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4-12-17 10:14:12
原標題:昌樂創新河湖管護監管模式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昌樂創新河湖管護監管模式
來源:中國環境報
本報記者董若義 通訊員魏翠玉 趙珊珊濰坊報道 今年以來,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在河湖管護、智慧監管和“清水護源”等方面持續創新。截至目前,昌樂縣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水質目標要求;1月—10月,轄區省控以上河流斷面水質指數和水質指數同期改善率均列全市第一。
昌樂縣成立59支“共建美麗幸福河湖”志愿服務隊,設置13處“共建美麗幸福河湖”志愿服務站,高標準推進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建設。“我們對縣域內具備條件的20條河流180公里河道,聘請800余名民間義務河長進行分段管護,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麗幸福河湖管護‘楓橋模式’。”濰坊市生態環境局昌樂分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李洋介紹,今年以來,民間義務河長共清理河道垃圾1000余處、勸阻河湖違規行為200余起,為美麗河湖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目前,昌樂縣白浪河等5條河流已創建成為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全縣10個鎮(街、區)全部創建為全域美麗幸福河湖鎮。
昌樂縣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和熱成像無人機飛航等科技手段,排查各類河道、岸線環境問題。在園區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12套雨水在線監控和電磁控制閥,園區內17家涉水企業均已開展“一企一井”建設,從源頭提升排污企業規范化管理水平。全縣45個重點涉水企業排污口,“四河一庫”(白浪河、丹河、桂河、紅河,高崖水庫)斷面全部安裝水質自動在線監測設施。
昌樂縣開展織帶印染行業廢水綜合利用零排放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有5家企業采用了廢水綜合利用零排放技術。推動縣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確定東于家莊斷面月度補償資金基準額度為85萬元;依托“昌樂縣喬官鎮河湖創研中心”“小流域綜合治理研究中心”,積極探索河湖資源利用保護市場化路徑共融模式,與山東水利技師學院聯合開展河湖治理、水生態修復、智慧化管護等方面技術研究,提升全域美麗幸福河湖管護水平。
昌樂縣堅定扛牢“清水護源”責任,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勘界立標,規范設立保護區界碑、界樁共1015塊,通過圍網對水庫實行封閉管理,圍網工程全長26公里。全面排查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工業企業、農業面源污染等領域環境問題。截至目前,已排查整治各類問題20余個,有力保障水源地環境安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