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12-23 09:30:12
原標題:職業教育要有組織地開展“頂天立地”式科研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職業教育要有組織地開展“頂天立地”式科研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在山東濟南召開的2024年全國職業教育科(教)研工作會議上,教育部副部長吳巖指出當前職業教育科研存在“散”“弱”“虛”三大問題,并給職業教育戰線列出了當前應該重點關注的15個領域。筆者長期在職業教育領域工作,就如何推動職業教育科研也談點自己的體會。
要明確定位,回應時代之問、發展之需。當前,我國正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職業教育科(教)研工作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以高水平研究成果,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和智力支持。
要胸懷“國之大者”。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的躍升和質變,要求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和治理的整體性變革。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自身獨特的內涵與規律,但職業教育學起步較晚,理論體系還不健全,在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面臨著理論與實踐雙重探索的重任。
職業教育科(教)研工作應從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大邏輯”出發,對標建設教育強國,擔負起探索和揭示職業教育規律、推進教育理論創新的使命,助力構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和話語體系。
發展職業教育源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生需求,職業教育發展也必須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產業結構不同、人力資源需求不同,職業教育的體系結構、路徑模式也自然各有不同。職業教育科(教)研工作要把省域職業教育作為研究的“根據地”,杜絕南橘北枳的簡單復制。
職業教育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向前,產業升級持續加速,技術進步日新月異,教育教學實踐時時處于變革之中。科(教)研工作要把教學實踐作為研究的“主戰場”,有效指導專業設置迭代、課程內容升級、教學方式革新、人才培養提質,重塑人才培養范式,與時俱進地培養新質生產力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堅持研以致用,產出理論之花、實踐之果。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要把重大職教戰略問題和教學實踐問題作為主攻方向,開展“頂天立地”式科(教)研,更好地探索規律、推進改革、創新發展。
堅持以研咨政,為職教改革“破題”。樹立前瞻思維,面向職教改革前沿,強化預研預判,注重基礎性、前瞻性、儲備性教育政策研究,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政策制度,全面提升服務教育決策的能力與水平。
堅持以研興教,為教學實踐“提質”。突出問題導向,針對教育教學現實問題,強化實踐性研究,把研究成果轉化為解決方案,產出一批基于實踐、促進實踐、超越實踐的高水平成果,有效服務職業院校實踐創新。
堅持以研強技,為產業升級“賦能”。強化應用導向,瞄準企業生產一線實際需求,實施校企協同創新,完成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讓核心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
要多元協同,匯聚思想共識、行動合力。職業教育的跨界性決定了職業教育協同研究的必要性,需要跨界整合研究資源,創新科(教)研組織形態,形成專兼結合、跨界融合的研究隊伍。
要做強主力軍。完善省市縣三級專職研究機構和隊伍,推動按照專業大類配齊專職研究人員,支持聘請一線優秀教師擔任兼職教研員。引導職業院校教師結合教學實踐開展研究,“欲強教師,先強教研”,讓廣大教師在教研中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提升專業素養。
要壯大同盟軍。廣泛聯合行業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與職業院校教師共建教研團隊、科研團隊,把生產實踐資源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把行業職業標準轉化為專業課程標準,把生產研發項目轉化為教育教學項目,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的全方位融合。
要依托有基礎、有特色的高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校、行業企業建立研究機構,建立柔性合作機制,營造百花齊放的職業教育科(教)研環境。
(作者系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