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2-15 14:49:02
原標題:青島加速邁向低空經濟“第一方陣”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加速邁向低空經濟“第一方陣”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千米低空,萬億級市場,資本密集涌入、產業鏈條發展壯大、創新應用加速落地……2024年成為國內低空經濟發展的元年。
隨著航空技術日益成熟和空域管理政策逐步優化,低空經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產業之一。中國民航局數據預測,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大關。
放眼行業前沿,在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領域,早在10年前就挺進這一賽道的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屬于較早布局者,是全球首個獲得適航“三證”的eVTOL企業,全球第一家上市的UAM(城市空中交通)企業。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胡華智認為:“低空經濟帶來的不僅是一場交通革命、一場產業革命,更多的是一場城市革命,是對我們所有人居環境改變的一場革命?!?/p>
青島基礎條件優越,擁有山東省首座4F級國際機場,肩負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等多個“國字號”重任,競逐低空經濟新賽道的潛力空間巨大?!渡綎|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山東低空經濟規模達到1000億元,基本形成濟南、青島兩核引領,東營、煙臺、濰坊、日照、臨沂、濱州等市多點支撐的低空經濟發展新格局,成為全省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和全國創新發展重要策源地。
在青島著力構建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低空經濟是突破發展的5個新興產業之一。按照青島謀劃的發展藍圖,低空經濟產業將聚焦飛行器制造、低空飛行服務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工業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低空飛行服務系統等細分賽道,拓展低空服務應用場景。力爭到2027年,全市低空經濟產業規模達到230億元,加快打造立足山東半島、輻射全國、面向國際的低空經濟示范區。
應用場景不斷“上新”
和其他產業一樣,應用場景是激發低空經濟市場潛力和產業活力的核心引擎。
從現狀看,物流、城市管理等是低空經濟商業應用最為成熟、廣泛的場景。2024年6月,青島地鐵集團、順豐集團、青島慈航機場聯手打造開通中國北方首個低空物流航線,常態化來往于青島和北京,運送特色農副產品。2024年7月,地鐵4號線啟動“無人機+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智慧巡檢試點項目,為地鐵安全運營再增一道屏障,成為國內首批應用此技術的城市之一。平度市開通14條無人機航線,配備無人機15架,每天起降30多架次,無人機醫療配送、無人機道路巡檢、無人機河道巡查和無人機外賣物流運輸均為我省首例創新應用場景。此外,青島還搭建了全國領先的航空救援體系,投入使用2架Ka-32、6架H135直升機,應用于應急、警航、引航等領域,建立了快速響應、協調聯動的航空應急救援機制。隨著無人機和直升機在應急救援、城市安防、巡檢、國土測繪、農林植保等領域發力,低空經濟正成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全方位保障城市運行安全的“新引擎”。
坐觀光直升機“兜風”,乘“空中出租車”出行……未來,旅游、交通等領域有望成為低空經濟“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應用場景。搶占風口,青島在交通出行領域已率先“起飛”。
打開地圖,從地鐵4號線登瀛車輛基地至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地面里程約66公里,駕車1個多小時,而通過空中飛行僅需15分鐘,低空直航通行效率成倍提升——2024年12月15日,隨著青島低空快線聯航啟動并成功首飛,“打個飛的去機場”變為現實,青島成為北方地區首個開通市內擺渡航線的城市。
目前,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至市(區)直升機商務擺渡航線已常態化飛行。航線布局上,規劃了27個市內出發點,實現了青島市域全覆蓋。機隊規模上,山東高速華通航空公司在青島部署2架空客H135直升機,該飛機一次可以搭載乘客5名。“乘坐直升機前往膠東國際機場,不僅通行時間縮短,更是換個視角看青島的獨特體驗。通過低空直升機俯瞰五四廣場、跨海大橋等地標性建筑,帶來的觀感與地面和民航客機相比是完全差異化的?!笔着丝椭苊裰靖锌卣f。
發力細分賽道
不斷“打開”的應用場景,為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
目前,青島在低空制造、運營服務等方面,已形成了相對完善的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集聚萬豐鉆石DA50飛機、空客H135直升機全球兩大主流通用航空器型號生產能力,目前累計在青生產交付DA50飛機6架、H135直升機27架。工業無人機研發制造加速起勢,孵化培育中科航星、中科科工、遠度智能、云世紀、瑞智飛控等一批無人機研制企業,新引進蔚藍空間、中航智飛、翊藍科技等一批大型無人機、eVTOL企業在青開展型號研發、試飛、制造。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仲華”熱物理試驗裝置項目加快建設,擁有青島航空技術研究院、青島空天動力結構安全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但對標深圳、成都等城市,青島低空經濟總體上仍處于起步和跟跑階段,亟待突破產業發展規模偏小、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的瓶頸。基于此,青島將eVTOL、低空飛行服務系統等列為打造低空經濟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細分賽道,謀求實現新突破。
在航空器領域,體積小、能垂直起降的eVTOL被寄予厚望。eVTOL飛行高度低于飛機、速度快于汽車,無需借助傳統機場和跑道,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不僅能夠用于娛樂觀光、空中通勤等日常消費或工作場景,而且有望憑借運行速度和負載能力在救援服務等應急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青島在eVTOL領域也已“開跑”。2024年12月25日,由西海岸新區企業蔚藍空間飛行器有限公司研發的“云帆-2”eVTOL完成核心技術試驗任務,試飛首秀圓滿成功。作為一款大型eVTOL,“云帆-2”采用全電、全傾轉旋翼布局設計,最大起飛重量為2000千克,有效載荷500千克,最大航程300千米,飛行速度最快能達到450千米/小時。這次試驗的全傾轉旋翼技術,是eVTOL行業公認的門檻最高、技術最為復雜、應用效果最優的技術方案。試飛首秀顯示,“云帆-2”已具備垂直起降、空中懸停以及長距離快速飛行的能力,具有高速度、高效能、大載重、低成本、維護使用便捷等特點,并展現出了極強的穩定性。
在前不久印發的《青島市2025年重點建設類項目名單》中,吸氣式發動機關鍵部件熱物理試驗裝置項目、賽飛EB-PVD項目、年產350架鉆石飛機復合材料零部件升級改造項目等3個低空經濟項目在列。這些項目的加持,將讓青島競逐低空經濟細分賽道擁有更多底氣。
加速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低空經濟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高端人才密集型產業,產業鏈長、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每個地方的發展階段、產業基礎等各有不同,需要立足自身找準定位,做好長遠規劃。
發展低空經濟,通用機場、飛行管理服務平臺等基礎設施是先決條件。青島重點布局的7個通用機場中,平度慈航、青島即墨、萊西店埠、青島西海岸4個通用機場已建成投用,其中慈航機場引入中國通用航空、中信海直、寰宇航校等多家通航企業。全市規劃建設直升機停機坪(備勤點)4個、固定起降點56個、臨時起降場地117個,初步實現低空基礎設施“連線成片”。
目前,青島正在加快建設市級低空飛行管理服務平臺,為“海陸空”無人設備提供市場運行安全保障。2024年12月27日,青島地鐵、通號城交聯合青創研投注冊成立的三方合資公司——通號青鐵低空交通(青島)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公司總經理代新建介紹,通號青鐵低空交通(青島)科技公司成立后,將與青島地鐵集團下屬城市軌道交通科技公司一并作為低空經濟創新雙平臺實施主體,全面負責低空經濟科研創新工作。公司將聚焦低空飛行管控平臺及服務平臺,加快推進青島市低空飛行管理服務中心建設。目前,已開發完成低空管控平臺系統1.0版本,正在通號低空空域管控實驗室進行系統級成果驗證。
以聯盟為牽引,一個具有青島特色的低空經濟生態圈加速形成。2024年11月,由青島地鐵集團發起、集聚158家成員單位的青島市低空經濟聯盟成立。聯盟下設綜合規劃、航空器制造、應用場景、設施航線、空管智聯、商業金融6個專項組,將進一步統籌政府、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資源,推動青島加速邁入低空經濟全國第一方陣。
挺進新賽道,打開新空間。通過布局低空經濟提升區、低空無人駕駛試驗區、低空經濟生態區和低空總部經濟區,青島將實現全域統籌,推進構建長鏈條、廣輻射的低空產業生態圈,努力跑好這一新賽道。按照《青島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到2026年,全市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將不斷完善,發展規模不斷壯大,服務保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