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2-03-26 09:25:03
原標題:府衙街
來源:金融時報
今年在南陽過年,正月初八文友劉華打來電話,要陪我去逛南陽府衙街,他說那里是春節最熱鬧的地方,我欣喜若狂。
我大學畢業后,回南陽工作,在南陽民主街33號院住了8年,那正是現在的南陽府衙所在的街道。我的兩個孩子出生在南陽,都在民主街幼兒園待過。大女兒在民主街南陽十三小讀到二年級后,我們調去鄭州工作。我印象中,南陽府衙當時是個大雜院,后邊是公立幼兒園,東邊被南陽十三小學占去一部分。南邊還有兩幢地委管理的房產樓。聽說現在學校、幼兒園都搬遷了,居民住的樓房也拆遷了,南陽府衙還原了本來面貌。現在的民主街又叫府衙街,作為老城區的主要地標來保護,沿街道盡是南陽傳統美食和文物研究保護單位……我太想去看看了。
我們直達府衙街西口,真熱鬧。電動車、自行車、游客、賣小吃的三輪車、賣氣球的、吹糖人的……五花八門,人頭攢動,而交通管理有序。
我們穿過人流,越過范蠡祠,直奔南陽府衙。到南門口抬頭看到迎賓牌坊,“南陽府衙”四個大字牌匾,莊重肅穆,蒼勁有力,據說是清代一位知府顧嘉衡的手筆。我們合影留念后,出示身份證,查驗健康寶,進去參觀。從大門、儀門到大堂、二堂、三堂,我們從南至北,一直穿行到府衙后花園。
南陽府衙街,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時代,那是公元1271年。從元明清以來,共歷任199任知府,已有700多年的可考歷史。現存明清建筑100余間,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40米,總面積8250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經過修復,布局嚴謹,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從北京故宮到河北保定的直隸總督衙門,再到南陽知府衙門,下延南陽內鄉縣衙,一條中國古代官署衙門的路線完整再現。它既有旅游價值,又有歷史文化價值。一座府衙,掌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故事太多了。它在研究封建社會規章制度、人事管理、百姓教育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實證價值。
第一次參觀南陽府衙,亮點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這兩點:
一是弄清了“父母官”一詞的來龍去脈,“父母官”對國家、對人民太重要了。
漢光武帝時期,南陽有兩位知府,一位叫召信臣,安徽壽縣人。一位叫杜詩,河南新鄉人。他們勤政愛民,南陽百姓尊召信臣為“召父”,尊杜詩為“杜母”,這就是“父母官”的來歷。南陽府衙中有一座精美的小院落里,設有召信臣、杜詩展覽館,院內立有這兩位知府的青銅塑像。
召信臣在南陽當郡守時,為人勤勉,有方略,組織南陽郡百姓開展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擴大灌溉面積三萬多頃,被專家稱為“農田水利灌溉之父”。當時南陽的水利建設之輝煌,可與四川的都江堰相提并論?,F在南陽還有不少地方能看到當時的水利工程遺址,鄧州“六門堤”水利遺址就是其中之一。“功在千秋、澤被后世”,召信臣做到了。
杜詩在南陽當郡守七年,秉性節儉,為政清廉,敢做敢當,為民作主;有所作為,創新發展。他做了三件大事:其一,除暴打黑。南陽是東漢洛陽的陪都,皇親國戚眾多,有些依仗皇親勢力,欺壓百姓。杜詩上任伊始,除暴立威,狠狠打擊黑惡勢力。當官敢為民作主,百姓把他當慈母。其二,興修水利,發展經濟。主持整修坡地、廣開田池,發展經濟,使南陽成為全國富庶之地。其三,創新科技,發明水鼓機,制作水排,鼓風冶鐵,改進生產工具。當時南陽成為東漢最大的冶鐵中心。
杜詩有進有退、不居功自傲,辦完三件大事上表劉秀,要求降職處分。何故?他知道得罪了不少劉氏宗親。劉秀是開明皇帝,不準退降,堅決支持忠臣賢士。杜詩在建武十四年累病而逝。身后無田宅、無余錢,喪葬無所歸,“朝廷賜賻得以喪葬”。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官員,可親可敬,實屬難得!
金代詩人元好問曾在南陽縣當過縣令,他說:“為縣難,為南陽縣尤難。有漢以來,千百年居是邦者,不知是幾何人?獨召、杜有父母之稱,其余則有問姓名而不知者,可謂尤難矣?!?/p>
二是“公生明、廉生畏”,這是明代山東巡撫年富的做官《箴言》刻石。無數官場、職場的實事都證明了其言無比正確。為官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為官清廉,才能在百姓中樹立威信。
在南陽府衙內宅的門楣上,懸掛著一條木雕大鯉魚,這是紀念東漢靈帝時的南陽郡守羊續的。他當時被稱為“懸魚太守”。
羊續是山東省泰山郡平陽(今山東新泰市)人,太常卿羊儒的兒子,憑借門蔭入仕。他到南陽郡上任時,一進南陽地界,換成便裝秘密出行,只帶隨從一人。住在百姓家里,詢問當地情況。各縣縣令是否勤政廉政,他到任后都了如指掌。下屬們個個驚訝萬分。
羊續在南陽郡任太守時,有年春節,有位府丞巴結他,給他送了一條魚。當時他不收,府丞放下魚跑了。羊續就把魚掛在門楣上,一直曬干。后來府丞又送東西,羊續就將干魚一并交給他帶走。羊續看不慣南陽權貴之家的奢侈成風,他以身作則,穿破衣服,吃粗劣的飯菜,用破舊的馬車和瘦弱的馬匹。
他在南陽工作成績突出,有人舉薦他升任太尉。按規定他要向朝廷交一定數量的禮錢,他交不起。只拿一件破棉襖交給收錢的太監。升官之事只好作罷。漢靈帝喜歡他這樣的官員,免去了禮錢,改任他到雒陽赴任太常。羊續還未來得及去赴任,就在南陽病逝,他才活了48歲。臨終遺言:薄葬于他,不受任何禮錢。按照當時規定:二千石的官員喪葬費用一百萬,由朝廷直接撥款。羊續的后人拒收了這筆費用。漢靈帝得知后,下詔書稱贊羊續的品德。并讓泰山郡太守從當地政府撥款撫恤羊續的家人。
20世紀50年代,南陽專署搬出后,府衙內搬進幾百戶居民,建起數座樓房,后邊宅院還做過一所公立幼兒園,東邊跨院還被南陽十三小學占去一部分。20世紀80年代初,南陽文物部門開始為南陽府衙歷史文物正名。后宅院有個展廳,展出了與府衙有關的各界政要和各方名人題詞題字及信文,以志紀念。在那里,我看到了著名作家周大新和二月河的照片以及他們的吁請信文。周大新平易近人,古道熱腸,南陽情結甚濃。他關心南陽府衙恢復,1993年,撰寫文章介紹南陽府衙,呼吁各界人士為府衙的保護貢獻力量。他的文章《中國現存的唯一知府衙門》發表后,引起極大反響。海內外華人通過各種渠道表達了對南陽府衙的關注。在南陽黨政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經文物部門多年努力,艱苦修復,南陽府衙這顆明珠終于重放光芒。1983年南陽府衙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升格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走出府衙,我和文友一路交談,都有共同的感悟:中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各地都有璀璨的歷史文化精華。傳承中華文化精華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之一。官德文化是歷史文化精粹之一,是今天廉政教育的重要內容。走在南陽的孔明路上、張衡路上、信臣路上、杜詩路上……每個人都能感到沉甸甸的責任。不忘歷史,不負韶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