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5-02-20 09:15:02
原標題:高原草莓成致富果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高原草莓成致富果
來源:經濟日報
走進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多巴鎮玉拉村的溫室大棚,一片片綠葉間綴滿鮮紅的草莓。近年來,依托高原獨特的氣候條件,西寧市成為國家冷涼蔬菜黃金種植區,而湟中區憑借廣闊的耕地面積和便利的交通條件,蔬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2月15日,玉拉村的“莓園小哥”采摘園迎來了一批體驗采摘的市民。園主莊緒泉將采摘籃用保鮮膜包好,再放入顧客的車輛后備廂里。“8個大棚共5畝地種了5個品類,有草莓、水果西紅柿、黃瓜等,有時一天能收入5000多元。”他笑著說道。
湟中區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這里的草莓含糖量高、口感佳,深受市場歡迎。西寧市草莓種苗繁育首席專家胡文海介紹,這里的自然條件適合草莓種植,他們還成功培育了一些新品種。
湟中區草莓產業的發展,得益于草莓“東苗西育”“西苗東輸”的創新模式。2021年,湟中區政府借助東西部協作契機,爭取到東西部扶持資金、市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等款項,用于實施脫毒草莓育種項目。同時,與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建立合作,共同建設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西寧高原草莓種業研究院。草莓組培苗在江蘇完成初步培育后,運至湟中區繁育成生產苗,其中80%銷往江蘇,20%在省內銷售。
在東西部協作機制的有力推動下,兩地不斷深化合作。近年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團隊通過“組團式”幫扶,與玉拉村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結成“師徒對子”,攻克了許多農業生產技術方面的難題。目前,草莓脫毒繁育中心已培育47個草莓品種,草莓脫毒原原種、原種苗、生產苗年繁育量達600萬株。
“村委會2018年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建了1041座溫室大棚,租給村民和周邊蔬菜種植戶。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還學到了不少種植技術,錢包也鼓起來了。”玉拉村黨支部書記曹有明告訴記者。
如今,玉拉村不僅種植草莓,還發展了生菜、上海青、茄子、毛芹、辣椒等各類時令蔬菜種植,有效整合了低效土地和閑置大棚等資源。近3年,全村草莓種植面積整體提升85.7%,帶動全村1300余人從事草莓等果蔬種植業,年生產優質果蔬5500余噸,產值2700萬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