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全部

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山東這些人入選!

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作者:

2024-12-16 22:05:12

原標題: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山東這些人入選!

來源:大眾新聞

原標題: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山東這些人入選!

來源:大眾新聞

為充分發揮道德模范榜樣引領作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中央宣傳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評選表彰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按照優化英模人物宣傳學習機制的要求,評選表彰活動面向城鄉基層、各行各業廣泛推薦人選,經過逐級審核、集中公示、投票評選、隆重表彰等程序,推出一批事跡突出、品德高尚、社會認可的道德模范。

評選表彰活動現已進入候選人公示環節。經主辦單位嚴格審查,共確定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299名,其中,“助人為樂”類63名,“見義勇為”類58名,“誠實守信”類59名,“敬業奉獻”類65名,“孝老愛親”類54名。12月16日至20日,候選人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集中公示,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軍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文明網、中工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婦女網同步公示。

其中,山東多人入選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他們分別是:呂明玉、徐軍、劉世瑜、許亮、王長義、王長信、李振華、王伯祥、梁建英、孔令紹、裴樹清。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呂明玉

呂明玉,女,漢族,1974年4月生,中共黨員,國網威海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五級職員。

呂明玉在半年內先后捐獻造血干細胞和淋巴細胞,從救助一個人到幫助一群困難學生,愛心之旅從自發到自覺。她帶起一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傾情關愛老人,幫扶困難家庭,用愛心和行動潤染生命底色、黨員本色。

2011年1月14日,呂明玉接到威海紅十字會的電話,被告知她的血樣和江蘇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呂明玉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捐獻。在山東省立醫院,呂明玉的血液在體外循環1.1萬毫升,相當于將全身血液在體外循環了3遍,才最終采集了11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采集過程近5個小時,由于鈣流失嚴重以及抗凝劑的作用,呂明玉的多個部位出現了麻木抽筋的癥狀。2011年9月29日,呂明玉再次接到醫院電話,被告知那位江蘇患者的免疫力突然下降,急需淋巴細胞來救命。此時,呂明玉還在康復期,間隔時間不久連續捐獻,家人十分擔憂,她也有些猶豫,畢竟孩子還小,兩邊的老人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但思索再三,呂明玉毅然決定——“救人救到底”。她再次說服家人,第二次趕赴濟南,為那位陌生人捐獻了64毫升淋巴細胞混懸液。

2016年初,呂明玉得知女兒同學牛煜森的爸爸因意外事故造成胸部以下高位截癱,媽媽離家出走,奶奶患病癱瘓在床,一個好端端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從此,呂明玉把牛煜森當作兒子一樣看待,從小學到初中,每次家長會,她都是代表兩個孩子的家長,平時買學習用品、衣物、零食,都是雙份的。多年來,呂明玉通過捐款捐物、傾情陪伴、心理疏導,幫助8名家庭困難的孩子走出困境、完成學業,并帶動同事、志愿者們幫助290個孩子圓夢。

2021年,呂明玉擔任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在工作之余,她帶領635名隊員收集獨居、空巢、失能老人信息2858條,并建立助老檔案,與其中的困難老人結成幫扶對子,先后600余次為46家敬老院、233個困難家庭送溫暖、送知識、送健康,惠及老人4萬余人次,實現了老年人需求與助老服務的高效對接。

呂明玉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徐軍

徐軍,男,漢族,1966年12月生,無黨派人士,山東省臨沂市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團長。

徐軍發起成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組織,悉心幫扶孤困兒童成長成才。他帶領志愿者探索創新幫扶模式和經驗做法,并在全國推廣,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2003年,徐軍走上公益之路,每年從自己的企業拿出40%的利潤用于社會公益事業。在2016年的一次走訪中,徐軍發現一名兒童出現了嚴重心理問題。為此,他走訪了臨沂市300多戶孤兒、精神病患者、服刑人員及大病患者家庭,發現這類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自閉等問題。2017年,徐軍把自己的企業轉交給家人管理,把精力全部放在孤困兒童幫扶工作上。

2018年4月,徐軍發起成立了臨沂市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為了安置輟學在家的女童和未考上高中準備打工的563名孤困青少年上學,他跑遍全市各所學校,往返200余趟,最終順利將孩子們送入學校。徐軍還積極聯系醫療機構,對近百名孤困兒童、監護人免費實施大病救助,幫助這些家庭重燃生活希望。在徐軍的組織推動下,臨沂市14個縣區、156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服務團隊,匯聚了8000余名志愿者。徐軍帶領志愿者,探索形成了“扶心、扶志、扶技、扶困”相結合、“一對一”結對、“一幫20年”的幫扶模式,開展幫扶活動4000余場。

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徐軍提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全國推廣復制孤困兒童幫扶模式”的建議。為此,他先后到全國60多個城市分享幫扶經驗,與愛心人士交流溝通幫扶事宜。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全國已有42個地市參照臨沂模式,成立了當地孤困兒童志愿服務組織。

徐軍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

劉世瑜

劉世瑜,男,漢族,1966年8月生,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山角社區漁民。

劉世瑜憑著一腔熱血和正義大愛,在遇險人員命懸一線的危急關頭,逆水搏浪勇救17人,在驚濤駭浪中演繹了生死救援的英雄壯舉。

2021年9月5日,因為海上風力大、危險系數高,劉世瑜駕駛“魯城漁60126”號漁船返航。中午12時許,他突然收到“魯膠漁60166”號漁船的求救信息,隨后該船便失去了聯系。情況十萬火急,劉世瑜立即通過衛星定位鎖定求救漁船位置,同時向附近的“魯城漁60167”號漁船尋求支援。頂著接踵而來的巨浪,劉世瑜冷靜掌舵前往馳援,并讓船上其他人員做好第一時間救援準備。風大浪急,原本30分鐘的航程花費近1個小時,劉世瑜一邊駕駛搖搖晃晃的漁船,一邊極盡目力搜索海面,終于發現了波濤中漂浮的救生筏,遇險人員就在其上,隨時可能被海浪掀翻!劉世瑜小心翼翼駕船慢慢靠近,到達最佳救援位置后,立即組織其他漁民拋出救援纜繩,合力將遇險船員一個接一個救起,并趕緊給他們準備飯菜、衣物,穩定他們的情緒,近2個小時的緊急救援讓7名遇險船員成功脫險。

2003年11月,劉世瑜和另一艘漁船在狂風暴雨中緊急營救10名外地船員。當日凌晨時分,一艘榮成籍貨輪駛至離青島150海里時,船艙突然進水,船體急速下沉,10名船員命懸一線!劉世瑜接到求救信息后,立即停止海上作業,并快速砍掉價值1萬多元的作業網籠,和另一艘漁船前去緊急救援。抵達時遇險貨輪已被海水吞噬一半,他們當機立斷,頂著9級以上的大風,3次冒著與出事貨船相撞傾覆的危險向其靠攏,均被風浪打回。終于,第四次靠攏成功,他迅速拋出纜繩。當最后一名船員獲救時,小貨輪已被海水完全吞沒。

劉世瑜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許亮

許亮,男,漢族,1992年3月生,中共黨員,北京筑思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山東區經理。

退役軍人許亮不顧濃煙烈火,置個人生死于度外,在全無防護的情況下,徒手爬樓,將身處生死一線的小女孩成功救下。他毅然挺身而出的壯舉,被網友熱評點贊。

2023年7月13日下午,濟南一小區居民家中突發火災,滾滾黑煙夾著火舌不停從窗口冒出。“救救我!”濃煙里,一名小女孩正跨坐在距地面12米高的窗戶上大聲哭泣呼救,隨時都有墜落的危險。剛從外地出差回來的小區居民許亮見狀,沒有片刻猶豫,飛奔過去。他冷靜觀察現場情況,發現已無法從樓頂進入室內救人,便借助地形徒手爬到四樓的空調外機預制板,在狹小空間里艱難跪行,緩慢向小女孩靠近。隨著火勢蔓延,建筑材料“噼里啪啦”的爆裂聲令人心驚膽戰,小女孩蹲在窗戶上瑟瑟發抖,對著許亮大聲哭喊著“叔叔,快來救救我!”許亮心急如焚,但噴濺的火舌、狹窄的空間,極大增加了救援難度。第一次嘗試失敗后,許亮在狹小的縫隙中艱難調整位置,終于支撐住身體,一把抓住了小女孩的手,在火焰躥出窗戶的前一瞬,將小女孩轉移到了空調外機預制板處暫避。

此時,許亮和小女孩懸在預制板邊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4層樓的高度加上烈火炙烤、濃煙刺鼻,令人頭暈目眩。許亮知道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決定著兩個人的生死,他咬緊牙關,一邊用身體緊緊護住小女孩,一邊攥著她的手安撫并提醒著她:“孩子別怕,叔叔上來你就安全了!咱們把腿蜷縮起來,別讓東西砸到了。”幾分鐘后,火勢稍緩,許亮抓住時機,配合消防員將小女孩救下。平安落地后,許亮疲憊地癱倒在地上,看到小女孩并無大礙,他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悄然離開。

許亮離開后,他救人的英勇瞬間被現場群眾拍成短視頻并廣泛轉發。最終找到許亮時,他只是憨憨笑著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退役軍人,也是一名父親,這種時候我不上誰上,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許亮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

王長義 王長信

王長義,男,漢族,1955年11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泰安市金麥香面粉制品廠董事長;王長信,男,漢族,1964年2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泰安市金麥香面粉制品廠總經理。

王長義與王長信兄弟倆,始終以信義為本分,把誠信經營理念貫穿糧食購、儲、加、銷各環節,不壓價壓秤、不缺斤少兩,做良心買賣,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信義兄弟”。

王長義、王長信自1984年從事糧食收購工作,出身農民家庭的兄弟倆,深知種糧不易,收購糧食時本著“不讓客戶吃虧”的原則,從不壓對方一兩秤,多收了錢會立刻主動上門退回。十里八鄉的農民知道兄弟倆的為人,都愿意和他倆打交道。有時他倆不來收糧,村民們也會把糧食給他倆留著。2005年,基于多年的口碑和收糧經驗,兄弟倆成立了面粉制品廠。靠著金子般的信譽,王長義、王長信生意越做越好。

為從源頭保證糧食的質量,2008年,王長義、王長信成立糧食合作社,運用“基地+農戶+企業”的形式,通過流轉周邊村民的土地,建起6000畝的種糧基地,實行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嚴控化肥農藥用量。兄弟倆與周邊種糧大戶簽訂合同,指導種糧大戶科學種植管理,合作社則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實現了收儲、加工、流通一條龍,不僅省去了中間環節,降低了生產成本,也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戶把收獲的小麥直接存入糧倉,用錢時按照時價將錢取出,解決了群眾“秋糧賤而春糧貴,剛收糧就賣不劃算”的苦惱。

多年來,王長義、王長信走進機關、學校、社區、企業宣講誠信故事,獎勵優秀教師、資助貧困學生、走訪本村70歲以上老人等,累計捐物捐款190余萬元。2023年,他們倡導設立“信義基金”,又帶頭捐出20萬元,帶動募集資金近200萬元,用于資助寧陽縣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

王長義、王長信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誠信之星、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李振華

李振華,男,漢族,1937年11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實驗中學原校長。

李振華懷著對黨的忠誠,從南京來到沂蒙老區支教,傾其所有助學助困,躬身踐行“我要到偏遠山區用知識改變貧困孩子命運”的諾言。

1953年11月,李振華響應號召開始支教。深受沂蒙山人民英雄故事影響的他,主動來到偏遠落后的沂源縣。半山腰破廟改造的學校、地瓜秧子糠窩頭的伙食、夜晚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也曾讓李振華產生過畏難情緒。但當看到韓旺村搞互助組連個記工分的人都找不出來,只會在墻上畫杠記數時,一種使命感涌上他的心頭——要讓孩子們有學上!自此,他堅守初心七十余載。

從工作的第一個月起,李振華就拿出工資的1/4資助貧困學生,50多年從未間斷。退休后,他又捐出半生積蓄,設立“振華獎學扶困基金會”,資助貧困生1.24萬余人次,獎勵優秀教師、優秀學生5300余人次。他生活極其儉樸,2009年至今,每月只留500元基本生活費,其余全部用于捐資助學。在他的影響下,許多學生也選擇了教師職業,積極參與捐資助學。

如今,87歲的李振華作為“五老”志愿者,依然為公益奔走。他設立“振華青少年思想疏導熱線”,幫助省內外290多名青少年疏導心結;發起“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大型公益活動,聯系260多名企業家與貧困生結對幫扶;義務兼任31家單位的顧問和名譽校長等職務,在各地作宣講3400余場。

李振華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

王伯祥

王伯祥,男,漢族,1943年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曾任山東省壽光縣委書記。

王伯祥以造福百姓為目標,大膽改革創新,奠定壽光“中國蔬菜之鄉”的根基,用生命踐行“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1986年,時任壽光縣委書記的王伯祥,立足壽光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大膽提出把培育和擴建蔬菜批發市場作為全縣第一要務,搞活流通,創建了全國聞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為了在冬天也能大面積種菜,王伯祥頂著“殺青”(毀壞青苗)的責任壓力,全力扶持和推廣冬暖式蔬菜大棚,在三元朱村先行試點。1990年,試點的17個棚平均創收3萬余元。王伯祥喜笑顏開,當即拍板在全縣推廣,燃起了整個壽光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火種。1991年,壽光的蔬菜大棚由最初的17個變成了3.3萬個。現在,壽光蔬菜種植面積超過60萬畝,冬暖式蔬菜大棚如燎原之勢推向全國。

王伯祥就任縣委書記時,壽光北部有120萬畝的鹽堿地,人民生活困苦。為了讓壽北人民也過上好日子,他下定決心,連續3年組織20萬勞力開發壽北。在王伯祥的帶領下,鹽堿灘上硬是開發出了120萬畝蝦池、鹽田、棉田,讓壽北群眾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壽光的工業在當時也較為落后,王伯祥主持上馬了一批工業重點項目,公開考選、大膽起用優秀經營人才,較早實行股份制改造,使原來比較落后的壽光工業,總產值翻了三番,利稅增長近10倍。1991年,壽光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2008年以后,王伯祥依舊拖著病體為壽光發展獻計奔走。2023年3月,王伯祥病危。已經無法說話的他顫顫巍巍寫下:“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好。誰為人民服務好,就是個好人好官。”

王伯祥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奮斗者等稱號,被授予全國綠化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梁建英

梁建英,女,漢族,1972年4月生,中共黨員,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

梁建英致力高鐵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帶領團隊探索創新,攻克一道道“卡脖子”難關,推動中國高速動車組譜系化產品迭代升級,被譽為精誠奉獻的“高鐵女杰”。

1995年,梁建英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鐵路列車設計師,開始了和中國鐵路事業的不解之緣。2006年,梁建英擔任時速300公里高速動車組項目主任設計師,這是她首次親手設計完全自主創新的高速列車。從時速200公里到時速300公里,梁建英帶領研發團隊廢寢忘食,放棄節假日,成功突破諸多關鍵技術。2007年12月,國內首列時速300—350公里動車組成功問世,大大提高了我國高鐵的運行速度。2010年,梁建英主持研發的和諧號CRH380A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先導段跑出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2017年,她主持研發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以350公里時速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2021年,她帶領團隊研發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

高鐵裝備行業不僅有瑣碎繁重的“紙上工作”,更有條件艱苦的“線下試驗”,女性從業者少,轉任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之前,梁建英是高鐵裝備行業唯一的女性總工程師。在研制“復興號”高速動車組過程中,梁建英帶領團隊從冬到夏、夜以繼日連軸轉,蹲守零下20多攝氏度的雪地、“燜”在40多攝氏度的車廂,每天凌晨整備,白天跟車試驗10多個小時,晚上分析數據至深夜。從樣車下線到最終定型,耗時整整一年半,歷經2300多項線路試驗,“復興號”正式投入運營。此后,梁建英帶領團隊再攀高峰,經5年自主攻關、1680余項仿真計算、4250余項地面臺架試驗和500余項線路試驗,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填補高鐵和航空間的速度空白。

近30年櫛風沐雨,梁建英帶領技術團隊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等重大項目8項,授權專利203項。

梁建英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獲評國家卓越工程師,兩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全國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

孔令紹

孔令紹,男,漢族,1952年12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曲阜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

孔令紹傳承孝道家風,用心維系家族親情;立足家風建設,弘揚孝道文化,踐行大愛大孝,詮釋家國情懷。

1957年,孔令紹的父親病逝,母親承擔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瑣碎的家務,盡心盡力照顧公婆。孔令紹母親去世后,他把5個姊妹家的事都當作分內事去做。2006年春,年逾古稀的大姐得了腎結石,孔令紹就把大姐從濟南接到曲阜做手術,悉心照顧直到恢復健康。每年正月初三,孔令紹都把有60余人的大家庭組織起來共敘親情,幾十年沒有間斷。

作為孔子第七十六代后裔,孔令紹帶動兒子、孫子三代將孔氏家風“詩禮傳家”代代相傳。兒子孔穎被聘為“山東省好家庭好家風宣講團”成員,父子倆創作出版了《中國家風》。孫子從小學習《論語》,9歲起就與他同臺宣講。孔令紹說:“孝的最高境界就是家國情懷。”為向建黨百年表達心意,他創作了大型報告文學集《鑄基·初心映在熱土上》。孔令紹年過七旬依然活躍在基層宣講一線。他創辦“曲阜市民大講堂”,把理論和政策宣講得通俗易懂,并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退休10余年來累計宣講1500余場。

孔令紹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裴樹清

裴樹清,男,漢族,1961年7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人民藥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裴樹清不但將“孝”作為立家之本,更將其作為一種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他在家躬行孝,在單位弘揚孝,在社會播撒孝,用行動詮釋新時代孝行故事。

裴樹清出生在一個清貧的農村家庭,自小目睹父親再難也要照應叔伯兄弟,母親再累也要侍奉患病的爺爺,這在裴樹清心里便埋下了尊親敬老、德善為先的種子。作為長子,他早早扛起照顧老人、看護弟妹的重任,小小年紀就包攬挑水做飯、家務農活,搶著給老人清理便溺、擦洗身體。參軍入伍后,一個月5塊錢的津貼,他一分也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靠著節衣縮食,一人擔負起三個妹妹一個弟弟的學費。在事業有了起色后,裴樹清第一時間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幫助弟妹解決住房、看病、子女上學等各種問題。

“咱們公司就是個大家庭,你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這是裴樹清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公司員工劉曉萌當初應聘幾近失敗,但得知她堅持照顧植物人母親的經歷后,裴樹清隨即決定聘用她,并幫她租了電梯房,派人派車送她帶母親看病。門衛黃師傅因父親病危住院,焦急請假,裴樹清立即陪同他一起趕往醫院看望老人。臨走時,他還把司機和車輛留下服務,將銀行卡交給黃師傅,以備應急。裴樹清將孝敬父母、回報養育之恩列入公司管理制度和集體道德行為準則,凡是來公司滿一年的員工,公司每個月會往其父母銀行卡上存200元“孝心工資”,父母和孩子生日時再各存200元。這一堅持了10多年的制度,讓整個企業充盈孝老愛親之風。

裴樹清不但在家庭踐行孝、在單位倡樹孝,更是推己及人,將孝悌之道延伸到全社會。2011年,裴樹清在老家創辦奶牛養殖場,讓村里的長輩們每天都可以免費領到新鮮牛奶。2023年,北京市海淀區北安河消防救援站班長馮振在抗洪搶險中壯烈犧牲,得知這一消息后,裴樹清立即趕往烈士老家,慰問烈士父母,代烈士盡孝。裴樹清還先后匿名資助36名貧困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從身邊到社會,裴樹清身體力行,為孝悌之道做出了生動的注解。

裴樹清榮獲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大眾新聞編輯 許光宇 整合 策劃 呂原)

[ 責編:李伯璽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開幕

12月15日,第三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和濟南市美術館開展,此次雙年展匯聚了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215位藝術家,共展出291件作品。展...[詳細]
中國日報網 2024-12-16

第三屆稷下國家治理高端論壇在山東大學舉辦

12月14日-15日,由山東大學主辦、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和山東大學智庫建設中心承辦的第三屆稷下國家治理高端論壇于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12-16

河口區全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文章 加強綜合利用 打造后備糧倉

愛東營訊日前,在河口區六合街道五號水庫旁,麥田泛著淡淡的綠色。”張學文所在的地塊,屬于五號水庫南片區和廟二片區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項...[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12-16

將支付改革融入醫院管理格局

□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人民醫院郭其貞王俊杰高密市醫療保障局魯勇自2020年開始,山東省濰坊市實行按病種分值付費支付,2023年起落實月度預結...[詳細]
健康報 2024-12-16

嚴查酒駕醉駕背后風腐問題

本報訊近期,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公職人員李某醉酒后駕駛機動車,被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查獲。該線索被移交給平度市紀委監委后,紀檢監察機...[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4-12-16

昌樂“月通報、季晾曬”督促治水

本報記者董若義通訊員魏翠玉濰坊報道“成立59支‘共建美麗幸福河湖’志愿服務隊,設置13個志愿服務站;縣環委會牽頭有關部門,逐步形成興水...[詳細]
中國環境報 2024-12-16

山東嚴打重型柴油貨車污控裝置弄虛作假

◆周雁凌季英德王艷迪在位于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的十里泉停車場內,停放著數十輛重型柴油貨車。山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監控中心、棗莊市生態環...[詳細]
中國環境報 2024-12-16

山東對臺交流基地講解員大賽舉辦

本報棗莊12月15日電山東對臺交流基地講解員大賽近日在棗莊市臺兒莊區舉辦,參賽選手及評委、山東各地市臺辦有關負責同志等共100余人參加活...[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4-12-16

推進高校協同創新 履行服務社會責任

陳甜甜趙鳳娟《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為主線,加快一流...[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4-12-16

檢查后請醫生看報告單,該推門進還是排隊等?

閱讀提示二次報到的門如何“推開”,困擾著一些患者,同時,也對醫院管理提出了更細化的要求。眼看其他患者一個個按號進入診室,他只能在門...[詳細]
工人日報 2024-12-16

戶籍服務送上門

今年以來,山東省棗莊市公安局薛城分局鳳鳴湖派出所推行“流動戶籍室”服務機制,定期進村社,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效的便民服務[詳細]
人民公安報 2024-12-16

多舉措優化 旅游公共服務

2013年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規定“國家發展旅游事業,完善旅游公共服務,依法保護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的權利”,從法律上對推...[詳細]
人民政協報 2024-12-16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 
    
    <object id="arwpy"><dfn id="arwpy"><ul id="arwpy"></ul></dfn></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