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5-02-20 09:38:02
原標題:去年山東PM2.5平均濃度創最優紀錄
來源:舜網
原標題:去年山東PM2.5平均濃度創最優紀錄
來源:舜網
2月19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政府負責同志與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全面推進美麗山東建設,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情況。新黃河記者從會上獲悉,過去一年,國家下達的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面超額完成,中央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連續四年優秀。
美麗河湖5個、美麗海灣6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一年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山東堅持把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作為核心任務,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著力推動生態環境“含金量”。齊魯大地的天越來越藍,PM2.5平均濃度35.5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同比改善5.1%,優良天數比例72.4%、同比增加22天。齊魯大地的水越來越清,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79.1%、優于年度目標9.2個百分點,Ⅴ類及以下水體連續4年動態清零;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93.6%,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保持全國前三。齊魯大地的生態越來越優美,累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32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1個、美麗河湖5個、美麗海灣6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數字經濟撐起“半壁江山”、規模占比超過49%
一年來,綠色低碳轉型積厚成勢。堅持源頭防治、協同減排,啟動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從源頭減少污染排放。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新增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3個,數字經濟撐起“半壁江山”、規模占比超過49%,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5萬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預計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能源結構向綠而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15億千瓦、占比歷史性超過煤電,核準和在建核電機組居全國第二位,光伏裝機居全國首位。運輸結構持續優化,全省鐵路水路貨運周轉量708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6%,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通達鐵路專用線比例達到87%。
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任務基本完成
一年來,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扎實推進。牢記“國之大者”,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樣板區。堅持生態優先,劃定2750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形成全域分區分類管控“一張圖”,為發展“明邊框、定底線”。注重系統治理,深入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排查出的5496個問題已銷號5219個,黃河干流水質連續9年保持Ⅱ類。推進黃河山東段安瀾提升工程,打造沿黃生態廊道,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任務基本完成,環泰山區域國土綠化示范項目深入實施。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開展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發布《黃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在微山湖濕地公園建成北方地區首個生物多樣性體驗地,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
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實現全覆蓋全兌付
一年來,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加快構建美麗山東推進體系,在全國首個公開發布美麗省域建設實施意見,并將有關任務納入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督查,強力推進落實。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財政獎補機制,統籌160億元支持生態環境保護,與河南省簽訂第二輪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實現全覆蓋全兌付。不斷強化環保基礎能力建設,省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黃海海洋輻射監測基地掛牌運行,全國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榮獲“雙第一”。
2025年山東將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以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實現“十四五”目標任務圓滿收官,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貢獻山東力量。
原標題:齊魯大地的天越來越藍,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天 去年山東PM2.5平均濃度創最優紀錄
作者:趙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