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5-04-07 09:45:04
原標題:整合力量資源 提升治理效能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整合力量資源 提升治理效能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本期看點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必須延伸監督觸角、激活基層監督末梢。山東省德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系統觀念,從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入手,整合監督力量、“外引”“內育”結合、依托科技賦能,嚴查“蠅貪蟻腐”,著力破解基層監督實踐難題,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作為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應主動適應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善于借助數據平臺,運用數據思維、方法和工具來開展監督和審查調查,提升大數據應用能力……”在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紀委監委近日舉辦的監督執紀執法綜合能力培訓班上,授課人員圍繞“發揮數據集聚優勢、賦能審查調查提質增效”等內容進行輔導。
組織業務骨干開展紀法培訓,推動資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是德州市紀委監委提升基層監督工作質效的重要方法。2024年以來,德州市紀委監委累計培訓縣、鄉紀檢監察干部4200余人次,縣級紀委監委自主舉辦培訓班165期,參訓人員達1.3萬人次。
黨的根基在基層、血脈在基層、力量在基層,加強基層監督是健全完善基層治理體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德州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基層監督有關要求,制定印發詳細工作方案,明確32條具體措施,涵蓋優化縣級紀檢監察機關機構設置、強化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力量統籌、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向村(居)延伸等方面,推動基層監督力量顯著增強、基層監督機制規范有序、基層政治生態持續優化。
加強協作聯動,凝聚監督合力
山東省樂陵市西段鄉孫七村原黨支部書記孫某某因虛報套取小麥直補款等問題,近日受到嚴肅處理。這一案件的順利辦結,得益于樂陵市紀委監委推行的片區協作機制。
2024年年底,樂陵市西段鄉紀委收到該問題線索,隨即展開核查,但因人員不足,加上被舉報人長期任職村干部,受“熟人社會”干擾等因素影響,案件辦理進展緩慢。
針對這一情況,西段鄉紀委報經樂陵市紀委監委研判后,確定運用片區協作機制查辦該問題線索,由樂陵市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牽頭、相關紀檢監察室指導、片區鄉鎮紀委監察辦配合查辦,僅用20天就辦結此案。
“片區協作打破了以往單打獨斗、力量分散的局面,使監督更加高效、精準,形成了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監督合力,有效提升了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的整體效能?!睒妨晔形鞫梧l紀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為破解基層監督力量不足、人情干擾等問題,德州市紀委監委在全市范圍內推動和完善片區協作機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協作原則,將鄉鎮(街道)劃分為若干片區,每個片區由縣級紀委監委班子成員牽頭,整合相關紀檢監察室、鄉鎮(街道)紀檢監察機構人員力量,協作開展重要事項監督檢查、重點難點案件查辦等工作。通過“委領導、室聯系、人統籌、事協辦”的方式,目前,該市134個鄉鎮(街道)紀(工)委被劃分為52個協作片區。
在片區協作的基礎上,德州市紀委監委深化鄉鎮(街道)內部、村村之間聯動協作,力求以有限監督資源釋放最大監督效能。該市部分鄉鎮紀委在開展農村財務管理、工程項目等業務性較強的專項監督檢查時,聯合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財政所等職能單位共同參與,彌補專業性不夠強的短板;針對部分村級監督力量分散、薄弱等實際問題,由鄉鎮紀委牽頭,組織屬地各村監督力量通過交叉檢查的方式,進一步提升整體效能。
“我們將全鎮28個村劃分為6個網格,由鎮紀檢干部帶隊,整合村黨支部紀檢委員隊伍,每季度開展跨村協作交叉檢查。通過聯合監督、交叉檢查,發現違規發展黨員、未及時上繳被征地農民社保資金等問題線索。”夏津縣宋樓鎮紀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發動群眾參與,延伸監督觸角
日前,齊河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華店鎮辛店村調研,聊到駐村掛職的村黨支部紀檢委員楊陽時,村民們豎起大拇指,“多虧了楊委員,幫助村里制定了詳細、公正的占地補償款分配方案,大伙兒都很滿意。”
此前,辛店村制定的占地補償款分配方案因為種種原因,一直得不到村民認可,導致相關補償工作進展緩慢。2024年4月,華店鎮紀委副書記楊陽掛任該村黨支部紀檢委員后,通過調研走訪、實地摸排,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會同村“兩委”重新修改確定占地補償款分配方案,推動補償工作順利實施。
基層監督是基層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實中存在部分村黨支部紀檢委員不會、不愿、不敢監督的問題,致使監督的“神經末梢”難以有效發揮作用。
“我們選取齊河縣作為試點,選派縣、鄉紀檢監察干部掛任村黨支部紀檢委員,推動紀檢工作向村居延伸,進一步提升基層監督效能和治理水平?!钡轮菔屑o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在市紀委監委的指導下,齊河縣紀委監委選取資產資金密集、村級監督薄弱、信訪矛盾突出、問題線索較為集中的村作為干部掛任的重點村,目前已選派15名縣、鄉紀檢監察干部到這些村掛職,組織開展監督檢查30余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63條。
基層監督既是為了群眾,更要依靠群眾。提高群眾監督的參與度和實效性,做到讓群眾能監督、想監督、會監督,才能更好消除監督死角盲區。
“目前,我們村已建起了3處‘共富工坊’,20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巡察反饋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整改?!苯?,在慶云縣渤海路街道于店村的陽光報告會現場,該村黨支部書記于書森向黨員群眾通報縣委巡察反饋的相關問題整改情況,并接受現場質詢。
通過通報情況、現場質詢、答復表態、民主評議等環節,讓群眾當面聽、當面問、當面評,已成為慶云縣紀委監委發揮群眾監督作用的重要方式。
德州市紀委監委厚植村級監督群眾基礎,督導各村(社區)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項目建設、民生資金使用、集體“三資”管理及收支等事項,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公開;推動縣(市、區)紀委監委建立健全群眾參與監督、暢通監督渠道的制度機制,切實讓群眾成為參與的主體、監督的眼睛、整改的鏡子、評價的尺子。
在做好鄉鎮(街道)紀檢力量下派、群眾參與監督“外引”文章的同時,德州市紀委監委將推動村級黨組織紀檢委員高效、規范履職作為“內育”工作重點,指導縣(市、區)紀委監委對村級事務小微權力事項進行清單化管理,動態更新事項清單、監督清單,繪制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圖,推動村(社區)干部照單行權,村級黨組織紀檢委員照單監督,進一步壓減小微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針對村“兩委”執行政策不到位、村級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德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規范、細化村級黨組織紀檢委員的職責任務,充分發揮其對村級事務小微權力的監督制約作用。寧津縣紀委監委制定村級監督工作“一本通”,列明“三重一大”事項監督等9個方面共90項監督要點和禁止情形。2024年以來,該縣村級黨組織紀檢委員共監督村級集體事務965項。
依托數字賦能,提升監督質效
“通過基層治理智慧監督平臺‘陽光村居’微信小程序,能夠隨時隨地查看村務公開情況,一部手機就可以實現即時監督。”近日,平原縣龍門街道鞏莊村黨支部紀檢委員鞏鐵俊向前來走訪的縣紀檢監察干部介紹數字化監督情況。
該縣紀委監委推動打造基層治理智慧監督平臺,將涉農惠民資金發放、集體“三資”管理等102項數據納入監管范圍,形成數據采集、分析研判、實時預警、跟蹤監督的智能化監督路徑。群眾通過基層治理智慧監督平臺“陽光村居”微信小程序,可隨時查看村務、財務等信息,對存疑的問題實時線上咨詢。
依托該平臺,平原縣紀委監委對全縣27家涉農惠民資金責任單位開展監督,督促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責任范圍內民生資金的咨詢、發放、預警、反饋、處置,確保民生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群眾手中。此外,該平臺還可根據紀檢監察機關日常監督需要,自定義設置數據比對模型,精準發現問題線索。
“在基層治理中,傳統的監督方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渠道不暢通等問題,導致群眾參與度低、監督效果不佳。借助大數據技術,不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有效解決了基層‘熟人社會’監督難的問題,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參與度和信任感。”德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從“跑腿監督”到“智慧監督”,是基層監督方式的一大轉變。圍繞以大數據信息化賦能正風反腐、提升基層監督質效,德州市紀委監委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通過微信群、二維碼、小程序、APP等載體,關聯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推動村(社區)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項及時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依托監督貫通應用平臺,德州市紀委監委引入行政、司法、審計、財會、統計、群眾、輿論等多種監督數據,圍繞保障性住房等建立數據模型250余個,通過數據碰撞,提升監督質效。
德州市紀委監委暢通群眾來信、來訪、來電等渠道,妥善處理基層群眾信訪舉報問題。為充分發揮信訪舉報主渠道作用,方便群眾就近就地反映問題,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全面推行“開門接訪”,建成并啟用覆蓋市、縣、鄉三級的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組織開展視頻接訪,實現信訪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齊抓共管做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今年一季度,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開展遠程視頻接訪48批次,推動解決問題31個。
“加強基層監督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有效舉措?!钡轮菔屑o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在壓實各方監督責任、暢通社會監督渠道、督導基層專責監督隊伍有效履職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基層監督質效,實現基層監督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