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2-07 13:03:12
原標題:讓每個生命成長都精彩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讓每個生命成長都精彩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齊潤小學于2020年9月建成投用。學校占地54.3畝,建筑面積近2.6萬平方米,是一所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園林式成長樂園。學校以“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核心理念為引領,秉承“讀書養正、越而勝己”的立校校訓,堅持文化立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學校文化氛圍濃厚、教師隊伍素質優良、讀書品牌顯著、科研氛圍濃厚。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圍棋特色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國家“價值觀引領下的學生問題預防與教育藝術化研究”重點實踐基地、“齊魯書香校園”示范校研究基地、山東省中小學書香校園、山東省中小學校星級圖書館、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地震科普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崔守峰,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齊潤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兼任山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淄博市教育督導員。
知所從來 方明所去
崔守峰:文化立校、文化興校,以文化人、文而育之,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所在、長遠之策。一所學校要想發展、要發展好,關鍵是凝聚起全體師生乃至學生家長的歸屬感、向心力、凝聚力,也就是塑造好學校的靈魂。這是學校發展不竭的動力源泉,也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所在。文化的力量頗具張力,文化育人在推動學校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學校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一直在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凝練,努力構建獨具齊潤小學特質、有著齊潤人精神烙印的學校文化,以學校文化引領、支撐學校整體工作開展。
陶繼新:文化建設,當是學校魂之所系。而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文化則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形成的,沒有群眾參與的學校文化,只是有其名而無其實的一種標簽和形式而已。學校文化一旦形成,有著相對的穩定性。同時,從校長到教師文化水平與精神境界的提升,又在無形中優化乃至提升了學校文化的品質。這種良性的循環,讓齊潤小學擁有了強大的生命張力,也必然會迸發出積極向上的精神氣象。
崔守峰:建校之初,首任校長李靈芝確立了“讀書養正、越而勝己”的校訓。“養正”出自《易·蒙》“蒙以養正,圣功也”,“越而勝己”出自《莊子》“卓然獨立,雅行修省,越而勝己,崇德向善”。校訓寓意和鞭策師生與書為伴、涵養身心、正氣向前,每天都有所收獲,不斷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立意高遠、內涵深厚的校訓,為學校文化的構建確立了根本脈絡。
陶繼新:“讀書養正、越而勝己”的校訓很有文化品位,對于鍛造師生精神品質起到重要作用。“讀書”之所以能夠“養正”,是因為學校師生所讀之書多系經典作品。日積月累,經典作品蘊含的高尚精神也便潤物細無聲地走進師生心里,自然也就有了“養正”之妙。之所以能夠“越而勝己”,是因為師生每天都在學習、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天都在超越自己。
崔守峰:經過全校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立足齊潤師生特有的教育情懷、精神風貌、追求境界,學校確立了“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核心理念,構建了“12345”文化體系和目標定位:“一個愿景、兩個服務、三精三用三向、四有五好”。
一個愿景:把學校辦成“教師幸福生活的家園,師生成長成才的樂園”。兩個服務:服務于教師的幸福生活、服務于師生的健康快樂成長。“三精三用三向”:“精致精美精彩”“用心用力用情”“向上向善向美”。“四有五好”:“四有教師”即“教師心中有愛、眼中有光、腳下有路、手上有方”,“五好少年”即“學生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審美好、勞動好”。
陶繼新:“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和“12345”文化體系一脈相承,有著內在的聯系。
“一個愿景”之所以能夠變成現實,與“兩個服務”的評價在齊潤小學的落地生根息息相關。“三精三用三向”不僅是對師生的高要求,更要讓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師生擁有如此的精神氣象,學校發展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勢。“四有教師”正是因為“心中有愛”,眼里才時時閃耀著愛的光芒;正是因為“手上有方”,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帶領學生更好成長。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少年”,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崔守峰:為讓學校文化深入人心,在凝練學校文化理念、構建學校文化體系的過程中,帶著對“辦什么樣的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追問,學校開展了“三風三問”活動。校園“三風”,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策于民。我和教師、學生、家長一起開展了多輪次的談心交流、建議征集、網絡問卷調研等活動,了解他們心目中的校園文化理念是什么;其后,在師生當中開展了近10次專題研討、征文解讀等活動,讓師生參與到學校文化凝練、構建的全過程。在學校文化凝練上,學校秉承立意高遠、師生認可、易記易行、延續傳承的原則。例如,“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核心理念出自泰戈爾的《飛鳥集》,是師生發展成長狀態的真實寫照,同時言簡意賅、易記上口,得到教師的一致認可,自然地深入師生心中,并將其轉化為師生的行動自覺。
陶繼新:學校文化的構建,不是“得來全不費功夫”,而是下了不小的功夫。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不但知道學校文化的內容,而且由淺及深地內化到心里,也便有了外化于行之美。如此而為,就不需要學校領導三令五申,甚至強行推進,而是變成了師生心悅誠服的自覺而為。于是,在全校形成一種以文化人的精神景象。
崔守峰:師生全過程參與、凝聚集體智慧結晶、契合師生心靈的學校文化,在將其轉化為師生行動自覺時,真的是水到渠成、水到魚行。在齊潤小學,敬業樂業是常態,每一名教師都在“用心用力用情”做有溫度的教育;在齊潤小學,愛校如家是常態,每一名教師都在追求著“精致精美精彩”的教育境界;在齊潤小學,愛生如子是常態,每一名教師在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五好少年”歷程中,用自己生命的精彩成長影響著身邊同事、學生生命的成長。齊潤人正相互影響著、相互感動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齊潤之美、美不勝收。
陶繼新:2023年和2024年,我先后兩次到學校講學、和教師交流,已充分感受到學校文化在浸潤師生心靈之后所折射出來的精神之美。例如,教師劉源的讀書筆記和她精心制作的閱讀思維導圖,都讓人贊嘆。而其他教師的讀書心得,也都各有千秋。教師“用心用力用情”,學生自然而然受到更好的教育,也就有了更好的發展,擁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立身立學 讀書為本
崔守峰:校訓者,立校之本也。學校大力踐行“讀書養正、越而勝己”的立校校訓,把讀書當作一件大事來抓。秉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師生成長奠基塑魂的理念,學校把書香校園建設列為三年規劃重點發展項目、師生成長重點工程、教育教學重點課題。先后制定出臺了《張店區齊潤小學師生閱讀成長工程實施方案》《張店區齊潤小學“全員全科全閱讀”讀書規劃方案》,讓工作實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探索開展省級課題“全環境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館·校·家’協同多元閱讀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齊心匯智、科研先導、課題引領,讓齊潤書香校園建設更具廣度、深度。
陶繼新:書香校園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它不僅讓師生沐浴在書香之中,感受書中的精神之美,升華人格境界,而且還在無形中學到書中的寫作方法,讓師生寫作步入一個較高的層次。此外,書香校園建設還會持續地對師生未來的生命產生影響,使其向其他方面延伸,讓生命更加精彩,進而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崔守峰:齊潤小學致力于“把校園打造成一座開放式的圖書館”,大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學校精心設計了10余處開放式讀書陣地,學生閱覽室、教師書房、彩虹書屋、勝己書苑、朗讀亭等精心布局、別具匠心,開放式閱讀陣地環境舒適優美,書籍觸手可及,師生閱讀隨時隨地發生……學校開發了“智慧閱讀”時空場域,配備了76臺電子班牌,購置了電子閱讀機等;實現了與省市圖書館資源的數字鏈接,在學校隨時隨地都能暢覽圖書館的電子書籍、優質資源,暢享30余個數據庫微門戶的海量數字資源,數字信息化為師生閱讀插上了“云翅膀”。在齊潤小學,圖書館深閱讀、朗讀亭輕閱讀、電子班牌微閱讀,時時自然發生,校園處處溢滿書香。
陶繼新:圖書閱讀陣地的開放,在無形中創設了一個好書無處不在的環境,讓“近朱者赤”變成現實,在耳濡目染中,師生不由自主地愛上閱讀。“智慧閱讀”時空場域的開發,讓師生的閱讀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讓自己的生命世界更加豐富。
崔守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掌握好的讀書方法,方能提高學生讀書的效率。著眼于為齊潤學子生命成長筑基塑魂,學校立足課堂、聚焦課程、組織活動,通過全學科閱讀、經典誦讀、閱讀活動、云閱讀等路徑有機融合、互為補充,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培養學生學會讀書,掌握讀書方法。學校深耕細作“學科閱讀課堂”,每周開設1節閱讀課,明確指向“教會學生讀書”,手把手地教學生怎樣去讀書、怎樣讀好書,真正讓學生“讀起來、讀進去”;專家引領提質增效,邀請發展顧問反復對閱讀課型進行指導,從如何點燃學生閱讀興趣、如何讀出效果等方面,專業精準地引領教師提高指導學生讀書的能力;對閱讀課模式反復研磨,初步構建了閱讀導讀課、閱讀推進課模式。讀書計劃制定、任務式閱讀打卡、小組匯報展示、館校課堂連線“雙師”講解,推進閱讀課模式不斷完善,學生對讀書方法掌握得更好,學生校內外、課內外閱讀量進一步提高,深度閱讀的質量更佳。
陶繼新:閱讀有法可循,教師對學生閱讀導之以法、引之以行,則會大大提高閱讀的效率與質量。
崔守峰:學校系統開展閱讀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定期組織開展“書有光、讀最美”校園讀書節、“春天送你一首詩”、“讀書名言我來講”、書潤童心故事會、經典朗誦會等活動,著眼于讓學生在成功展示中喚醒讀書的興趣。自主閱讀、生生共讀、親子共讀、書香少年評選等活動的開展,著眼于讓學生在不同的閱讀體驗中持續激發內在動力。“書香彩虹”活動,設計了“小百科、小講堂、故事會、小畫廊、手工坊、演講會、朗讀會、書畫展”八大系列,聚焦學生是否喜歡,用心策劃、系統開展。“小書蟲”活動,創新推出閱讀存折、讀書小報、摘記卡、推薦卡、讀書漂流單、人物名片、個性書簽,聚焦學生個性發展,精心設計、持續推進。
陶繼新:要想讓學生愛上閱讀,乃至終身與之“不離不棄”,就需要在其心靈的大廈里構建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系統。有了這個動力系統的支持,閱讀興趣便不是一時一地的,而是與之終身相伴的。學校開展的一系列讀書活動,就是在學生的心里播撒熱愛讀書的動力種子。有了種子,就能扎根、發芽、開花和結果,乃至長成參天大樹。
崔守峰: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在學生閱讀內容的選擇上,必須取法乎上。經典永流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齊潤小學精心為學生選擇有“高度”“厚度”的閱讀內容。每天清晨,學校組織學生開展10分鐘的晨誦經典活動,并力爭用小學5年時間讓學生至少完成10萬字的誦讀量,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經典章節、篇目,學校精挑細選,將其納入校本課程。中外經典名著、優秀兒童讀物等,適合學生閱讀的,學校將其列為必讀書目,指導學生讀好讀透。每周課后服務時間,學校設置5門閱讀校本課程,每學期完成40篇文章精讀,課后服務課程寓教于樂。
陶繼新:“取法乎上”有利于提升生命質量和促進快速優質發展。因為這里所說的“上”,即是大師留存于世的經典之作。走進這些經典作品之中,就可以聆聽世界大師的精彩之“講”,感受他們高山仰止的精神境界。如此長久“行走”下去,自然就會有長足發展。
根深本固 枝繁葉茂
崔守峰:《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指出,學校要把統籌用好各類社會資源作為強化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積極拓展校外教育空間,著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家庭要主動協同學校教育。以此為指導,學校積極整合優化社會、家庭資源,系統構建學生在校、在家、在社會閱讀的全時空閱讀場域,滿足學生時時、處處讀書的需求,建構協同多元的讀書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學校將其作為課題重點研究,發揮科研先導作用,為創建生成讀書空間提供源頭活水。學校立項了省級課題,教師全員參與課題研究,組建科研骨干團隊重點攻關,分別從館、校、家3個維度,系統地構建閱讀體系,并通過3個維度的深度融合,打造協同多元的閱讀活動,創建生成“館·校·家”融合共育閱讀場域,努力打造全環境育人空間。
陶繼新:“館·校·家”協同多元閱讀體系的構建,既讓師生擁有一個更大的閱讀空間,也讓閱讀形成一個“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的共同體,打造了全環境育人的優質環境。
崔守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庭中形成的價值觀和人格特質往往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學校充分發揮家庭育人功能,以書香家庭建設為切入點,大力推進家庭讀書活動開展。通過書香家庭評選、“家校共讀、閱享成長”征文等活動,倡導引導家長開展親子閱讀,把每個家庭都建設成一個“小圖書館”。組織成立家長學校,舉辦種子家長讀書會,定期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引導家長轉變觀念,提升育子水平。定期開展“悅讀悅美”成長訓練營、讀書分享等活動,為更多家庭賦能,讓讀書成為家庭美麗的風景。
陶繼新:在學校的引導下,家長明白家校共育的價值之后,就會全心全意地與學校協同“作戰”,形成更大的合力,讓孩子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崔守峰:齊潤小學坐落于淄博市中心城區,緊靠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等近10所場館,區位優勢明顯,周邊場館資源豐富,在館校聯合共建方面,有著堅實的保障和基礎;在指導學生讀好社會生活“無字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開校門辦教育,齊潤小學著力將優質社會場館資源納入學校教育資源,將讀書課堂建在社會場館里。學校先后與山東理工大學、淄博市圖書館、淄博市科技館、淄博市博物館、淄博市青少年宮等開展共建活動。“引進來”,組織開展科學家進校園、大學生微黨課、科普展等活動;“走出去”,走進場館,開展參觀、研學、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廣闊天地中,讀好社會生活這本“無字大書”。
以學校閱讀活動為引領,以家庭親子共育為補充,學校組織學生走進社會這個大課堂學習實踐。學校開展了“黃河文化”“齊文化”挖掘和弘揚活動。通過“傳承黃河文化”誦讀大賽、“我是黃河故事傳講人”、假日小隊尋訪等形式,對黃河文化進行研學探究,開展“閱”見母親河、心悟母親河、情系母親河、共護母親河等系列活動,探尋黃河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開展“齊風大講堂”、“齊言齊語”、尋訪“齊文化”研學等活動,走進臨淄區齊文化博物館、管仲紀念館、姜太公祠,零距離感受“齊文化”之風。
陶繼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在實踐中學習,即使知識豐富,也往往因為不能扎根大地而失去生命的張力。令人欣慰的是,齊潤小學周邊有著豐富優質的實踐場所,帶領學生步入其中,必定大有收獲,乃至生成“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受。學生在小時候有了這種心靈趨向,如此繼續走下去,就能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取法乎上 見賢思齊
崔守峰: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在系統規劃教師專業閱讀、人文閱讀的同時,學校還重點引導教師讀好三本特別的書。一是“擇善而從”,讀好“專家名師”這本書,在向專家名師學習中成長;二是“篤學力行”,讀好“個人成長”這本書,自身主動學習成長;三是“乘眾之智”,讀好“團隊共進”這本書,在團隊中學習成長。“要做教書人,先做讀書人”。2023年3月,學校啟動了“張店區齊潤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成長工程”,著力打造“4+X”團隊培養模式(“4”是指領導班子、班主任、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支隊伍,“X”是指“五老”志愿者、家長志愿者隊伍等),分層賦能,助推教師主動發展、個性化發展、差異性成長、整體性提升。
陶繼新:教師在深入閱讀“專家名師”之書的時候,不僅生成“見賢思齊”的學習愿望,而且還會付諸行動,為自己規劃走向專家名師之路,乃至真的步入專家名師的殿堂。教師在讀“個人成長”這本書時所形成的內驅力,不是在原地徘徊復徘徊,而是讓生命產生一次又一次的飛躍,讓自己每天傾聽到生命拔節的聲響,從而步入名師之道。教師在讀“團隊共進”這本書的時候,不僅學會智慧地分享,而且還有了“成人之美”、向他人學習的優秀品質。“三學”讓學校教師團隊呈現蒸蒸日上之勢,學生受到優質教育,也就有了“道法自然”之妙。
崔守峰:有句話說得很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為了專業精準地引領教師專業成長,近兩年,學校先后聘任10余名國內知名的專家、名師擔任學校教師發展專家顧問,組建了“教師專業發展專家團隊”,讓教師在專家引領下快速成長;指導組建3個學科委員會,校內名師牽頭,骨干力量助推成長;與濟南市燕柳小學、青島嘉峪關學校、泰安市岱岳區岳峰小學、西藏昂仁縣第二小學等結為姊妹校,共建共享共成長;大力實施“青藍工程”,讓師徒攜手成長。通過向專家學、向名師學、向同事學、向“師傅”學,實現了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有力夯實了高素質教師隊伍這一立校之本、強校之基。
陶繼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是一句深具哲理的名言,有些名師的感悟性之語,往往是其走向成功的體會;本校和姊妹校教師的感悟之語,同樣具有生命的力量。用心者不僅聽之于耳,而且記之于心、學之于行。這樣,更好更快成長也便有了可能。
崔守峰:促進教師成長發展,激活其內在驅動力至關重要。學校以促進教師自主發展成長為目的,系統建構了互聯網背景下“專業閱讀+自由閱讀”的立體式讀書模式,引導教師在讀書中成長。學思踐悟,教師每學年至少閱讀12本專業書,每學年至少撰寫2萬字讀書筆記,每月至少1次交流分享。同時,重視將教師學習心得運用于教學實踐。修身養正,結合全學科自由閱讀,鼓勵教師個性閱讀,在博觀約取、厚積薄發中,豐裕精神世界、厚植人文精神。當下,教師成長發展的愿望非常強烈,涌現出諸如假期中教師自費參加學習培訓的事例,實現了齊潤教師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蝶變。
陶繼新:閱讀與寫作并駕齊驅,是走向名師的必由之路。很多名師是在大量讀寫中的快速行走者。齊潤小學的一些教師已經步入持續讀寫之道,如此行走下去,必然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快,乃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名師。
崔守峰: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一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人就有兩個思想。”學校倡導教師在團隊中成長,立足“領導班子、班主任、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支隊伍特點,分別成立了“勝己書苑”、“悅讀·越精彩”班主任工作坊、科研骨干教師團隊、青年教師學習共同體4個讀書團隊。各個團隊每月定期開展讀書論壇、薦讀交流、學習分享等“規定動作”;黨支部、工會、共青團等組織,也定期開展征文、演講等“自選動作”。人人都讀書、個個愛學習、眾人共分享、全員齊受益。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學校教師在團隊組織中,樂讀、樂享、共成長,不斷拓寬發展視野,不斷豐富個人成長底蘊。
陶繼新: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遠,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才能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學生。齊潤小學是一群人在閱讀,而且讀出了書中的真味。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受到了價值實現之美。
崔守峰:得益于學校文化的引領,在齊潤小學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學校取得了一些成績。建校不到5年時間,學校先后獲得國家及省市級表彰18項。特別是學校書香校園品牌的美譽度也在不斷提升,先后榮獲省市級表彰7項。2023年12月,學校成功承辦齊魯書香校園建設研討會,省內400余人參會,該活動在山東省直播,1.5萬余人在線觀看。2024年4月,在淄博市中小學讀書創作節啟動儀式暨省級“書香校園”經驗交流會上,學校作典型經驗分享。學校書香校園閱讀教育教學成果“讀書養正 越而勝己”,獲評全國第三屆書香校園閱讀教育教學成果示范優秀案例。學校青年教師閱讀推進課獲評全國第三屆書香校園閱讀教育教學成果優秀案例,2024年4月20日,課程團隊獲邀在全國第三屆書香校園閱讀教育教學成果交流現場會上作現場說課分享……
陶繼新:有了閱讀之本,就必然能夠結出豐碩之果。如果說這些顯性的成果令人感到自豪的話,那么,深植于師生心里的精神之豐盈,不僅讓他們品嘗到了成功之果的甘美,還會讓他們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前景之妙。(崔守峰 陶繼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