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25-01-07 08:52:01
原標題:完善涉海涉漁社區矯正監督機制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完善涉海涉漁社區矯正監督機制
來源:檢察日報
榮成市檢察院檢察官通過漁船管控系統對社區矯正對象在漁船出海作業執行矯正情況進行監督。
山東省榮成市檢察院在開展“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中,針對漁業經濟發展實際,會同地方司法行政等部門出臺文件,推動解決涉海涉漁矯正對象“出海難、就業難”、涉海涉漁企業“經營難、用工難”問題,既有效保障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就業權益,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又促進社會關系修復融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注重“三個聚焦”,畫好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外出就業“同心圓”。一是聚焦執法理念,先后與司法局、海洋漁業局召開6次聯席會、協調會、研討會進行溝通協調,就因地制宜推出便民利民舉措凝聚共識,推進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外出審批監管工作難點共破。二是聚焦需求類型,會同司法局對全市40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全面排查,篩選出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74名,涉及民營企業20家。除對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基本信息逐一登記、建立“一人一冊”外,還細化采集社區矯正對象的職業類型、就業需求、家庭關系、經濟狀況及出海審批、幫教獎懲等信息,建立涉及企業主、船長、海產品養殖人員等不同類型的信息庫,重點跟蹤、動態更新。同時監督社區矯正機構根據社區矯正對象職業、作業方式的不同,量身定制矯正方案,提高矯正方案適配性,優化外出審批方式,將個性化矯正、差別化管理落到實處。侯某在接受社區矯正前長年以捕魚為生,捕魚期出海生產作業是其家庭主要生活來源,入矯后因缺乏相關監管制度支持,無法出海生產作業,為解決生計難題,一度出現未請假出海捕魚的情況,被給予警告處分。榮成市檢察院聯合司法局對其進行談話教育,摸清其謀生需求,并制定針對性矯正方案,為外出監管打下基礎。三是聚焦統一標準,統籌兼顧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監管與勞動就業權利保障,運用“大監管”思維破解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跨海域、常流動、監管難”問題,保障社區矯正法規定的申請外出制度的平等適用,同時監督社矯機構一次性告知申請外出所需材料、違規情形及后果,加強入矯教育,降低脫管風險。
建立“三項機制”,跑出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關聯信息流通“加速度”。一是設立專審專批機制,與司法局、海洋漁業局會簽《榮成市社區矯正對象涉海涉漁外出活動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統一規定出海作業需要提交的證明材料,簡化審批流程。周某因交通肇事賠償被害人欠下巨額債務,在建筑工地打工收入不穩定,家庭經濟陷入困難。其聽說出海捕魚收入可觀,但因漁船外出捕魚周期不定,擔心不能按時向社區矯正機構匯報個人情況、錯過集中教育活動。后通過檢察機關進村普法宣傳得知社區矯正對象涉海涉漁外出活動的相關規定,在提交申請材料、通過相關培訓和考核后如愿出海作業。二是完善市域部門協作機制,與公安局、司法局會簽《“檢警矯聯動”建設實施方案》,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及時共享社區矯正對象跨區域行動軌跡、行政違法處罰情況、刑事羈押、失聯查找等信息,推動市域部門協作升級,提升監管監督工作合力。三是推動跨域協同監督機制,在《膠東五市社區矯正跨區域合作協議》框架下,開展外出社區矯正對象委托協管、安全穩定合作、涉企涉漁社區矯正工作保障、檢察監督、業務學習交流等方面合作機制,實現異地能“協管”,本地能“監督”。
強化“三個監督”,實現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外出監管“高質效”。一是強化數字化監督。借助山東省漁船漁港動態監控管理系統、船舶定位系統和北斗衛星系統等,每周對從事鮑魚、海帶等近海養殖的社區矯正對象活動蹤跡進行抽查監督。對遠海無信號區域,監督社區矯正機構通過衛星電話了解漁船位置、人員情況,確保定位精準。檢察機關通過信息共享及時跟進監督社區矯正監管工作開展情況,確保社區矯正機構的信息核查工作到位。二是強化協同式監督。在社區矯正對象出海作業期間,委托社區矯正對象所在漁船的經理、船長、同船船員等人,與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共同組成34個“臨時矯正小組”,協助落實離岸期間每日報到、信息核查、遠程教育等監管幫扶工作,做好離岸期間矯正管理。三是強化聯動式監督。與司法局、海洋漁業局、22個執行地街道、鄉鎮政府建立教育學習聯動機制,將被批準出海的社區矯正對象信息通報至執行地鄉鎮政府,形成街道、鄉鎮政府、村居、司法所的監管合力。社區矯正對象外出期間,未能集中學習的按請假程序登記,到岸報到后一并補學。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人民檢察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