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2-21 09:06:02
原標題:“項目強港”,助力青島打造國際航運中心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項目強港”,助力青島打造國際航運中心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日前,山東省港口集團2025年世界級港口群建設(青島)建成項目投產暨新項目開工儀式在大港港區1號碼頭舉行。這是山東港口全面助力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扎實舉措,將進一步深化港產城融合,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助力青島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
港口作為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進器,更是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戰略資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及港口,明確提出加快打造國際航運中心、推進瑯琊臺灣通用碼頭等9個港航工程建設、建成董家口港區萬邦礦石碼頭等目標。
據統計,山東港口在青島市2024年建成投產、目前續建以及2025年計劃新開工項目共計29個,總投資934億元。
其中,建成投產重點項目11個,包括董家口港區12萬噸級油品碼頭工程、董家口港區北三突堤糧食碼頭自動化工程等,總投資101.82億元;續建重點項目3個,包括董家口港區萬邦礦石碼頭工程、董家口港區D2泊位配套堆場改造工程、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項目等,總投資62.2億元;計劃新開工重點項目15個,包括董家口港區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董家口港區液體化工倉儲三期工程、青島港國際數港中心工程等,總投資770億元。
做強港口“硬實力”
對照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港口條件代表國際航運中心的“硬實力”。
即便是新加坡、上海這樣坐穩全球前三的國際航運中心,“噸位”的競爭也從未停止。上海港在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準箱、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的新起點上,仍加緊推進重大港口項目建設,保持吞吐量適度超前優勢。
去年獲批的《青島港總體規劃(2035年)》也提出將青島港建成“世界一流強港、航運物流樞紐、區域經濟引擎、魅力活力空間”的發展愿景,其中黃島、前灣、董家口作為重要港區,規劃綜合通過能力8.3億噸,較現有通過能力再翻一番。
15個新開工項目涉及專業化碼頭、生產配套設施、集疏運體系和港產城融合項目,其中最具戰略意義的當屬兩大集裝箱碼頭工程,將成為青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基礎保障。
總投資260億元的董家口港區瑯琊臺灣作業區東部集裝箱碼頭工程,該項目在董家口港區建設11個集裝箱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1100萬標箱,在前灣港區集裝箱裝卸能力接近飽和的情況下,有望大大提升青島港集裝箱服務能力。
總投資172億元的前灣港區集裝箱升級改造系列工程,該項目對前灣港區11個散雜貨、普通集裝箱泊位進行升級改造,同步推進前灣港區鐵路、公路、立交橋的擴能改造。改造完成后,前灣港區將新增集裝箱通過能力約600萬標箱/年,海鐵聯運能力提升至240萬標箱/年,率先打造全球首個“三千萬箱級”集裝箱單一超大港區。
一系列港口重大項目,對于青島布局調整港口功能、提升現代港航服務、吸引國際航運要素集聚具有深遠意義。
加快智慧綠色轉型
國際航運中心的競爭,不僅僅取決于吞吐量的增長,更在于技術創新、綠色轉型等方面的持續發力。
當前,全球正在興起第五代港口建設,即以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為標志,以新質生產力為支撐,以自由貿易港區為依托的關鍵基礎設施和具有系統重要性的跨區域經濟地理樞紐。
《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了強化航運中心規劃引領、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港口綠色低碳發展、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培育港口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等13項重點任務。
就在上個月,青島港聯合山東港口科技集團開發的全球首個港口服務類大模型——方舟TaaS開啟公測,發揮大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知識推理和決策支持方面的強大能力,提升港口在日常運營、經營分析、智慧辦公、物流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服務水平。
新開工項目中,除了專業化碼頭和港口生產配套設施外,還包括青島港國際數港中心工程等項目,推動港口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以青島港國際數港中心為例,該項目位于自貿區航運貿易金融融合基地內,為打造綜合服務、港口理貨、集裝箱管理、工程建設、指揮中心等五大數智中心提供基礎設施支持,助力青島港建設智慧綠色港口。
推進港產城深度融合
城以港興,港為城用。港口不只是一個貨物集散地,更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節點。
縱觀頂尖的國際航運中心,結合區域優勢和腹地產業結構發展相匹配的臨港產業,是拉動港口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比如以臨港航運物流服務為特點的新加坡、以商貿物流業為特色的紐約等。
山東港口成立以來,持續推進港產城深度融合,全面融入和服務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港口樞紐能級方面,青島港貨物吞吐量突破7億噸、集裝箱量跨越3000萬標箱,分別躍居世界第四、第五位;航運服務方面,在青島設立的投控、貿易、山東遠洋等11個板塊集團、新注冊的62戶企業,合計注冊資本達219億元;地方貢獻方面,累計新增就業崗位4200余個,累計納稅178.8億元;項目投資方面,連年開工、投產港產城融合項目,累計落地投資961億元,持續放大帶動效應。
盤點15個新開工項目,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見。其中,董家口港區液體化工倉儲三期工程建設26.8萬立方米液化烴儲罐及配套設施,為臨港化工產業提供港口物流服務保障;董家口臨港散貨加工項目配套輸送流程項目,實現堆場與臨港產業項目的流程化連接……
除了臨港制造業,山東港口還積極推進航運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源文化中心(市圖書館新館)項目位于大港港區一、二號碼頭連接處,將打造集閱讀文化中心、知識交流中心、決策咨詢智庫、文化體驗空間、國際交流平臺等五大功能于一體的全媒體時代智慧復合型圖書館,建設具有鮮明個性城市烙印的地標性文旅商綜合體。作為源文化中心配套項目,總投資10.59億元的青島郵輪港區啟動區商業配套項目一期將滿足游客和市民的餐飲、娛樂、休閑等需求。
有關專家認為,以港口帶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模式,能使港口以更高效能、更有韌性、更便利的服務,形成與城市和諧發展的新局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