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2-14 09:31:02
原標題:立足實際 持續推進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立足實際 持續推進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繡水中學(以下簡稱“繡水中學”)在多年辦學過程中,始終秉持“實踐育人、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堅持“做人民滿意教師、教人民滿意學生、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辦學方向,圍繞學生學習實際與具體學情,切實推動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的優化完善,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幫助學生發現自我、悅納自我,做更好的自己。《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實施上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倡大單元教學。繡水中學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以初中生物課程為標準示范,大力推動大單元教學在初中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全面有效實施,育人成效與水平獲得顯著提升。
組織研學活動,整體規劃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教學是新課標背景下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促進義務教育課程主題化和項目化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有助于加強不同知識間的關聯性與結構性,助力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與提升。繡水中學積極把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圍繞大單元教學展開深入研究分析,借鑒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學經驗,結合自身學情、校情特色,深入探索適合學生成長發展特點的教學模式,以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其一,邀請山東省初中生物教育方面的優秀教師和專家學者走進學校生物組,為學校教師提供專業指導和新的教學思路,著重探討生物課程中各個單元的地位與作用,然后從新課標中摘錄出與本單元相關的教學內容,分析如何做、如何學、學什么,接著聚焦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其學習能力、思維方式,對單元教學的主題、目標進行量化分析,形成系統完整的大單元規劃思路,有助于生物教師更好創設符合單元教學主題的情境問題,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興趣與當下學習內容的教學活動,幫助教師在新課標指導下明確生物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生物教學。其二,面向學校師生開展生物課大單元教學教研活動,組織生物教師將各自編寫的大單元教學案例進行集中匯報講解,從教學設計背景、單元教學目標、整體教學內容以及單元整體評價四方面出發,詳細闡述大單元教學的實施過程,并且通過與現場學生的互動交流,現場演示如何創設生物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能力,使得生物課堂真正回歸育人本質,貫徹落實新課標。
優化教學設計,促進學生科學思維發展
生物大單元教學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繡水中學既要求教師深入研究大單元教學的本質內涵,明確其教學要求與教學的內在機理,同時明確生物課程的特色與教學要求,采用良好的教學策略進行創新設計,將本地生物資源有機融入課程,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思維。在大單元教學實踐中,繡水中學充分整合校內教學資源,廣泛調動校內師資力量,對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展開了一系列實踐探索。其一,教師秉持“利用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的理念,根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提取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并重新進行整合,將其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單元。根據每個單元的知識體量下設不同的小單元,幫助學生找準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例如,在新生入學時,根據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具體要求,為其制定不同學期和學年的生物教學計劃,實現初一、初二、初三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全面提升學生生物學習的連續性和獲得感。其二,鼓勵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技術,根據單元主題收集多樣化的課外教學資源,制作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媒介相結合的教學課件,不斷充實大單元教學的知識內容,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例如,在講解“生物的多樣性”時,教師借助網絡渠道收集不同生物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物種多樣性的獨特魅力,同時收集生物多樣性遭遇威脅的各種圖片或視頻,啟迪學生樹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責任感。
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大單元教學作為繡水中學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性與主動性的展現,要求教師從引領者轉變為引導者,通過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充分感受到生物課程的魅力與奇妙之處,以更加專注的狀態投入生物課程的學習當中。對此,繡水中學圍繞學生學情特點,深入探索適合學生學習需求與學習能力的生物大單元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物知識,提升生物教學效果。其一,加強小組合作。教師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科學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并且制定難度不一的學習任務,讓小組內學生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例如,在《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一課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要求小組內成員分別完成一項任務。有的學生負責收集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實際例子,有的學生負責分析科學技術、社會文化等因素對于生態環境發展的影響。如此,既保證了學習難度在學生可接受范圍內,也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時間,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其二,組織實踐活動。生物教學具有實踐性與多元性的特點,因此學校與當地植物園、生態園建立合作關系,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為實踐活動的常態化開展提供優質場所。例如,在“植物的生活”大單元教學中,學校帶領學生前往濟南森林公園、濟南植物園等地,觀察各類動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長環境、生活習性等,加深他們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物素養。此外,學校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生物課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自主實驗、觀察研究、文章閱讀等方式,逐步增進對于相關生物問題的了解,實現科學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健全評價機制,提升教學實效
繡水中學根據新課標要求,立足大單元教學實際,深入推進初中生物課程“教—學—評”一體化。學校注重通過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精準找出大單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舉措加以優化改進,持續提升教學實效。其一,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引入學生自評、教師互評等評價方式,定期組織教師聽課活動,讓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學習,從中汲取其他教師的優點與長處,并指出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課后反思、期末自評等,綜合評估在不同學習階段的收獲與不足,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其二,實現評價途徑的多元化。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學校重視學生實驗器材操作熟練度、實驗設計思維能力以及實驗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在生物競賽活動中,學校著重對學生的團隊合作、分析推理等能力加以評價。
初中生物課程大單元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根本目標,也是提升學生科學思維素養的關鍵舉措。未來,繡水中學將繼續發揮與時俱進、實踐創新的精神,堅持對初中生物大單元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研究,以構建起更為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積極性,提升生物教學的實效性。(劉慶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