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5-02-10 09:46:02
原標題:村里的“年味兒”不一般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村里的“年味兒”不一般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黃威
鄉野煙火處,年味漸濃時。每年春節來臨,紛繁多彩、熱鬧非凡的年俗活動,總是在大江南北的廣袤田野間最先登場,仿佛在提醒著所有人,“年味兒”不僅僅是喜慶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
山水環繞間,除舊布新、迎春接福、拜神祭祖等老傳統依舊隆重,“村晚”“村超”、年貨美食大集、非遺技藝展示互動、文旅美景推介等新年俗也越發火熱。雖地理迥異,風情有別,但在鄉村全面振興的大潮下,各地不斷以多種方式豐富鄉村文娛形態,綻放鄉村春節火熱魅力。
“限定版”活動把春節氛圍拉滿
“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2025年新春佳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首個春節,從中原的社火到閩臺的鬧春田,從東北的秧歌到西南的儺戲,從湖北的龍船調到廣西的炮龍節……全國各地上演的“限定版”年俗活動,將過年的儀式感和氛圍感不斷拉滿。
正月初一清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地壇公園,游客們早早地在觀眾席就位等候。隨著朱紅色的大門在金色陽光中緩緩開啟,地壇廟會攜年味大餐、年禮大集、年俗大賞、年運大開、年玩大家、年景大片六大板塊內容亮相。
“太精彩了!我感受到了中國春節的熱烈氛圍。”一名外籍游客在看完演出后興奮地說。
而在距離北京1400公里外的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連日來,各鄉鎮的文化廣場上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社火隊員正在進行太平鼓、高葉、舞獅、舞龍、踩高蹺等傳統民俗文化社火的最后排練。幾天后的元宵節,渭源縣2025年元宵節社火展演將正式舉行。屆時,來自全縣各鄉鎮的社火隊將同臺表演,歡騰熱鬧地表達新春祝福。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在假期能夠參加這個表演隊,我非常榮幸。‘高葉’以獨特的造型展示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我將拿出最好的精神狀態,爭取在全縣社火展演中取得好成績。”渭源縣蓮峰鎮回鄉大學生王波勝說。
鑼鼓響,歡歌唱,小小村落年味十足。大年初五的傍晚,夜幕漸起時,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桂峰村文化廣場,一年一度的“蛇龍燈”迎燈活動正熱鬧非凡。作為當地特有的民俗活動,桂峰村的“迎龍燈”活動已有上百年歷史。
每年春節,村民們便會將提前制作好的一板板“龍燈”首尾相連,在“龍頭”的帶領下,沿著古村落“游龍”繞行,保佑來年民康物阜。舞龍燈隊伍時而騰空躍進,時而俯沖直下,龍首搖動,龍尾相隨,用一場最熱鬧的民俗活動將新春的喜慶氛圍呈現出來。
“村跑”“村BA”賽出新年新氣象
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吃吃喝喝,運動健身成為不少人的選擇。比如,在鄉村小路上來一場“村跑”。
2月1日,一場熱鬧紛呈的“村跑”活動在四川省宜賓市李端鎮新和村拉開序幕。上午8點,隨著發令槍響起,200余名選手沖出起跑線,奔跑在鄉村田野間,用腳步丈量土地,感受汗水揮灑帶來的暢快與自我超越的成就感。
“春節期間,外出務工人員都返回家鄉,村‘兩委’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全體村民匯報新和村2024年的工作進展和村里面的變化,以及2025年的發展思路。”新和村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村跑”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體驗鄉村文化的機會,今后我們也將繼續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結合現代旅游產業的發展趨勢,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體育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全民健身大拜年,健健康康迎新春。大年初一清晨,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臺盤村,鏗鏘有力的苗鼓聲響徹群山。身著節日盛裝的各族群眾,從十里八鄉涌向臺盤村籃球場,為球員們加油助威。
“搶籃板!”“防守!”“投了!投了!”“球進啦!”賽場上,球員們默契配合,激情飛揚,以高昂的士氣、嫻熟的技術、默契的配合展現出了籃球運動的無限魅力。賽場外,苗族阿妹們頭戴銀飾,身著色彩斑斕的民族服裝,頸上的銀飾隨著身體的擺動叮當作響。她們手里拿著自家的不銹鋼盆,用力敲擊著,加油聲、歡笑聲響成一片,將現場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彰顯出鄉村春節文化的獨特魅力。
“往年春節走親戚,如今全村追‘村BA’!”觀眾席里,一名老人笑著說。
“我們還準備了民族歌舞表演、非遺年貨集市和多樣的節慶活動,歡迎更多球迷朋友一起來玩。”中場休息時,臺盤村村委會主任、村籃球協會會長岑江龍手持話筒大聲吆喝著。
縣域游鄉村游成為新熱點
春節假期,約上親朋好友一起到鄉村住民宿、吃農家菜、逛鄉村大集,一邊圍爐煮茶一邊嘮嘮家常,感受頗具松弛感的年味,正逐漸成為一種新風尚。
來自浙江杭州的“90后”張女士是鄉村游的忠實愛好者,平時節假日她幾乎玩遍了浙江各地的近郊、鄉村。今年春節,張女士和幾家親戚在杭州市臨安區相見村包了一棟民宿,度過了一個愜意十足的假期。
“現在孩子還小,不適合長途旅行,趁著假期在寧靜的鄉村里‘躺平’幾天,最后元氣滿滿地返城,開啟新一年的工作。”張女士說。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監測顯示,這個春節假期,全國各地之間游客流動活躍,縣域中心城鎮和鄉村成為新熱點。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豐富的自然、鄉村、民俗等資源,在旅游需求日益個性化、多樣化的今天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春節前夕,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五指峰鄉齊云谷民宿負責人劉福賓就已忙碌起來。一大早,伴著此起彼伏的鳥鳴聲,他來回穿梭在小院間。屋檐下掛起一排紅燈籠,門窗貼上春聯、福字和窗花,紅色飄帶裝點四周柵欄……不一會兒,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民宿一下子顯得年味十足。
“我的兩處民宿共36個房間,從正月初一到元宵節,全都預約客滿。”劉福賓說,他的民宿開業已經有4年了,今年生意非常不錯,早在春節前半個月就訂出去了。
隨著農民收入增長和農村消費環境改善,鄉村消費活力涌現。在山東濟南,大大小小的農村市集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寶藏打卡地”。濟南市萊蕪區寨里大集歷史悠久,春節期間,綿延幾公里的集市上,人頭攢動,各類商品琳瑯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討價還價聲不絕于耳。
“集市上的產品不再局限于日用百貨、蔬菜瓜果、蛋奶茶糖,還有花鳥書畫、戲曲演出等‘文化大餐’,云端推介、電商直播等新銷售形式也屢見不鮮。”濟南市萊蕪區寨里鎮鎮長鄭超說,人流和商品匯聚,帶來濃厚的市井煙火氣。
“大集承載著鄉愁。小時候牽著父母衣襟趕集時的好奇與期待,是我內心最溫暖的鄉村回憶。”市民彭女士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