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12-13 09:30:12
原標題:各地推進“公交優先”為城市疏堵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各地推進“公交優先”為城市疏堵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劉欣
城市公共交通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基本出行的公益性行業。它關系城市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基本的民生保障。
記者近日在廣東省珠海市采訪期間了解到,近年來,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出臺支持政策,夯實發展基礎,因地制宜創新服務舉措,取得了積極成效。
不僅僅是珠海,我國多地都在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12月1日起,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領域首部行政法規《城市公共交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明確了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基本制度設計,開啟了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法制化新局面。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以貫徹實施《條例》為重點,進一步深入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
智慧公交提質增效
山海相擁,陸島相望,城田相依,云天相映……珠海是典型的島嶼型組團城市,公交成為這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珠海,出行提質工作縱深推進。據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玲萍介紹,珠海打造了多層級的“快—干—支(微)”常規公交體系,公共汽車線網范圍已覆蓋全市,村村通公交,并已與周邊的中山、江門實現公交線路互通。
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吳子健介紹,根據橫琴公共出行需求,合作區構建了“常規公交+高速公交+全域通勤+動態公交+無人駕駛”的多元公交體系,在琴澳跨境往來、產業發展、休閑旅游等方面提供優質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務。
動態公交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珠海公交集團營運部副部長段鵬介紹說,橫琴動態公交采用“網約”模式運營,乘客可選擇公交站點或虛擬站作為上、下車點,系統自動生成線路,并根據沿途乘客呼叫的訂單需求“拼車”,根據算法實時動態規劃車輛行駛路線,為乘客提供“點對點”的出行服務模式。
在橫琴,無人駕駛汽車吸引不少人目光,科幻片中的場景逐漸變為現實。今年9月,橫琴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啟動儀式舉行,標志著橫琴自動駕駛正式實現商業化運營。據了解,在發展規劃和政策支持方面,橫琴出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細則》,該細則對智能網聯汽車(包括無人駕駛汽車)在橫琴的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進行了詳細規定。
“通過近年來一系列工作的改革創新,珠海公交促進了公交服務質量和企業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珠海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模平說,“我們開創了智慧公交、安全公交、人文公交新局面,打造了品質公交、灣區公交、多元公交新格局。”
珠海發展公共交通的成效有目共睹。珠海市“創新引領綠色出行,構建公交多元化出行服務體系”典型做法,入選2024年交通運輸部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相關數據顯示,珠海市通過常規公交線網優化調整,線網覆蓋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日均客運量87.1萬人次。同時,依托多元化服務場景,不斷豐富服務產品,累計開通241條特色線路,有力保障了各類群體出行需求,特色公交線路日均客流超1.7萬人次,有效滿足了群眾多層次出行需求。
鼓勵引導綠色出行
發展公共交通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方向。不僅僅是珠海,各地都在發力。近年來,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深入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鼓勵引導綠色出行,在強化政策支持、優化提升服務、完善設施設備、拓展多元經營、促進銜接融合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比如,北京市持續優化常規公交,增加小區、學校、醫院、公園、大型商超覆蓋。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深入線路、走上站臺,全面梳理乘客出行需求,針對小區周邊5公里以內的“醫景商”出行場景,按照“應接盡接”的原則,逐一制定方案,市區小區及“醫景商”常規公交覆蓋率達99%。
上海市完善適老化政策標準,先后制訂《公交站臺適老化指導意見(試行)》《上海市敬老愛老公交線路營運服務標準(試行)》等政策標準,明確“新增、更新公交車原則上為低地板或低入口新能源車輛”等相關規定,為城市公交適老化出行提供政策指引。
江西省九江市建立公交優先發展專項資金制度,出臺《九江市公交優先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公交車購置、公交專用道及監控設施設備建設維護、公交智能系統建設、公交專項規劃編制等事項。
青海省西寧市落實支持政策,出臺《西寧市公交企業財政補貼管理辦法(暫行)》等,逐步完善城市公交補貼機制,保障城市公交持續健康發展。
山東省臨沂市保障駕駛員合法權益,推進薪酬改革,完善薪酬增長機制,在服務質量、崗位績效、節能增效、工齡工資、標準化達標等方面實施正向激勵,單人工資每月增幅達500余元,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活力。通過公交客流分析系統科學調整發車班次,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在首末站增設休息室60余處。
據了解,后續交通運輸部將定期總結各地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經驗,印發各地交流借鑒。
強化保障推動發展
12月1日起,《條例》正式施行。《條例》進一步確立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從國家立法層面解答了發展什么樣的城市公共交通和怎么樣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時代命題,是我們今后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遵循和保障。
面對當前機動車“高增長、高擁有、高使用”帶來交通擁堵加劇的現實挑戰,珠海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朝暉說:“大力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才有出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我國城市人口體量大、開發強度高、道路資源有限,“公交優先”戰略應持續推進。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壓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強化制度支持保障,守牢安全底線,持續優化運營服務,加快推動公交發展邁上新臺階。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根據《條例》,城市人民政府是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責任主體,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屬性,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各地要根據城市功能定位、規模、空間布局、發展目標、公眾出行需求等實際情況和特點,科學確定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統籌好城市公共交通與個性化出行方式,加強出行需求管理,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
《條例》聚焦加強規劃調控、保障用地需求、健全投融資機制、完善票價體系、落實補貼政策、保障優先通行等方面,作出針對性規定,為各地落實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各地要根據《條例》規定,研究制定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具體政策舉措,加快形成完備的政策制度體系,擴大政策實施的組合效應,促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