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4-12-05 09:45:12
原標題:大美新疆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大美新疆
來源:人民政協報
我在新疆,幾十年來以不同方式走過新疆的很多地方。其中最為特別的一種方式,就是參與全國政協的專題調查研究。在調研中,我從政協委員的獨特視角,更加深入地走進新疆、了解新疆,也更加熱愛新疆、熱愛祖國。
非常有幸,我今年4次跟隨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在新疆不同地區開展考察調研。這幾次調研,讓我從本地人的視角,了解到非本地委員對于新疆的最初印象。比如調研行程。新疆地大物博,從其他省區市飛赴新疆基本需要一天,等到車馬勞頓整裝待發到正式調研已是第二天。如果行程上有三個城市的調研工作,則至少需要三種交通工具。每次調研,作為住地委員的我,都能聽到其他委員剛到新疆時對于新疆之博大的驚嘆,特別是當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需要坐兩三個小時飛機時,他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感慨道,“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
也正因為如此,在新疆調研考察的辛苦程度會比其他地區高。委員們在新疆調研除了頻繁地更換交通工具外,還要面臨時差、飲食差異等問題。
記得今年7月,全國政協海外列席華僑考察團來新疆考察。由于各位華僑代表都是從各個國家飛到新疆,一落地不僅要調整時差,還要適應飲食差異,需要順應新疆的時間節奏來調整“生物鐘”。就像新疆早上9點吃早飯,有委員7點半就會下樓到早餐廳。一看工作人員還沒上班,忽然記起有時差,拍拍大腿自解道:“哈哈,這里是新疆。”然后回去補個早覺或者去晨練。
解決時差和飲食差異等問題其實是在“背后”解決的,因為等到第二天正式考察時,我發現每個人都如往常一樣認真和專注,絲毫沒有影響到考察質量,讓我一個地地道道的新疆人都深感佩服。
新疆的日照時間很長,夏季炎熱,而且是干熱,很多委員對大漠以北的這種酷暑其實是很難習慣的。而全國政協的考察調研,不是在車上,而是在車下,主要是“腳踏實地”的調研。記得有一次調研,正好趕上正午時分,有位委員有些發熱中暑,在經過一下午休整后,第二天仍要堅持隨團出發。我勸慰這位委員,今天的日照和酷暑會和昨天相當,建議他回房間休息。但他婉拒了,并且告訴我,很難得來新疆調研,希望能盡可能多地認識新疆、了解新疆,從而發揮他的委員主體作用,為調研組提交高質量建言獻策的調研報告作出一些努力,也希望能為新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每次想起這些,我的內心都流淌著熱忱與感動。
來新疆的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在調研前都會做大量準備工作。因為每次調研前,我都會收到一本調研手冊,里面有對調研主題的背景介紹等相關資料。而我也通過這些調研資料,以及實地調研,學習和認識到有關新疆的以往所沒有關注到的一些問題,特別是逐漸學會從政協委員的獨特視角來觀察和思考自己的所見所聞。正是符合了“深入一線、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在充分掌握情況的基礎上,找出普遍性、典型性問題,揭示出一般性規律,提高對策的前瞻性、匹配度,真正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的調研要求,每一次調研我都能學到很多,也對不同的調研領域有了更深了解。
在新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調研主線。每個調研組或視察團來新疆,都能隨時隨地感受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因為對當地情況比較了解,再加上我自身是維吾爾族,在每次調研中,我都會主動向大家分享與匯報新疆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新成果與新感受,各位委員也會在調研期間特別是和當地各民族居民深入交流中增進對新疆的了解。當各位委員在和居住在新疆的各族民眾都可以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進行無障礙交流時,我能夠深刻感受到委員們欣慰興奮的心情,忍不住對我國普及國家通用語言的政策大力點贊。也是在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的調研中,每位委員都可以感受到民族團結已深入新疆基層、學校教育、群眾日常生活中。
我在跟隨全國政協的考察調研中不斷學習與總結,提高認識、拓寬視野,以政協委員的高度與視角感受大美新疆,而我也將充分發揮委員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掘和有效運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講清楚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重要成員,講好新時代新疆故事,為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作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新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