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2-06 10:52:12
原標題:聚焦問題 提升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聚焦問題 提升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為破解數字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難題,山東商務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廣告藝術設計教學創新團隊形成“五結合、四驅動、三提升”的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提升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改革和實踐,著力提升高職院校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與企業需求的匹配度、人才培養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撐能力,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構建“五結合、四驅動、三提升”教學模式
項目教學創新團隊深入研究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趨勢,緊貼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焦點問題,錨定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提升,構建“五結合、四驅動、三提升”教學模式。深化產教融合,將產教融合貫穿育人全過程、各方面,縱深推進數字文化創意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圍繞“教育主體驅動、教學組織驅動、教學與學習方法驅動、評價考核驅動”4個層面,研究數字化思維的提升和信息化手段的優化、數字技術與藝術設計內容融合滲透的實踐對策、教學組織形式等。探索多元化的教育主體協同育人模式,工作過程、任務、項目式課程、現場工程師等職業活動導向驅動的教學程序,分段式教學、費曼學習法、政行企校多元聯動評價的教學組織模式,面向社會廣泛開展教學改革成果實踐推廣活動。
聚焦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支撐點”——“五結合”模式
項目教學創新團隊通過“五結合”模式為學院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提升提供支撐。第一,人力資源與人才培養相結合。構建校內外人力資源雙向流動機制,教師深入企業實踐,企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更新,推動項目成果的市場化應用。第二,數字技術與教學組織相結合。實施以“工作過程、任務、項目式課程、現場工程師”等職業活動為導向的活動式教學組織模式,“項目孵化+競賽”模式相結合,推動教學成果從課堂到市場的轉化。第三,社會實踐與學科活動相結合。基于產教一體化、產教科融合,開展“四進工程”——“企業項目”進課程、“課程內容”進現場、“創新創意”進展館、“學習工廠”進園區。第四,藝術創意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基于數字創意產業融合共同體和數字文創聯盟,強化“四協同”——“生成藝術與人工智能”協同、“數字藝術與計算機視覺”協同、“數字媒體與跨媒體創作”協同、物聯網與智能產品設計”協同。第五,四方評價與教學診斷相結合。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和學校四方評價與教學診斷深度融合,依托“公益廣告創新研究示范基地”,搭建四方協同平臺,為評估和改進教育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撐。
聚焦學生創意技能提升的“出彩點”——“四驅動”模式
項目教學創新團隊通過“四驅動”助力學院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提升。第一,教育主體驅動。采用專業導師、企業導師、輔導員“三導師”育人模式,實施“一課、一標、一素養”工程,促進學生數字創意綜合應用和創新創意能力提升,同時把學習能力、藝術素養、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融入教學。第二,教學組織驅動。以工作過程、任務等職業活動導向為核心,構建基于實際工作過程的教學組織模式,開展“藝術素養+職業資格認證+數創能力+職業素養”的結構化課程建設。第三,教學與學習方法驅動。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體驗提升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數字創意能力。第四,評價考核驅動。改進和創新評價方法,激勵學生發展其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采用“產、創、銷、賽”多元化評價模式。
聚焦學生藝術創作實踐的“優質點”——“三提升”模式
項目教學創新團隊通過“三結合”助力學院數字創意設計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第一,提升數字創意技術應用能力。基于數字形態、技術、文化創意的有機結合,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全息成像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創造全新的藝術形式和文化產品。第二,提升文化傳承能力與藝術素養。通過虛擬現實、數字藝術等手段,將區域文化(齊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融入學院數字創意人才培養全過程。第三,提升創意與創新能力。在數字創意實踐過程中,將創新思維融入產品設計與開發全過程。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基于數字文化創意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數字文創聯盟,教育與產業協同發展,進行跨學科融合。
山東商務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通過探索“五結合、四驅動、三提升”數字創意設計人才能力提升模式,為高職院校數字創意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完善提供有益借鑒,深化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職業教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持續提高復合型數字創意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形成區域數字創意設計人才供給和創新能力提升的示范效應。
(萬禮 張金榮 劉楠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