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7-26 09:35:07
原標題:踐行“卓越教育” 起航出彩人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臨沂第二十一中學始建于1949年2月,包含幼兒園、小學、初中三個學段。學校秉承“卓爾不群,超越自我”的“卓越”辦學理念,圍繞“創卓越名校,塑卓越教師,育卓越學子”的辦學目標,倡導文化治校,從理念、課程、課堂、育人、評價、管理入手,開展了研、學、教、育、評、管6個方面的工作。
理念文化——卓越“研”
其基本策略是引領、實效、共享。引領就是抓專家、名師引領,實效就是要求問題課題化、課題實用化,共享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卓越“研”的基本形式是“三抓”:一抓活動,二抓學習,三抓集體備課。
課程文化——卓越“學”
其基本策略是“三入三學”。“三入”即入室即靜、入座即學、學則入心,“三學”即想學、會學、學會。“學”有自學、互學、對學、組學、團學5種學習形式。學習時借助“一圖”“二表”“三單”:“一圖”指思維導圖,“二表”是學習基礎和困難分析表與學習目標表,“三單”指預學任務單、探索學習單、自我檢測單。學校構建了“六養”課程體系,即:“養根”課程(對應核心素養“人文底蘊”),如國學、閱讀、書法、民樂等課程;“養性”課程(對應核心素養“科學精神”),如藝術大語文、皮影英語等課程;“養智”課程(對應核心素養“學會學習”),如名師、名生講壇與學法課程等;“養身”課程(對應核心素養“健康生活”),如安全、勵志、習慣培養、運動等課程;“養德”課程(對應核心素養“責任擔當”),如社區實踐、榜樣學習、家長、校長等課程;“養慧”課程(對應核心素養“實踐創新”),如勞動、創客、微漫等課程。
課堂文化——卓越“教”
學校采取“兩大行動”,一是實行長短課時改革,二是推行“六三”教學推進策略。長短課時改革,既有30分鐘的短課時、60分鐘的長課時,還有40分鐘的標準課時。“六三”教學推進策略包括:教學“三化”,即知識問題化、問題主題化、主題序列化;管理“三有”,即有要求(目標)、有指導、有流程;課程“三聯”,即聯系生活、聯系當下、聯系未來;過程“三抓”,即抓細節、抓落實、抓反復;效果“三堂”,即學在當堂、練在當堂、鞏固在當堂;評估“三重”,即重展示、重激勵、重長效。
育人文化——卓越“育”
其基本策略是“三重”,即重習慣、重活動、重素養。學校從實效德育到一體教育,再到希望德育,層層遞進,螺旋式上升,形成了教師、學生、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大德育”體系。通過“兩走近(走近學生、走近家長)、兩傾聽(傾聽學生、傾聽家長)”德育模式,實現了從“無人到有人”、從“有人到有我”的轉變。
評價文化——卓越“評”
評價教師的基本原則是多維、激勵、捆綁;基本形式是多元評價,注重從學科核心素養、品格發展和能力體驗三個方面,實行增值性評價。其基本內涵是內容多元化、過程動態化、形式進階化、主體多樣化。評價內容關注學業水平、表現性、發展性、形成性4個維度。學校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依托“一單一袋三表”和“六卡三證六勛章”,實行月評和期末評。“一單”是綜合素質報告單,“一袋”是成長記錄袋,“三表”指音樂、美術、體育學業成績分項等第評價表;“六卡”是“勤學卡”“明德卡”“尚藝卡”“健體卡”“樂讀卡”和“善交卡”,“三證”是“習慣養成證”“書寫達標證”和“學科榮譽證”,學生成長中心根據進階規則,將學生已有的卡和證兌換成一至六級勛章。
管理文化——卓越“管”
其基本策略是全員、全過程、全效率“三全”策略,基本方法是“44333”管理策略和共同體建設。
“44333”即“四問、四有、三會、三不、三定”。“四問”即每天問自己:今天轉了幾趟分管的工作?發現了什么問題?聽到了哪些有用信息?反思了什么問題?“四有”即有魅力、有作為、有效果、有格局。“三會”即會換角度看問題、會換方式處理問題、會“放管服”。“三不”即不抱怨、不生氣、不發脾氣。“三定”即定方向、定位置、定方法。
學校建設了管理、研究、成長、培優4類共同體。目前教干、教師、學生管理共同體和成長共同體運行良好,導師團、首席教師團、互助團3個研究共同體實效顯著,培優共同體成績斐然。
山東臨沂第二十一中學在“卓越教育”理念引領下,走出了一條讓學校、教師、學生都能持續超越自我,逐步成就卓越的素質教育之路。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下,學校定能在超越中進一步成就卓越教育特色品牌。(田樹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