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2-04-22 09:38:04
原標題:挺進深藍
來源:解放軍報
艦艇是海軍的基石和命脈。其數量與大小,關乎國防長城的堅實穩固,關乎使命任務的遂行完成。其發展壯大,是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綜合實力的集中展現。我在海軍部隊服役20年,曾親身經歷、耳聞目睹了中國海軍艦艇的變化歷程,見證了偉大祖國的巨大變化和快速發展,如今回憶起來,仍舊感慨良多。
第一次見到艦艇是37年前的秋末冬初。那一年,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水兵。經過數次的集結轉換,我們一行50個年輕人,于第4天凌晨抵達廣東省某碼頭——我們要從這里乘艇,到一座小島上去。
艇是登陸艇,看上去上了年紀,較為陳舊,沒有火力配置,艙內也不大。我們背著背包,魚貫而入,依次攀梯上艇,端坐在前甲板上,望著蒼茫大海,迎著強勁海風,看著彼此鑲著金黃鐵錨的黑飄帶、藍白相間的披肩,被海風高高吹起,心里興奮極了。
航行一小時,進入港口。不知誰驚訝地叫了一聲:“看,快看——大軍艦!”大家“騰”地站起來,循聲望去,遠遠看見幾艘“大軍艦”肩并肩停靠在碼頭,威武極了。“艦”頂的國旗與“艦”尾的軍旗,遙相呼應,迎風飄揚,獵獵招展。那一刻激動的戰栗蔓延我的全身,手不受控制地握緊,心中一份莊嚴與神圣油然而生。
艇靠碼頭,我們一行人又登上卡車。車行近“大軍艦”時,大家歡騰起來,數十只手,指著“大軍艦”,議論個不休。接兵連長魏傳義,一邊手做下壓勢,示意我們抓穩坐好,一邊迎著海風,用他那濃重的膠東口音,大聲地向我們介紹:“這是炮艇,也叫護衛艇,是海戰時的主力戰艦……火力可猛了……這種艇,機動、靈活、輕巧……”車行駛過軍港,行進軍營深處時,連長還在滔滔不絕地給我們介紹情況,他的聲音隨著顛簸有些斷斷續續,但我們這一群新兵聽得很入迷。
我第一次登上護衛艇,是在新兵訓練結束后,乘艇到造船廠接船。這是我第一次登上當初心生向往的“大軍艦”,從早上啟航,到深夜抵靠造船廠碼頭。整整一天的時間,我從前甲板到后甲板、從前主炮到后主炮、從前副炮到后副炮、從艙內到指揮臺,新奇地跑著看了一天,越跑越有勁,越跑越興奮。
接到噸位多倍于炮艇、全新而且超大的潛艇后,我的“心海”一下子變得闊大起來。心想,在這么大的“大軍艦”上當水兵,以后無論出海多遠、遇到多大的風浪,都難不倒我了。不過,這種稚嫩的想法,很快被一次戰備巡邏值班任務擊碎。
那年除夕的前一天,我們艇突然接到節日戰備巡邏值班的任務。原本,戰備巡邏值班任務不是我們艇的,因為接受任務的艦艇一部主機的故障還沒完全排除。支隊臨時通知我艇,由我們出海執行春節戰備巡邏值班任務。
大年二十九,兩輛大卡車“轟隆隆”來回奔波了一下午,為艇上補充了足夠的給養。此時,海島過年的爆竹聲、歡笑聲,此起彼伏。傍晚,艦艇在劇烈的機器轟鳴聲中,向著海空拉響三聲汽笛,駛離港口,漸次向深海遠航而去。
子夜,寒潮帶著狂風襲至海面。大海如滾燙的沸水,翻騰著、咆哮著。平時停靠在軍港上的“龐然大物”,此時在茫茫大海上,輕如一葉,小如一粟。巨浪時而把艇托舉得很高,時而又把艇拋入海中。艇像著了魔似的,一會兒騰空躍起,一會兒又重重地砸入海中。許久,它又搖晃著笨重的“腦袋”,緩緩地從海中冒出。開始,我們這些新上艇的戰友還能抵抗短暫的眩暈,時間久了,不少戰友開始胃里翻涌,對著大海“哇哇”地嘔吐起來。起初,吐的是食物,食物吐完了,就開始吐胃里的膽汁。黃色膽汁吐完了,就拼命地干嘔。干嘔會造成胃部的劇烈痙攣,有的戰友竟吐出了粘條狀的血絲。疼痛使他們大汗淋漓,內衣濕透,但他們仍然堅守在自己的戰位上。不少戰友身邊放個鐵桶,一邊在戰位上值班,一邊往桶里嘔吐。吐得最厲害的,是和我一起上艇、剛分到雷達班的江西籍戰友甘永亮。極為難受時,航海長怕他出意外,就用背包帶把他捆上、綁在戰位上,防止他在顛簸中受傷。
一周后,當我們完成海上戰備巡邏值班,返回軍港時,大多數戰友已非常疲憊,黑瘦了一圈兒。當晚,我們在軍港上播放的“海風你輕輕地吹,海浪你輕輕地搖……讓我們的水兵好好睡覺”的歌曲聲中酣然入睡。
20世紀90年代,我們支隊艦艇的種類及型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支隊原裝備配置的護衛艇、獵潛艇、掃雷艦、登陸艦、導彈快艇等,都在分批次地更新換代。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新型戰艦,在水兵們還期待著的時候,就已經安然地停靠在碼頭上了。
不久,我調至海軍某機關工作。3個月后,我就參加了一次艦隊組織的聯合編隊演習。我們的編隊橫跨多個海域,艦艇也不再是單艘或幾艘,而是以“隊”形的形式出現,除航空兵外,艦艇種類有驅逐艦、護衛艦、潛艇、掃雷艦、補給船等10余種之多。驅逐艦、護衛艦上的新型武器裝備配置齊全,自動化、信息化系統全面升級,實戰化應用。
2012年秋,我去某地參加新聞學習交流會。學習期間,我與幾位戰友驅車趕到正在興建的一個軍艦碼頭。站立在碼頭堤岸,臨風向海,極目遠眺,是一座蜿蜒向前、一望無際、氣勢恢宏的現代化超大型軍港碼頭。我猛地想起,20世紀90年代初,我在某報社進修期間,報社派我采訪海軍黨代會代表。此次采訪活動中,我聽到最多的、記憶最深的,就是大多數與會代表對“我們要建造中國航母”的強烈呼聲。如今,已如這些“代表”和之前眾多“老海軍”“老水兵”們所愿,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正劈波斬浪,馳騁在碧波大洋上,艦載戰斗機呼嘯海天,如海燕一般在艦上起落。
幾十年來,中國海軍的每一次變化,都讓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激動不已。如今再想起當年讓新兵們熱血沸騰的“大軍艦”,更讓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人民軍隊感動、驕傲、自豪。幾個月前,侄兒隨他所在的艦艇來廣州進行維護保養。我們這叔侄倆,兩代水兵,終于有機會坐在一起。這次見面,我看到他的身板更加健壯挺拔,面孔棱角分明,被大海上的陽光涂染了一層“水兵黑”,話語明快直爽,透露著軍人特有的陽剛和自信。談話的話題自然講到祖國的海軍建設。我向侄子講述了37年前,我當水兵時因艇小在海里嘔吐難受的情景,講到遠海深處有了海情,因艦艇速度不足,不能及時趕到、及時處置的往事。侄子聽完,挺著腰板,自信地說:“三叔,請放心!如今的中國海軍已今非昔比了,小艇闖大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是的,人民海軍正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艦艇更新速度和技術水平讓我們這些“老海軍”拍手驚嘆。
過去,是歷史的印跡。未來,是歷史的召喚。
人民海軍,從黃水到藍水,從近海到大洋,正一步步挺進深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