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1-09 08:45:01
原標題:虛擬現實技術讓文化表達更立體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虛擬現實技術讓文化表達更立體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李欣然
近年來,乘著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東風,文旅場所紛紛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創新服務內容與形式,豐富了人們的文化體驗。如何進一步提升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讓數字技術更好地賦能文旅發展?虛擬現實共性技術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正在探索與實踐中尋求答案。
中心聚焦虛擬現實文旅行業的共性軟硬件技術和文旅解決方案的創新研發,致力于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文旅行業數字化革新提供動能。截至目前,中心完成了虛擬現實沉浸式動感影院等多種數字產品的研發,并在文旅場景中進行了應用。
2024年初,在中心幫助下,山東省濰坊市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增設了總面積800平方米的擴展現實數字體驗空間,突破靜態展陳在文化傳播和參觀體驗等方面的限制,將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升級為集科技體驗、研學、科普活動于一體的多功能文博場館。
走進這一空間,沉浸式影院的頭戴式設備和動感座椅幫助模擬了風箏飛行的狀態,為風箏知識的科普增添了逼真的感官體驗;利用增強現實技術,航空航天展廳把風箏從古至今的發展和應用串聯起來,展示了中國對星空的悠久探索歷史;在文創工坊,參觀者使用數字觸屏即可設計個性化風箏,并通過3D打印技術將其帶回家。
“虛擬現實技術帶來了三維的展示和交互方式,讓文化表達更立體。”中心主任陳喆說,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文博場館、景區景點對于數字文旅項目建設的需求持續增強。中心成立后,通過與共建單位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優勢,打通數字文旅項目底層硬件研發與產品制造、核心軟件技術開發和數字化場景產品化的全鏈條,將應用方的需求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幫助文旅機構有效應對數字技術研發和應用門檻高、開發成本高等問題,促進了行業發展。“數字體驗空間上線后,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的年參觀人數翻了不止一倍。”陳喆說。
2024年6月,山東省青州市青州博物館建設了近1000平方米的數字體驗空間,中心將李清照、香山漢墓等青州文化資源融入博物館數字化建設中,推動了當地歷史文化的傳播與展示。
青州博物館的數字體驗從觀眾步入大廳起就已開始,只要佩戴頭戴式顯示器,就能走進《海岱華章》虛擬世界,身臨其境參觀博物館的典藏文物;虛擬現實全景聲動感影院則融合了沉浸式視覺體驗和360度環繞的聲學體驗,從多個維度展現了香山漢墓墓葬文化等內容;在博物館的混合現實沉浸式體驗空間,觀眾可以利用手勢交互技術模擬推開門、拉開抽屜等動作。
談到未來,陳喆透露,中心將繼續優化已經投入應用的數字文旅項目。同時,還將對混合現實大空間技術方案進行算力升級,支撐更清晰的內容運行、推動虛擬現實導覽導視在博物館的普遍應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