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1-15 09:12:01
原標題:“爆改”的風,帶來鄉村傳播更多可能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爆改”的風,帶來鄉村傳播更多可能
來源:農民日報
狗尾巴草編成戒指,高粱稈插成眼鏡,馬齒莧掰成節做項鏈,這些小時候在田間地頭自制的玩具,你還記得嗎?最近,有鄉村短視頻博主挑戰為家鄉農產品代言,穿著碎花小棉襖,講著地道的家鄉話,鏡頭轉換,手中的豆角變成了精致的“皇冠”,胡蘿卜變身耳墜,玉米粒串成了項鏈,這些小物件勾起了人們滿滿的童年回憶,在網絡上收獲眾多粉絲的喜愛。看似簡單的手工制作,實際上卻是助力農作物“抬高身價”的試水,這樣的創意“爆改”無疑打開了農產品跨界出圈的新思路。
“爆改”的時尚單品之所以受到關注和歡迎,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它們本就是源于田間地頭最常見的農產品,足夠“接地氣”,能夠激發出人們內心深處的田園鄉土情結,達成情感共鳴。另外,從普普通通的農作物到時尚品,以新穎、創意的方式帶來又土又潮的反差感,不僅展示了農產品的美感和多樣性,還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感和個性感的追求,成為農產品的另一種打開方式,讓年輕人重新認識農產品,拉近了年輕人尤其是城市里的年輕人與農產品的距離,也拉近了城市與鄉村的距離。
當然,“爆改”的風也不只吹在農產品上,農業農村的方方方面都已感受到了這陣風。早在幾年前,就有短視頻博主使用各種瓜果蔬菜,推出鄉村時裝走秀,展示農村的農產品新品種、農耕傳統等。近來,有“00后”“新農人”改造羊圈,養蟋蟀年入近千萬元;有技術能手“爆改”農機,讓年輕人拾起種地的興趣;還有科研團隊把20英尺集裝箱“爆改”為“新農田”,把土豆變身成“土豆米”并作為新型主食等。這些“爆改”創意,與時尚、科技、鄉村產業發展等相結合,打破了人們對農業農村的固有印象,讓人們對鄉村產生了全新的認識。
進一步來說,這些不斷翻樣出新的“爆改”,展示了鄉村傳播的多元路徑,為農業農村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有的“爆改”通過科技手段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如河南蘭考農耕文化科技小院引進酵素農耕技術,提升稻米的品質,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市場上推出的蔬菜花束、蔬菜婚禮的裝扮,以個性簡約、環保務實的特點正逐漸成為新風尚。有的“爆改”將“土特產”轉型升級,叫響了區域特色品牌,如山東棗莊將石榴元素與傳統美食及藝術巧妙結合推出的石榴花饃,云南將本地盛產的咖啡果肉和茶結合制成的咖啡果肉茶等。還有的“爆改”促進了鄉村文化的創新和交流,如四川瀘縣嘉明鎮護松村,將70余幅構思巧妙的文化彩繪落腳于各農戶家墻上,訴說著村莊的發展變化;再如許多鄉鎮菜市場的升級改造,在提升鄉村公共設施水平的同時,也傳播了地域文化。
要看到,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發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農業生產,而是可以通過創意農業、跨界融合等多種形式打開更廣闊的空間,注入新的發展活力。當“爆改”的風吹到農業農村,推動了資源、技術、信息等要素的流動和共享,也助推了城鄉互動和良性循環發展。探索鄉村傳播的更多可能,將這些可能一步步變為現實,需要更多優秀有創意的鄉村短視頻傳播者,需要更多樂于扎根鄉村的“新農人”實踐者,更需要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創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