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22-04-22 09:39:04
原標題:丁肇中的八次尋根之旅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丁肇中的八次尋根之旅
( 2022-04-22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草地周刊
顧邁男
在山東省日照市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西岸,城市中央核心區,占地160畝、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2萬平方米的日照市科技館,對外開放以來,吸引了成千上萬觀眾的駐足參觀。
這個科技館于2017年7月21日開工奠基,2019年10月部分對外開放,2020年6月全面開放試運行。
矗立在日照大地上的這個建筑物,可以說是著名物理學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丁肇中八次尋根的豐碩成果。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在美國密歇根的安娜堡誕生。在這之前,他的父母丁觀海、王雋英訪問美國并在密歇根大學結婚。丁肇中說:“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出生在一個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組成的家庭里,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國,但在他們訪問美國時,我提早出世,由于這個意外,我成為美國公民,這個突來的小插曲卻也影響了我的一生。”
幾個月以后,幼小的丁肇中回到中國。當時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他跟隨父母到處逃難,以后去了臺灣。1956年,他帶著100美元去了美國,在美國密歇根大學他刻苦攻讀,獲得博士學位后,于1976年因發現J粒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頒獎典禮上,他堅持用中文然后用英文發表了演說,希望在發展中的青年們注重實驗工作。
1985年6月28日,丁肇中同夫人蘇珊博士回到闊別47年的故鄉山東日照尋根祭祖,并接受了市政府請他擔任日照海洋漁業學校名譽校長的職務。
丁肇中寫道:“欣見故鄉進步,深覺快慰,感念各位辛勞,書此謹表敬意。”
這次回故鄉,他參觀了煤貨碼頭、自己的故居并祭祖。
2002年,他再次回到故鄉。祭掃祖墳以后,他說:“真應該帶兒子回來,讓他看看,讓他知道他的根在這里。”
參觀考察以后,他與鄉親們親切攀談。
2005年6月17日,返鄉后,丁肇中同妻子和兒子,先后到日照東港區濤雒鎮祖居逗留,并出席了祖居科技展館的揭牌儀式,在祖居“種德堂”和科技展館參觀,拜謁祖墓時,他對兒子丁明童說:“Your
root is here.(你的根在這兒!)”
當他進入祖居時,家鄉領導和鄉親們夾道歡迎。
2012年7月14日,丁肇中帶領全家再次回到濤雒鎮的祖居,在各處走動以后,他進入了兒時的書房,坐在木凳子上,感受古老的民族文化,并與家鄉的學生們親切攀談。
2014年10月9日,他再次回到日照。參加了科技館的設計方案討論會,帶兒子丁明童回鄉省親,并與兒子高興地在“丁肇中祖居”的路牌下留影。
2017年7月21日,丁肇中回到日照。這次回來,他參加了日照科技館的開工奠基儀式,頒發了“丁肇中獎學金”,并祭祖。
2018年7月12日和10月1日,他又來到日照,參加了日照科技館展出陳列方案的評審會和主體竣工儀式,在這期間,又回到祖居并拜謁祖墳。
日照科技館以“探索、發現、實驗、求真”為理念,收藏并展示了丁肇中及有關科學家的科學文獻、研究成果,展廳布局以丁肇中的六個著名實驗為主要內容,大部分按1:1尺寸復原。
科技館建筑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院副院長、總建筑師崔愷領銜設計,在造型上體現了丁肇中探索宇宙起源的阿爾法磁譜儀(AMS)概念,是目前全國面積最大的雙曲面木紋清水混凝土單體建筑,館內AMS展廳同時具備天象廳的功能,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地平式數字球幕影院,這個科技館除具有科普教育功能外,還具有收藏、研究、文博和學術交流的功能,是國內獨樹一幟的科學博物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