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2-05-18 09:21:05
原標題:讓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成色更足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姜東良 梁平妮
□ 本報通訊員 郭宏偉
“同意調解。”2月25日,隨著最后一名果農同意,山東省棲霞市某農資店與某村20多名果農之間的農資款項糾紛得以調解。與其他案件調解不同的是,此次調解是在棲霞市人民法院城鎮法庭指導下,由當地果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村委會、網格員等多方一起促成的。
這是煙臺法院主動融入社會治理體系,探索打造“握手煙和”訴源治理聯動解紛機制的一個縮影。
“握手,既指糾紛雙方的握手言和,也是法院與各類解紛力量、訴訟程序與非訴訟程序的合作聯動,從而推進更多糾紛訴前預防化解、聯調共治。”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于曉東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多維聯動
最大化凝聚訴源治理力量
現年101歲高齡的金老太育有3名子女。老伴去世后,因子女間長期以來的家庭瑣事矛盾,老人面臨無人贍養的困境,甚至產生了贍養糾紛。
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潮水法庭獲知這起糾紛后,主動邀請并指導鎮街干部、村民調解委員會和網格員上門調解說和,消除了金老太子女間的對立情緒,為這起糾紛畫上了圓滿句號。
村民調解委員會、網格員都是煙臺法院“握手煙和”訴源治理聯動解紛機制依靠的基層力量。
“我們將參與訴源治理的主體劃分為四個維度。”煙臺中院立案庭庭長董玉新告訴記者,第一個維度是基層村居組織,包括村委會、網格員等;第二個維度是鎮街調解組織,包括鎮街機關、人民調解中心、綜治中心等;第三個維度是各級行政機關、各類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第四個維度是訴訟服務中心,包括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
“四個維度既相互補充又相互聯動。”董玉新補充道,第一、二維度由人民法庭負責指導,第三、四維度由訴訟服務中心統一指導。
記者了解到,2020年,煙臺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各類解紛主體的具體職責。如針對銀行金融糾紛,煙臺中院去年推動成立市級金融糾紛調解中心,此類糾紛一律委派中心先行調解。目前,已調解糾紛40余起,涉案標的額3億多元。
“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訴源治理是一項紛繁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法院‘單打獨斗’可以完成的,需要多個社會治理主體在有序分工的基礎上融合聯動,這也是‘握手煙和’的理念初衷。”于曉東說。
難易分流
“三步走”減少訴源治理阻力
先凝聚合力,再減少阻力,訴源治理之路才會暢通。煙臺法院積極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疏導端發力,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實現矛盾糾紛訴前化解的難易分流。
“我們采取了‘防、調、裁’三步走策略,用不同的手段化解不同的糾紛,在抓前端、治未病上對癥施治,實現了糾紛訴前調解難易分流與訴中案件繁簡分流的有機銜接。”煙臺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由緒斌說。
“防”,即源頭預防。針對常見的一般性法律問題,充分調動基層組織積極性,及時預警、提前介入,有效地化矛盾于萌芽,解糾紛于無形。“調”,即前端調解。一方面,諸如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可調和的簡單民商事糾紛,通過基層組織調解,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另一方面,針對金融、交通事故等類型化糾紛,由專業調解組織介入,靶向處理、示范化解。“裁”,即速裁把關。以“突破速裁”為切入點,對速裁資源進行優化重組,把速裁建成最后一道關口,筑牢訴源治理最后一道防線。
煙臺各地法院因地制宜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海陽實施“法網工程”,班子成員聯鎮,法官包片指導,依托網格員靠前干預、疏導和預警,源頭織密預防網絡;牟平實行“一村一法務助理”模式,暢通信息雙向溝通渠道,目前已運用該模式創建“無訟村莊”37個;棲霞則結合轄區蘋果產業實際,推動設立的果業鏈糾紛專業調解組織;萊州、招遠、蓬萊等地根據轄區糾紛特點,依托當地石材、礦業、旅游等行業協會,建立各具特色的行業性調解組織。
梯次化解
構建倒金字塔型訴源治理體系
糾紛多發,而司法資源有限,如何通過訴源治理,精準回應人民群眾解紛需求的新變化?龍口市人民法院2021年4月上線的“法潤芝陽”訴源治理小程序給出了答案。如今在龍口,越來越多的人有了糾紛不再是“打官司”,而是先咨詢身邊的“法律管家”。
“‘法潤芝陽’不同的模塊承擔著不同的訴源治理功能,群眾通過小程序可以在線咨詢、調解,提意見建議,還能申請送法上門。”龍口法院院長曲振濤介紹說,合理區分不同解紛需求,可以精準對接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讓糾紛梯次化解。
讓糾紛梯次化解,這一理念也正是“握手煙和”訴源治理聯動解紛機制所倡導的。
目前,煙臺法院已初步形成“一平臺、一機制、一中心”的運行體系:面上搭建訴源治理平臺,靠前預防絕大多數糾紛產生;線上完善訴調對接機制,多元化解絕大多數已經產生的糾紛;點上建設訴訟服務中心(站),既精準指導調解,又發揮“速裁+調解”機制作用,解決絕大多數流到法院的糾紛。
“這就形成了倒金字塔型的多元聯動解紛體系,法院和各級解紛組織之間互聯互動,矛盾糾紛逐層消解,減少了訴訟增量。”煙臺中院副院長李同民說。
據統計,煙臺法院2021年收案同比下降14.6%,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27.9%,位居山東省前列。
“和,不僅僅是指對糾紛的說和、當事人的言和,也契合了‘禮之用、和為貴’的傳統無訟文化,符合煙臺‘和為貴’社會治理工作實際,更是法院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的應有之果和必然之勢。”于曉東說,煙臺法院將繼續立足“握手煙和”訴源治理品牌,努力讓千頭萬緒的糾紛因解而“和”,讓千家萬戶的事因“和”而解,讓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成色更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