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2-05-18 09:21:05
原標題: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把脈)
來源: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振興,有利于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增強農村發展后勁,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進一步加強特色農業品牌建設。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產是基礎。只有堅持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穩定,才能從源頭上確保產銷對接關系的長期穩定,為農產品出村進城奠定基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和質量,對中高端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大,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選擇更多地依賴品牌。當前,對大多數農村而言,農產品種類多,但品牌少、小、弱、散的情況比較普遍,農產品附加值低,產量和質量不夠穩定。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要求立足當地的區域優勢和市場需求,優化農產品種類,以高品質為基礎、以特色為導向培育農業特色品牌。特別是發揮電商平臺品牌塑造優勢,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推廣使用二維碼等數據自動采集技術,建立和推廣“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可追溯體系,提升優質特色農產品供給效率。
進一步完善產銷銜接機制。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機制順暢是關鍵。這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不少地方出現過農產品滯銷現象,影響農民收入和農業生產積極性。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著力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產銷精準對接的農產品出村進城機制。各地區各部門應盡快完善信息共享機制,運用大數據加強農產品市場需求及供給等運行形勢研判,強化產銷對接信息引導,緩解產銷對接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智慧縣城建設為契機,建立縣鄉村三級農產品網絡銷售服務體系,積極開拓線上線下市場,暢通微循環,推動實現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穩定銜接。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重要的載體。當前,我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由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構成,總體數量和規模呈現不斷擴大趨勢,但存在規范化程度不高、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在技術保障、營銷鏈條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優化。為此,要進一步推動信息進村入戶,重視“互聯網+”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作用,著力構建多元復合、功能互補、配套協作的新機制,發展智慧農業,打造產銷穩定銜接、利益緊密聯結的農產品全產業鏈條,切實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發展的引領作用,為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為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山東師范大學基地研究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