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4-12-05 11:01:12
原標題:前三季度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總額近八千億元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原標題:前三季度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總額近八千億元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本報訊 (記者 李 春)記者從11月29日舉辦的國家知識產權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4年10月底,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66萬件,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5.6個月。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超過3.8萬次,同比增長24.1%;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總額達7922.3億元,同比增長60%。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介紹,各地認真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著力打通專利轉化運用難點堵點。完成對全國270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共計134.9萬件存量專利的全面盤點,篩選出一批具有產業化前景的發明專利進入可轉化資源庫。今年前三季度,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3072億元,同比增長7.2%,創歷史新高。深入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組織超過1.7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與,按需匹配知識產權、產業、金融等惠企政策,加大精準服務力度。指導地方、央企圍繞人工智能等300余條細分產業鏈,開展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工作,強化產業鏈知識產權資源整合和戰略協同,以知識產權賦能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在加速專利產業化的同時,打造一批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知名商標品牌。
“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已持續開展多年,取得良好社會反響。王培章介紹,今年的“萬里行”活動以“加快推動專利產業化,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整合優質知識產權服務資源,積極推進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全國各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近萬次,參與企業20余萬家,取得積極成效。江西、河南、廣東、重慶、四川、山東等地整合多部門政策項目和平臺載體資源,聚焦低空經濟、生物醫藥、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組織開展專利技術路演對接、金融服務、商圈巡展等各具特色的活動。多環節聯動,加快推動高價值專利轉化落地。在供給端,引導高校、科研機構積極參與線上線下專利轉化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從源頭上優化專利供給質量。在應用端,廣泛組織企業參與專利轉化對接活動,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渠道,遴選專利技術和合作團隊,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打造知名商標品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在服務端,發揮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協同作用,引導市場化服務機構開展融入式服務。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指導、座談交流等方式,組織惠企活動2000余場次,為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搭建專利轉化運用的橋梁紐帶。組織開展以專利轉化技能、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金融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實務培訓活動,參加培訓人員近50萬人次。組織開展項目路演活動,積極搭建產學研對接平臺,建立銀企對接通道,全方位、多途徑、深層次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各地累計路演推介專利1萬余項,達成投融資意向金額200多億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