化的方向演進,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概念驗證平臺可通過提供技術測試、原型開發及初期商業化評估,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具備實際應用潛力的解決方案,幫助科研團隊跨越因缺乏啟動資金、市場驗證或工程化能力而停滯的發展瓶頸,是連接基礎研究與市場化應用的關鍵橋梁。這一平臺的核心功能是降低早期技術風險、加速創新成果落地,為后續產業化奠定基礎,是激活創新鏈“最初一公里”的關鍵環節。這個平臺可匯聚高校、企業、投資機構及專業服務機構等多方力量,構建一個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這個平臺不僅能有效識別具有市場潛力的科研項目,為其后續中試和產業化提供科學依據,還能吸引更多科研團隊和創新人才積極參與。通過數字化工具、專業化服務與全球化資源的整合,概念驗證平臺將更高效地推動科技成果從“紙面專利”走向“市場價值”,成為培育顛覆性技術的關鍵基礎設施。
概念驗證平臺運行一般包括項目篩選、技術開發、市場分析與商業策劃等環節。在項目篩選環節,該平臺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篩選和評估機制,對高校科技成果進行系統評估,評估指標包括技術成熟度、市場潛力、創新性、可行性等關鍵要素,以確保篩選出具有高市場價值和轉化潛力的科研項目;在技術開發環節,這一平臺應為入選項目提供全方位資源支持,涵蓋實驗室研究、小試和中試等關鍵階段,不僅要協助科研團隊完成原型產品制作,還應組織初步的市場測試與用戶反饋收集活動,以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和技術方案,提升項目的市場競爭力;在市場分析與商業策劃環節,概念驗證平臺需對科技成果的市場潛力進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場需求、競爭態勢、目標客戶及市場容量等多個維度,并根據市場分析結果制定詳細的商業策劃方案,明確產品市場定位、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等核心要素,為項目市場化推廣提供具體指導。
中試熟化平臺是通過放大試驗、工藝優化和穩定性測試等過程,解決實驗室成果因工藝不成熟、成本過高或設備適配性差而難以產業化的難題。這種平臺聚焦于技術工藝的工程化驗證、生產參數優化及規模化試制,是解決“實驗室可行”與“產業可用”之間的關鍵瓶頸,是科技成果從高校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生產的核心樞紐。其核心價值在于將技術從“論文專利”轉化為“生產力”,本質是通過模擬工業化生產環境,驗證技術穩定性、經濟性和環保性,降低產業化風險,加速技術落地,是破解產業化創新鏈“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支撐。通過智能化工具、綠色化升級與全球化資源整合,中試熟化平臺將會成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的核心基礎設施。
中試熟化平臺一般包括技術熟化、產品試制以及市場測試等環節。在技術熟化環節,中試熟化平臺為技術成果提供全面的工藝參數優化服務、精確匹配設備選型、科學設計生產流程,確保產品在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符合市場需求;在產品試制環節,該平臺可以協助科研團隊建立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產品質量符合標準,并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流程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的潛在問題,并不斷優化產品設計與技術方案;在市場測試環節,這一平臺通過收集用戶反饋,可深入了解產品的市場表現以及用戶需求,為市場推廣策略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作者:杜世純,系山東工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