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2-05 09:44:12
原標題:提升學生學業潛能 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提升學生學業潛能 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確立了以提升學生學業潛能、促進學生發展為核心的“1+2+3+4”(1個理念、2個工具、3項要素、4條途徑)學業潛能提升項目。“1+2+3+4”學業潛能提升項目作為2024年度濟南市教育綜合改革全鏈條培育項目,在濟南第七中學、濟南傳媒學校復制推廣,效果顯著。項目以優化學生非智力因素為導向,借助學業潛能測評和全員育人數字化管理平臺,從影響高中生學習的動力、方法、元認知策略三大非智力因素入手,對影響學生成績提升的學業阻力點進行針對性輔導訓練,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業潛能,助力學生學業水平提升的目標。
1個理念:堅持“把學生放在舞臺正中央”的“五人”育人理念
學校堅持全環境立德樹人,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視學生品德發展和情感培養。堅持“把學生放在舞臺正中央”的育人理念,關注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發展,喚醒人、激勵人、培養人、發展人、成就人。
2個工具:學業潛能測評系統和全員育人數字化管理平臺
學業潛能測評系統以ALP學業潛能指導模型為理論基礎,對學生的動力、方法、元認知策略三大維度以及23個小維度進行診斷。基于診斷數據,提供學生版、教師版和家長版報告,反饋學生的學習特點、優勢與短板,并給予指導角度與干預方法,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學業潛能提升參考,為教師、家長提供個性化指導依據。通過“前測診斷—中間干預—后測檢驗”的閉環,驗證項目實施的有效性,探索適切的學業潛能提升方法,并把成果轉化為標準的教與學流程,從而讓研究與實踐有機結合。
開發全員育人數字化管理平臺,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全面推進全員育人導師制。導師在輔導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錄音記錄,通過對錄音內容的人工智能分析,為教師提供實時輔導策略。校長可以實時監控全校導師的輔導進程、了解輔導教師的短板技能,為學校層面整體干預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
3項要素:學習動力、方法規律、積極反思
以生涯規劃、學習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為依據,構建ALP學業潛能指導模型。從學生學習動力、方法規律、積極反思三大要素著手輔導干預,激發學生的學業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學業自我效能感、學習價值觀、成長型思維、意志品質等都是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因素,當學生有了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學習成績的想法時,方法就是提高效率的催化劑,也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支柱。學生在了解自己學習風格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匹配的學習類型和高效的學習策略,就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效的學習必然需要反思的加持。元認知是主體對其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即對認知的認知。學生可以通過掌握足夠的元認知知識,在學習之前,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及時調節行為與狀態;在學習受阻時,進行合理的資源管理與求助。
4條途徑:開發一體化課程,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開展激勵賦能活動,成立家長學校
開發學業潛能一體化課程。基于ALP學業潛能模型體系,結合3個年級不同的階段特點,從學習動力增強、學習方法優化、成果正向反思三大方面入手,構建科學的學業潛能一體化課程體系。高一年級開設以自我認知、心理調適、學業規劃和生涯選擇為主題的四大模塊18個學時必修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做好生涯規劃的意識,對學業和未來的發展能有初步的方向和目標。高二年級開設學業潛能團體輔導課程,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幫助學生解決學科學習困難,對影響和妨礙學生學業質量提升的非智力因素進行指導和干預。輔導課由“課前熱身—小組學習—個體反思—作業反饋”4部分構成,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強調學思結合,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高三年級開展學業潛能“一對一”輔導,這是對高二團體輔導課程的進一步深化。教師依據學生學業潛能測試結果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匯總,制定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案,減少學生提高成績的阻力,促進學生學業能力提升。
實施生涯導師制,全員育人共促成長。設立生涯導師,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生涯導師的責任主要集中在對學生開展生涯指導、生活輔導、心理輔導等方面。導師利用全員育人數字化管理平臺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關注學生在校的心理狀況,培養學生興趣與特長,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等。
開展激勵賦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通過開展“‘言心聲 話成長’我與校長面對面”、升旗演講、音樂浸潤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打造非智力因素“浸潤場”,舒緩學生情緒、賦能學生健康成長;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藝術節、體育節、學生節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的平臺,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增強自我效能感,激發學生的學業內驅力和生命力。
成立家長學校,家校共育促提升。學校將學生的學業診斷測評結果和個性化指導報告及時反饋給家長。家長通過學生報告,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整體情況、學習的優勢和短板及針對短板方面提出的建議。學校定期舉辦家長講座和工作坊,對報告進行解讀指導,并對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等方面進行指導,從而實現家校共育,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自開展生涯規劃和學業潛能教育以來,取得了累累碩果,得到了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其相關研究成果獲評國家教育部門全國典型德育案例,獲得山東省教育部門優秀成果一等獎,入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課程資源庫;輔導教師在期刊上發表學術文章近10篇;作為濟南市教育綜合改革全鏈條培育項目之一,學校在2023年度驗收評估中榮獲A等級,并在2024年度獲批濟南市僅有的一個總結推廣類重點項目。
學校深入開展的學業潛能研究與指導工作,也是“雙減”背景下如何使教育教學提質增效的一項有效探索,依據“學生中心”和科學的學習理論模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滿足了學生的學業發展需求,打通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阻礙因素,發展了學生的科學思維,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和學習能力,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高。
(馬營 賈培媛 周賢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