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今天,國網能源研究院將向社會發布《山東省分時電價政策創新與實踐》藍皮書。《藍皮書》指出,山東分時電價政策優化后,午間新能源消納能力增加約583.87萬千瓦,晚峰用電負荷轉移約225.51萬千瓦,分別占歷史最大午、晚峰負荷的5.1%和2.1%。這不僅緩解了電力供需矛盾,為新能源消納提供了更廣闊空間,也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體來看,山東分時電價政策成效顯著:一是新能源消納能力有了較大提升。午間用電低谷時段工商業增加用電約583.87萬千瓦,占歷史最大午間負荷的5.1%,有效緩解光伏出力高峰時段的并網壓力;二是晚峰削峰效果顯著。通過尖峰時段價格引導,晚峰時段工商業轉移用電負荷達225.51萬千瓦,占歷史最大晚峰負荷的2.1%,顯著降低了系統調峰壓力;三是用戶成本有效降低。從調研的各類用戶看,均表示電費有顯著的降低;此外,峰谷時段的精準劃分與價差拉大,提升了供需互動效率,全省各類用戶通過分時電價響應,減少全社會的電力成本支出。
分用戶類別看,還有兩個亮點:第一個亮點,是工商業用戶削峰填谷雙向調節效果顯著。以前大家可能覺得“峰谷電價”就是讓企業盡量避開高峰用電,現在山東的政策讓用戶在減少高峰時段用電的同時,大大增加了低谷時段用電。用戶的積極響應不僅自己用電成本降低了,又幫助電力系統平衡供需,提高了電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對電力行業和社會整體效益產生積極影響。第二個亮點,是居民充電樁“錯峰充電”效果特別突出。大家都知道,現在電動車越來越多,我們預測到2030年全國電動汽車用電量占比將會達到全社會用電量的3.6%,充電時間要是都扎堆在晚上高峰時段,電力平衡的壓力將非常大。山東通過分時電價政策精準觸達用戶,讓更多車主知道了“低谷充電更劃算”。2024年度夏晚高峰,有7萬多千瓦的充電負荷主動“挪”到了低谷時段,相當于把32%的高峰充電量轉移了;春秋季低谷時段,充電樁的填谷負荷更是達到了午間充電量的近一半。這意味著車主們在電價便宜的時候充電,直接省下真金白銀,同時電網在高峰時段不用額外“扛壓力”保供,低谷時段又能消納更多光伏等新能源電力,一舉兩得。
山東的分時電價改革實踐,緩解了高峰時段供電緊張壓力、提升了電力系統運行效率,也為用戶創造實際經濟價值,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