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2-20 09:52:02
原標題:蹲點調查 | 打金熱背后,是年輕人念起“省錢經”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蹲點調查 | 打金熱背后,是年輕人念起“省錢經”
來源:大眾日報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已多次刷新歷史新高。金價高企,讓不少人對商場里的黃金飾品望而卻步,他們把目光轉向打金店,畢竟,昂貴的不只是黃金零售價,還有工費。
打金,就是把黃金原料或舊金首飾制成黃金飾品。當年輕人成為“購金大軍”,他們正通過買金條打首飾的方式,來降低首飾金的購買成本。
打個金鐲子 能省7000塊
大年初三,房軍就早早從老家趕回了濟南的黃金加工店。有位顧客想做一只鐲子,他便提前開了工。
“咱們有過年添金的習俗,過年期間是最忙的時候。”2月16日,房軍告訴記者,自己的打金店已經開了30多年,從臨近春節開始,小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隊。
房軍的愛人負責開單和排單,她一邊把顧客的舊金稱重、記錄,一邊標注款式并告知顧客拿貨時間,“得加班加點趕工做,如果是簡單款式,基本上可以當天取貨。”
近期,黃金價格猛漲。受品牌黃金首飾的高溢價和昂貴工費的影響,打金店在年輕人中爆火。
“打金就是價格合適,客戶能看到的都是實打實的,損耗非常小。”房軍說。根據工藝復雜程度,打金的手工費從15元/克到30元/克不等,像戒指、吊墜、耳環這類小克重的飾品,工費不過百元左右。
“過年期間,手鐲是最受歡迎的,一般一個多小時可以做一個,最多的一天做了8個手鐲。”房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2月13日金價為例,國內金價為683元/克,品牌金店的黃金實物克價最高達890元/克,如果打一只30克的黃金古法素圈手鐲,品牌金店平均工費在40元/克及以上,而打金店的工費是15元/克,如此一算,打金能省下近7000元的原料費和工費。
除了性價比高,打金還能滿足不同的款式和定制需求,這也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從品牌金店轉向打金。
年輕人成為打金主力
火槍的火苗噴射而出,房軍把火槍溫度調高。一旁,房軍的愛人習慣性地掏出手機,將熔金的過程拍成視頻,“這是石家莊一個粉絲客戶寄過來的,她想改改手鐲的款式。”
隨著打金熱的興起,房軍的打金店也從線下火到了線上。外地慕名而來的客戶,構成了他近九成的客源。
下午3點,前來打金的顧客擠滿了這間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
房軍用支架架起手機,熟練地打開直播,將鏡頭對準自己的打金工作桌。在他的直播間,沒有專門的介紹,房軍也很少在直播間互動,他忙著稱重、熔金、打磨成品,偶爾抬頭看到有人留言,他會說:“黃金都能做,你們電話預約來店里就行。”
房軍對直播并不專業,但他卻堅持每天一播。有的顧客不在現場,直播能確保整個打金過程透明且可監控。“我們也會把視頻發到網上,年輕人看得多,算是給自己作宣傳。”房軍說。
《中國黃金首飾市場報告2024》數據顯示,2023年,“90后”“00后”已成為我國黃金首飾主流消費群體。在社交平臺上,年輕人分享買金、囤金、打金的內容熱度非常高。
打金行業需要規范發展
打金熱潮興起,越來越多金飾設計師和手藝人進入這一領域。
記者檢索發現,在濟南泉城廣場商圈附近,地圖上有十多家打金店。房軍調侃,以前年輕人對于黃金的理解是“老媽樂”,現在不僅客戶成了年輕人,打金的金匠也多了年輕從業者。
“打金是良心活,靠的是真本事。”房軍告訴記者,做金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損耗,但只要金子含量足、手藝過硬,損耗是可控的。
社交媒體上打金經驗的分享中,也有不少“踩雷帖”。
“有的店承諾老師傅打金,實際上是學徒操作,做出來的工藝特別差。”在經歷打金失敗后,一位年輕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有些消費者則擔心,金條在制作成首飾過程中,是否會被添加其他雜質或者被克扣掉幾克黃金,即是否會被“偷金”。
“沒必要為了幾克黃金,影響自己的聲譽。”房軍提醒,市面上的確有一些發展不規范、投機取巧的店面,這需要消費者仔細甄別。
打金熱能有多持久,也取決于這個行業的規范程度。(記者 田汝曄 呂樂)(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