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2-08-25 16:14:08
原標題:如何滿足鄉村振興金融需求?
來源:金融時報
各地應結合鄉村實際,在充分考察分析單個鄉村以及臨近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和村民風俗習慣的前提下,探索形成互補的全產業鏈結構,盡可能使更多農戶參與到產業鏈中,以產業興旺拉動鄉村振興。在此過程中,農村中小銀行相對來說更貼近村寨,人員也相對充裕,因此可以為普惠金融服務推進打下很好基礎,農村中小銀行應按照市場定位,主要服務對象為農村中小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農戶等。
日前,在廣西梧州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新型金融機構論壇暨農商銀行董事長聯席會上,參加會議的農商銀行負責人及代表圍繞“農商銀行新發展理念與戰略合作”專題,就如何滿足鄉村振興多層次、多樣化金融需求展開了討論。
線上線下轉型共同推進
金融科技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更是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手段,而農村中小銀行在數字普惠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中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
廣西蒼梧農商銀行行長黎建才認為,數字金融建設要扎實推進線上廣擴面和線下深扎根。他指出,目前,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線下大零售轉型對于農村中小銀行而言是一場“等不得、輸不起的戰役”。但同時,農商銀行面臨兩大痛點,一是受資產規模、人才瓶頸等多方面因素制約,金融科技發展僅處于“跟隨”層面,農商銀行工作人員“信、看、懂、用”的數據意識仍不夠;二是面對大行下沉和互聯網金融跨界競爭的應對能力不足,零售轉型、下沉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仍不足。
據黎建才介紹,近年來,蒼梧農商銀行堅持數據先行、科技創新、業務轉型升級共同推進,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扎實推動線上廣擴面,線下深扎根,積極探索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以有溫度、有速度的鄉村數字金融服務,全力助力鄉村振興。
面對風險攀升、利差收窄、同業競爭加劇的復雜環境,山西堯都農商銀行同樣堅持以科技創新作為破題要領。據該行負責人介紹,該行從賦能新發展理念、打造智能化場景入手,搭建專業化平臺,精準發力小微金融;同時打造聯合化生態和專業性團隊,賦能服務鄉村振興,走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科技創新、科技興行之路。
新疆阜康農商銀行董事長楊冬梅也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的轉型探索。他表示,該行從地方政府、農戶和產業視角延伸包聯村金融服務,以有效解決服務“新市民”以及助力養老助老、激活農村資產、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等工作,加大“三農”金融服務力度。
基于以上重點,該行推出了新疆農信首款線上貸款產品“嗖嗖貸”,結合對潛在客戶精準、全面的“畫像”,為其提供全流程、全線上的“310”數字化服務體驗。該行還在服務深度上花心思。通過早謀劃、早行動、早對接,該行推進“三資三化平臺服務”,并已實現對全市64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賬戶基本戶開戶全覆蓋,有效促進了村級賬務規范化、透明化、廉潔化管理;在普惠服務場景搭建方面,該行在全轄布放79個普惠金融服務站的基礎上,搭建了銀醫通、燃氣報警器收費、農水繳費等近20類服務場景,通過開通場景實現便民服務和需求挖掘。
依托稟賦深化普惠金融服務
云南西雙版納勐臘長江村鎮銀行、勐海長江村鎮銀行董事長段志勇提出,一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一定的先天自然資源,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果得到合理開發運用,也會為鄉村振興起到舉足輕重的助力作用。段志勇在會上表示,應結合鄉村實際,在充分考察分析單個鄉村以及臨近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和村民風俗習慣的前提下,探索形成互補的全產業鏈結構,盡可能使更多農戶參與到產業鏈中,以產業興旺拉動鄉村振興。在此過程中,農村中小銀行相對來說更貼近村寨,人員也相對充裕,因此可以為普惠金融服務推進打下很好基礎,農村中小銀行則應按照市場定位,主要服務對象為農村中小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農戶等。
江蘇省鎮江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楊益斌提出,要多舉措深化普惠金融服務。近年來,鎮江不斷創新普惠金融模式,打造普惠金融品牌,做好“金融+黨建”“金融+為民辦實事”“金融+助力農企上市”“金融+推動人才下鄉”“金融+服務下基層”文章,助推各類資源不斷向“三農”傾斜。2021年,鎮江市涉農貸款余額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3.15%,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占各項貸款的38.9%。同時,鎮江全市通過完善政策文件,細化各項舉措,重視數據歸集,建設信用體系,推進產業發展,實現服務下沉,升級基礎服務,推進試點示范等手段,深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山東菏澤農商銀行則與所服務轄區政府簽訂了3年100億元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協議,共選派168名優秀干部員工到鄉鎮、村居掛職,以更充分發揮小法人機構優勢。“貫徹新發展理念,應加強服務、行穩致遠。”據菏澤農商銀行董事長時偉介紹,該行先后設置了10家‘新市民金融服務特色支行’,推出‘新市民創業貸’等多款專屬信貸產品,以更精準服務城鎮化背景下“三農”金融服務新需求。
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
貴州大方農商銀行董事長王永恒說:“助力鄉村振興,要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具體來說,要堅持把措施做實,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重點鎖定外出就業創業返鄉人員、個體工商戶、行政企事業單位職工及種養殖大戶等客群,實行差異化、精準化營銷,堅持做到送資金進村、送服務上門,統籌推進信用工程建設、普惠大走訪、社保卡發放激活、電子銀行渠道推廣使用、外出就業創業人員服務、普惠金融場景打造等各項基礎工作,為廣大客戶提供好線上與線下以及金融與非金融服務,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
基于地處蒙牛集團總部大本營的優勢,內蒙古和林聯社充分積極把握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奶業振興戰略和呼和浩特市打造以乳業為核心的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這一有利契機,與蒙牛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創新研發推出“金牛乳源貸”產品,不僅支持了奶業產業鏈關鍵一環——奶牛牧場的蓬勃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牧場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截至2022年6月末,和林聯社為乳業全產業鏈累計授信7.71億元,貸款余額4.2億元。該聯社主任趙天佑在會上表示,“金牛乳源貸”特色產品切實解決了奶業產業鏈上下游客戶融資問題,幫助他們擴大規模、更新設備,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奶業全產業鏈發展。
山西襄汾萬都村鎮銀行靈活創新信貸產品,加大力度助農助企,近年來先后推出“惠農貸”“商貿貸”“原料貸”“存貨貸”“流水貸”及各類動產、不動產抵質押貸款產品。圍繞服務糧食貿易,該行推出的“倉儲貸”以貨物作質押,將主體收購的糧食存放在糧食局倉庫監管,銀行根據貨物情況給予不同額度的授信。結合經營實際,客戶在使用貸款時可隨用隨借、隨有隨還,真正踐行了普惠金融的為民初心。該行行長蘇中介紹說,該行還創新了多種“政銀合作”新機制,助力小微企業發展。自政銀合作業務開展以來,該行共計將7568個營業執照免費送到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手中,累計授信2316戶,金額2.52億元,用信1637戶,金額1.31億元,充分發揮了助力鄉村振興金融主力軍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