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18 08:51:04
原標題:交響樂《大河潮起》:見證一座黃河新城拔地而起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交響樂《大河潮起》:見證一座黃河新城拔地而起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孫叢叢
當音樂家指尖流淌的熱烈音符和鳴著施工一線的叮叮當當,會奏出怎樣的交響曲?4月18日,鵲華新區黃河新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獲批設立四周年專場演出在山東省會大劇院上演,由起步區同名城市主題曲改編的交響樂作品《大河潮起》亮相舞臺。該作品由濟南泉城交響樂團演奏,以宏闊視角構建黃河文明與現代新城的時空對話。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2021年,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以“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為發展目標,依托一條河、一座山、一幅畫、一座橋、一方城“五個一”特色,打造綠色、智慧、宜居的黃河新城,繪就一幅現代版《鵲華秋色圖》。如今,在這里,智能工廠的機械臂與濕地白鷺共舞,數字代碼與黃河浪花共鳴,見證著這座“未來之城”的拔節生長。
“未來之城,燈火閃亮,我們在大河之畔寫時代華章……”據介紹,《大河潮起》曾在“唱響泉城”——2024濟南城市主題歌曲征集活動中獲一等獎。作品以建設者視角展現濟南的奮進與創新,以時尚的節奏、躍動的音符反映這片土地上人民群眾的生活面貌,讓人們從中領略一座城市的建設熱潮與發展脈動。
“《黃河大合唱》為什么有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無論是《黃河頌》《黃水謠》還是《黃河怨》《怒吼吧!黃河》,它每一個段落都有鮮明的形象,也表現了那個時代中國人最深沉的情感。今天,濟南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就像黃河一樣奔涌,必將留下屬于這個時代的印記。”改編作者、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向民表示,音樂不以敘事為主,而是一種哲思的藝術、抒情的藝術,因此,他在《大河潮起》的創作中融入黃河九曲奔流入海的精神,也表達了建設者對一座黃河新城拔地而起的期許,這在題旨上與城市主題曲一脈相承。
向民介紹,《大河潮起》采取更昂揚、更厚重的基調,保留、提煉原有歌曲旋律上的一些突出特點,衍生出深情的、號角式的、寫意性的段落,變奏出豐富的音樂形象。作品充分發揮管弦樂的音色對比、音響動態及其豐富的技法性、表現力,呈現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4月23日,在“第九屆中國交響樂之春——《大河潮起》楊力、張景麗與泉城交響樂團音樂會”上,交響樂《大河潮起》還將走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與打擊樂演奏家張景麗演奏的《打擊樂協奏曲》共同構成上半場,下半場則推出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為觀眾帶來一場內容豐富的交響樂盛宴。“整場音樂會樂曲具有深刻關聯,總基調昂揚且極富沖擊力,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和深情展望。”泉城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兼常任指揮楊力說。
“泉城交響樂團以新面孔參加這一交響樂領域的品牌活動,是主動走出去交流拓展的契機,也是展現濟南文化軟實力的‘破圈’之旅。”泉城交響樂團團長盧笙表示。
泉城交響樂團是濟南首支以城市命名的交響樂團,采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運營,于2024年10月18日首演。“自成立以來,樂團堅持與城市共舞,目前已舉辦數十場音樂季系列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高雅藝術進校園音樂會等,以音樂傳播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泉城交響樂團總經理徐堅介紹,樂團將持續招募優秀樂手加盟,同時,探索理事會運營機制,推進樂團職業化發展。目前,該樂團擁有4家理事會單位,未來這些單位將與樂團共同聚焦產城融合實踐、謀劃重要演出事項,勾勒泉城濟南“文旅+產業”共生的圖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