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法院報
2025-03-14 08:38:03
原標題:沂蒙法官巧斷『牛官司』
來源:人民法院報
原標題:沂蒙法官巧斷『牛官司』
來源:人民法院報
本報記者 閆繼勇 本報通訊員 李長富 王俊達
400年前,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馮夢龍在擔任壽寧縣令時,所辦的“犀溪斷牛案”,使積怨頗深的兩個村子化干戈為玉帛,并留下“兩牛相觸,一死一生。死者同食,生者同耕”的著名判詞。
400年后的今天,位于革命老區沂蒙山孟良崮下的山東省蒙陰縣人民法院,大力弘揚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傾力打造的“崮下紅楓”這一司法品牌不斷開花結果。不久前,該院法官公衍軍運用司法智慧,巧妙、圓滿化解了一場因牛而起、錯綜復雜、牽涉多個法律關系的糾紛,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犀溪斷牛案”,此案一時在當地被傳為一段司法“佳話”。
買牛起風波
“你拍著胸脯保證買的這批牛平均不低于730斤一頭,回來過稱平均才618斤,你就是跟牛販子串通起來坑我。”
“你說這話忒傷人,咱一個村的,還是本家,我能坑你?”
老張和小張同住在一個村子,兩人都從事肉牛養殖和交易行當,老張還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牛經紀”,對“相?!?、肉牛交易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
“買牛你比我懂行,和東北那邊也熟,趁現在不忙,你陪我去一趟,買些牛回來。”2024年6月,小張聯系老張,讓其陪同他到東北地區買牛、驗牛,并約定買牛成功后給老張5000元的中介費。
兩人在東北地區奔波多日,到養殖場、交易市場邊看邊買,一圈轉下來,總共買下50頭牛。
在買牛過程中,老張充當著參謀和“相師”,并向小張保證,買的這批牛每頭不低于730斤。當時受條件限制,沒法對牛逐一稱重,對于老張保證的每頭牛的重量,也只是基于他平時的經驗大體估摸。由于小張攜帶的資金有限,老張還為其墊付了18萬元。
從東北回來后,當小張對所購買的牛逐一過稱時,卻發現平均下來每頭牛僅為618斤,與老張保證的重量差距太大。這下小張不干了,遂與老張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一碼歸一碼,你先把墊付的錢給我?!?/p>
“你先把差的斤兩補上再說,這可是你保證了的?!?/p>
老張和小張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事情鬧得不可開交。
“偷”牛動干戈
“既然不給我錢,那我就牽走你的牛抵賬。”有一天,老張趁小張不在養牛場的時候,牽走了小張的19頭牛,并放入自己的養殖場內。小張發現少了牛后立即報了警。
“我可不是偷牛,是他賴賬在先,沒辦法了我才去牽他的牛,我總不能白給他墊錢。”面對公安機關的調查,老張承認私自牽走19頭牛的事實,并一再強調自己事出有因,屬于被迫無奈。
公安機關調查后認為該案不屬于刑事案件??尚埐灰?,先后到鎮、縣有關部門信訪,要求刑事立案處理。最終,2024年8月,小張將老張起訴到法院,要求返還被牽走的19頭牛。
小張和老張之間的“牛事”,一時間攪成一鍋粥、亂作一團麻,鬧得不得安生,村里、鎮上還有司法、信訪等部門都來做安撫調解工作,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
“既然他們相信法庭、依靠法律,就是再亂再難也要給他們理出個頭緒來?!狈ㄔ菏芾戆讣?,公衍軍決心給他們理個明白,讓糾紛止于法庭。
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當真正深入到這起案件時,公衍軍發現,復雜程度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這起糾紛涉及到物權、民間借貸、中介合同等多重法律關系,還牽涉中介人是否存在故意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損害委托人的利益、當事人提出查封19頭牛后如何妥善實施、喂養費用問題怎么計算等問題。
這些問題著實復雜,如不盡快妥善處理,很可能會衍生多個訴訟案件,不僅增加雙方訴訟成本,糾紛還會進一步激化甚至外溢,不利于社會穩定。此時此刻,村鎮和相關部門也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法院身上。
“留”牛兩和諧
依法判決容易,可判決的“后遺癥”卻顯而易見。公衍軍在平衡雙方利益、息訪止訟中苦苦尋求最佳破解之道。
“原告、被告同一個村,且同姓同宗,沾親帶故,在運用‘外力’調解的同時,還需把重心放在‘內力’上,打好鄉情牌、親情牌和感情長遠牌?!痹诿鞔_了調解思路后,公衍軍與村鎮、信訪、司法等部門密切溝通,啟動府院聯動協作機制,展開了多輪“背靠背”“面對面”的調解,讓“外力”作用于“內力”,努力促使雙方縮小爭議差距。
由于當時肉牛養殖市場行情不好,小張和老張爭取自身利益的態度堅決,且對立情緒嚴重,調解一時半刻沒有起色。
“該想的招數都想到了,能用的調解資源也都用上了,難道真的就要山窮水盡了嗎?”一想到判決后帶來的一系列“后遺癥”,公衍軍總也不愿走那一步。
從夏末到深秋,在通往老張和小張養牛場的那條路上,公衍軍已記不清自己走過了多少個來回。這天,他又一次來到老張的養牛場,上門做調解工作。
“你牽來的這些牛和自己喂的牛養在一起還挺和諧,也不抵角干仗的,這是跟你有緣分,要不就作個價留下吧?”在老張的養殖場,公衍軍和老張聊著聊著觸發了靈感,及時轉變思路,提出了新的調解建議。
新建議帶來新轉機。聽到這個新方案后,沒想到老張的態度有了緩和。趁熱打鐵,公衍軍又趕緊與小張進行聯系溝通。同時,法院還及時與村鎮及相關部門協調,各方跟進協同發力,釋法明理、動情解結,糾紛逐步向和解目標靠攏。
在法庭主導下,經各方共同努力,于2024年12月17日達成調解協議:老張牽走的19頭牛留下歸老張所有,在2025年3月底前,由老張一次性支付給小張4.8萬元,雙方關于墊付資金、喂養費用等所有爭議均一攬子處理完畢。
一起“牛官司”最終得到了實質性化解,小張和老張握手言和,鄉情與親情得以延續,遠處牛棚里“哞哞”的牛叫聲,仿佛向過往的人們訴說著養牛場這道美麗的“楓”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