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4-11-02 13:44:11
原標題:牛蒡花開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牛蒡花開
來源:人民日報
牛蒡的名字有些古怪。識者知是植物,不識者還以為是從牛身上得來。牛蒡花也古怪得很,看花形像圓溜溜的果,果球頂端卻躥出一條條細細的、淡紫色的線,如同一座座小小的噴泉。干活的農民都躲著它,因為它的花苞上有針刺。生活在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牛蒡無憂亦無懼,專心致志壯大它的根系。
牛蒡的莖和葉憋足了勁兒,把花托舉到高處,讓花兒無遮無掩地沐浴陽光。一位農民拿一把鐵鏟,鏟松牛蒡四圍的土,然后彎下腰,一雙大手握上去,牛蒡在他手里就像深水中的蓮藕一樣慢慢浮現。待他一臉憨笑地把牛蒡舉起來,在陽光下晃了晃,我們不禁驚訝于他手腕力度的控制精妙,也驚異于牛蒡深深扎入土中的毅力。拔出的牛蒡表皮淡褐色,又長又直,外形酷似山藥,但比山藥硬氣了許多。
這就是老家山東安丘的安丘牛蒡。它形狀筆直,粗細均勻,持其一端,尾端可像牛尾一樣輕輕擺動。這樣的牛蒡口感緊致而又鮮嫩。牛蒡做菜,最簡單不過。牛蒡炒肉,牛蒡切絲,細細長長的,一箸入口,爽脆鮮美。切塊,可燉雞,牛蒡塊軟而不酥,嚼之有趣。
安丘牛蒡質地硬朗,用來制牛蒡茶乃是上選。但用剛出土的新鮮牛蒡制茶,是斷斷不可的。它們如同初出茅廬的小青年,有一股青澀味兒。霜露既降,木葉回歸泥土,而牛蒡始見天日,旋即又被送入冷藏車間,在數個月的孤寂時光里,不動聲色地悄然完成體內營養物質的轉化。
牛蒡制茶以中段為最佳。經過儲藏的牛蒡,去掉首尾兩端,用清水浸泡,再以刀背刮除牛蒡表皮,切片,置于陽光下晾曬。曬制牛蒡茶時,時令已屆驚蟄,地氣上升,萬物蘇醒。太陽溫熱的手和春風溫柔的手不知疲倦地輕撫著牛蒡片,空氣中飄蕩著一縷縷的草木香。
牛蒡茶中,我對牛蒡金花茶青睞有加。那是曬干的牛蒡與金花的一次邂逅。金花貌似鄰家女孩的名字,實則為一種真菌,制茶人喜歡稱這種顯微鏡下色澤金黃的真菌為金花。在恒溫室,質樸的牛蒡完成了它的華麗轉身,與金花的融合讓它的風味與營養再次升華。
當沸水注入,牛蒡又開花了,那是一朵一朵的香花。觀其湯,金黃透亮。入口,鮮醇滑潤,回甘深遠,攪動著味蕾,也攪動著我的鄉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